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mu 发表于 2021-5-18 22:33:38

三叉神经射频调整

本帖最后由 linmu 于 2022-5-23 22:54 编辑

       患者女性,79岁,自己说曾做过一次手术治疗,现复发,疼痛以太阳穴及上颌处疼痛为主,经下颌冠突处下颌神经阻滞7天左右,可以控制疼痛,拟做射频调整治疗一次, 在口角外3厘米下0.5厘米定位一点向瞳孔和内眦之间连一线,再向颧骨中点连一线,消毒铺洞巾,穿刺点打局麻,静脉右美24微克后持续泵注,穿刺方向瞳孔和内眦之间不越过穿刺点和颧弓连线平面,第一次针进入5厘米左右碰骨质,CT提示太靠内了,往外调整,指向外眦和瞳孔之间,方向正确碰骨质后,微调进入卵圆孔,CT提示靠近卵软孔的外上,进入孔内约4毫米,略进针后提示进过深,出了孔外,拔针未见脑脊液,略撤针,期间未复制出疼痛感,开始测试,阻抗约184左右,运动测试0.5未见抽动,感觉0.5亦未见麻木感。增大到0.55运动和感觉都出现。给与脉冲模式温度控制,温度42度,开始射频,时间10分钟,明早观察效果。
      请赐教指点一二,不胜感激
5.24 患者今天继续神经阻滞治疗,述不愿射频治疗,期待半个月后射频调整的效果的会后续如约出现。
6.9   回访患者,家属述患者疼痛有明显的减轻,印证了调整的后期效应,虽然不理想,但是必定是起步
6.11 患者家属反馈,患者疼痛好很多,一再感谢,可能是神经调整的后期效应出来了,效果真的很令人称奇,和球囊压迫对比看也在合理区间内。

5.23 存在穿刺方向和方案的问题,存在阻抗及测试感觉和运动的问题,存在温度的问题,也存在时间的问题,能不能把时间再放的长一些,比如4分钟。或者5分钟问题大吗?其实需要一个指导和指南的要求的。

linmu 发表于 2021-5-21 06:55:07

患者第二天回报疼痛无明显缓解,问题出在了阻抗上,还是出现在这种方法上,难道就是要毁损吗,调整就不是个办法吗?

linmu 发表于 2021-5-21 21:13:59

RE: 三叉神经射频调整

本帖最后由 linmu 于 2021-5-24 22:43 编辑

5.21 廉姓,女,88岁,三叉神经痛上颌支疼痛,神经阻滞取上颌神经阻滞十天后,基本能控制疼痛,为求进一步诊治,拟行三叉神经毁损治疗,给与镇静药物右美0.4微克/公斤计15微克,舒芬5微克,按口角三公分下零点五公分,连颧弓中点下缘至耳根上缘,(此线在此人上觉得还是高了了,以前记录过耳屏,好像更接近些),连线瞳孔和内眦之间(此线觉得太靠里了,实际是指向的外眦,问题就变得有意思了,到底是哪)一次个穿刺觉得进入了空隙,患者出现了疼痛,CT提示是没进入,对方说针刚进孔就贴壁了,给与运动和感觉刺激,都是在0.25的时候出现了运动和麻木感,针按原路退出,再进针就进不去了,指向靠里靠上,而且碰肯定碰到了骨质,重新外进针,又引出了痛感。这次运动大约0.2左右,感觉0.15左右就出现了异感,给与75度的连续射频毁损2分钟,患者出现了疼痛难忍,很快适应了,第二天观察效果。毁损的时间究竟是2分钟还是6-8分钟。5.24 回访第一天家属说面部略肿,没有疼痛,第二天肿略消,第三天肿消无疼痛。

linmu 发表于 2021-5-22 17:47:36

@初文心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建议损毁,0.5以下刺激到位,76度,2分钟足矣,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穿出脑脊液效果更佳,如果做脉冲,首先建议高电压长时程,其次效果并不会立即出现,一周甚至一月后才能逐渐减轻,CT引导,建议进针前3cm把方向调整好,不建议触碰骨质后调整,存在一定风险!

