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5-11-8 01:05 编辑
围术期质量改进倡议(POQI):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治疗专家共识声明作者:孙燕婷 李钊婷 宝鸡高新医院
总结
“围术期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治疗(GDHT)”是一种规范化循环管理策略。本文基于2023年6月在英国伦敦召开的第十一届围术期质量改进(POQI)会议,发布了关于GDHT的最新共识声明。该共识明确了GDHT的定义、核心组成及生理学基础,提出在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及髋部骨折手术中可酌情应用GDHT,但相关证据等级有限;对于中高危非心脏手术患者,可个体化实施GDHT,但不推荐采用固定低剂量正性肌力药物持续输注;同时明确择期与急诊腹部手术均不支持常规使用GDHT。未来研究需重点聚焦GDHT的个体化实施策略、技术辅助模式(如自动化闭环系统)及人工智能血流动力学预测模型,以进一步挖掘其临床价值
编辑要点
1.围术期质量改进(POQI)是国际多学科组织,定期发布围术期医学领域的共识内容,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2.2023年第十一届POQI会议更新了三大领域的最佳实践,包括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治疗(GDHT)、围术期血压管理及液体治疗。
3.本共识声明围绕围术期GDHT,共提出11条最新推荐意见,明确其临床应用方向。
4.GDHT在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及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可能存在临床获益,可酌情应用。5.未来研究应重点聚焦GDHT的个体化实施策略,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在GDHT辅助实施中的应用价值。
01、前言血流动力学状态优化是高质量围术期管理的核心环节,临床中常通过静脉补液、正性肌力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物等干预手段,改善患者组织灌注与氧输送,进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涵盖基础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及高级血流动力学参数(如每搏量、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可作为制定与调整干预方案的核心目标。尽管GDHT具备明确的生理学合理性,但其临床有效性的循证证据仍存在局限性。为此,2023年召开的第十一届围术期质量改进(POQI)会议,针对围术期GDHT的临床应用更新了专家共识,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规范化指导,同时明确该领域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02、方法“围术期质量改进(POQI)”是国际性、多学科非盈利组织,定期围绕围术期医学相关临床议题召开共识会议。每届会议均由不同国家、不同学科的专家共同参与,基于循证证据与专家意见制定围术期医学推荐意见;参会成员仅报销差旅、住宿及餐饮费用,不收取劳务酬金。其方法学兼顾证据评估与专家共识,同时承认现有文献局限性,以提出切实可行的临床建议。
第十一届POQI会议于2023年7月4-5日在英国伦敦召开,设立3个工作组,更新既往关于围术期最佳实践的共识声明,涵盖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等核心主题。
本研究采用改良Delphi方法,汇集多学科专家意见,聚焦围术期血压、液体及血流动力学管理相关问题。POQI 11依据专业背景遴选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治疗(GDHT)工作组成员,该组成员均在液体管理及血流动力学监测领域具备专长;会前通过系统检索相关文献建立参考文献库,并据此确定共识会议的重点议题。
文献检索通过OVID MEDLINE数据库完成,检索时间范围为1990年至2023年6月,检索词涵盖“血流动力学”“液体管理”“心输出量”“氧输送”“目标导向治疗”“围术期/术中管理”等,同时通过追溯参考文献补充相关研究。会议过程中,血压、液体及GDHT三个工作组分别提出初步共识声明及循证依据,经多轮分组讨论与全体会议汇报逐步修订;历经三轮讨论及反馈后,通过非匿名投票形成最终意见,若未达成一致,则在报告中注明异议。需特别说明的是,部分与GDHT相关的声明因当时OPTIMISE 2试验结果尚未发表,暂以草案形式提出,待试验结果公布后通过线上讨论补充完善。
本研究采用GRAD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体系对各推荐意见的证据可靠性进行分级(高、中、低、极低)。在证据不足且无法达成共识,则提出未来研究建议。会后,上述共识声明于2023年7月6日伦敦围术期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Perioperative Medicine,EBPOM) 世界大会上接受参会者匿名投票:三位工作组主席依次宣读各声明,参会者通过SLIDO应用或网站选择“同意”“不同意”或“弃权”,投票结果在投票关闭后即时公布;为保护匿名性,未记录参会者的机构及职业类别。本报告总结了GDHT相关共识声明,并呈现了91名大会参会者的匿名投票结果(如表1所示);工作组组成及具体流程详见补充图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