宣武疼痛杨立强 发表于 2021-5-23 11:45:05

1、针尖位置不太理想,一般0.3v以内诱发出最好
2、诱发异感的部位是否是疼痛的部位?这直接关系到手术效果
3、半月节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不确切,此方法值得商榷

badboysky04551 发表于 2021-5-28 18:07:39

阻抗约184左右 位置不太理想吧?

linmu 发表于 2021-6-10 06:57:13

本帖最后由 linmu 于 2021-6-11 21:32 编辑

患者女性,年龄52岁,轻度抑郁,服用度洛西汀30毫克日两次口服及疏肝解郁等,头后仰CT选择胸部和层面1.0毫米,显示卵圆孔,定位口角外3厘米下0.5厘米,消毒后穿刺才发现位置没有偏下,局麻后同时右美和舒芬静脉后右美泵注,穿刺方向外眦和瞳孔间,深度耳屏平面,穿刺一次至骨,CT定位后确定为冠向偏浅,矢向正确,离卵圆孔很近,微调针不能进入,调整多次均提示矢向很好,冠向欠佳,反复不得,决定将进针点下移,CT提示总是不得其所,一次出现了针尖深度变化,觉得进了孔内,但是CT提示未进,百思不得其解,肯定进了孔内那是哪呢?因为患者不太配合,没有明显诱发症状,运动和感觉诱发,在0.35和0.3左右诱发出了运动和感觉 ,再和CT技师沟通,最后纠错说进了,但是在口边缘,又进针诱发出了明显的疼痛,疼痛部位和原发部位未问诊确定,感觉运动诱发,在0.15诱发运动,0.1诱发感觉,此时的结论是离神经太近了,怎么决策?75度2分钟,开始的时候患者突然喊疼,匆忙间拔出了一些,约0.5厘米吧,此时抱怨技师,明明觉得进针了,但是被否定,导致进针后离神经太近了,患者仍喊痛,又给了止痛舒芬,2分钟后CT看针道,未见出血。脸部略肿,患者安返病室。
    第二天查房,患者见到医生的第一反应是说口内肿痛,上级医生访视,见患者面容平静,无往日痛苦状,精神状态佳,询问患者,述口内疼,不提面部,追问下述脸部明显减轻。临床患者也抢着说治疗后的变好的症状。
   未注意到阻抗的问题,是由疏漏的。对CT的了解以及对穿刺的方向还是没有胸有成竹,处于无定见揣测阶段。对细节的关注才说明掌控的程度,细节也能促进深度和广度。   术后第三天查房,患者自述手术侧脸木,发闷,自己也怕医生在意,说过一天就好了,不知道后续变化什么样,患者是否能够接受。

linmu 发表于 2021-6-10 06:59:51

回访患者,家属述患者疼痛有明显的减轻,印证了调整的后期效应,虽然不理想,但是必定是起步

linmu 发表于 2023-5-31 22:14:52

本帖最后由 linmu 于 2023-6-3 07:17 编辑

采用弯针技术,定位3和0.5厘米,针尖朝向瞳孔外缘,进针4-5厘米后,预测径路,不退针的情况下调整针的方向,进入卵圆孔,42度,高电压,长时程,10分钟脉冲射频。后注入利多卡因1%的2毫升。

1 注射利多卡因0.5-1毫升足够,像用酒精一样,量很关键,有教训在里面的。

2 穿刺的时候影像的或者医生定位卵圆孔都很有难度,主要还是考虑角度的问题吗,角度和定位是模糊的还是清晰的关系定位。使用了不是钝针的弯针技术,这究竟存不存在问题。
3 铺单子的时候遮住了眼睛和颧突根部的基底部,针的走向失去了方向。
4 射频的65度高电压,和10分钟是不是长时程。定位能定到左右,前后的方向只有到地方才能定吗?前后能不能提前的预判呢?
5 摆头的角度要自己定量,不能都依靠技师。调整方向一定是要退针的,后来给的确实是不到1毫升的药物。

linmu 发表于 2023-6-3 07:22:13

女性奇神经节阻滞,定位骶尾关节需要解决一些问题,用7号针头定位能很好的显影,穿破骶尾关节的落空感和黄韧带的比较还是有差异,侧位的时候2-4毫升定位,碘伏沙醇会扩散很大的面积,2毫升看来就可以,扩散的不理想,但是给药后症状减轻,但是经正位证实,扩散偏到了一侧,从新调整后2毫升再定位,补充药物3毫升,正位定位居中。观察效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叉神经射频调整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