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糖不次糖 发表于 2021-5-29 19:09:43

珠江视界 | 《Anesthesiology》杂志每月文章节选(2020.8)

                                                                                                   


译者按

每月《Anesthesiology》杂志会从最新出版的科学、医学及麻醉学杂志(SCIENCE, MEDICINE, AND THE ANESTHESIOLOGIST)中选出与麻醉学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文献进行介绍;同时从《Anesthesiology》杂志中选出重点推介的最新文献。
本期《Anesthesiology》杂志节选的文章主要包括:围术期使用加巴喷丁治疗术后急性疼痛;老年患者体外循环期间发生脑电图爆发性抑制导致术后谵妄;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对麻醉状态下脑肿瘤患者脑血流及氧耗量的影响;1977年-2013年间美国麻醉医生完成培训后的药物滥用;腰椎融合术后加速康复;刺激背根神经节可减轻大鼠神经损伤和骨关节炎的疼痛相关性行为;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围术期管理;危重症中的盐皮质激素功能障碍等。

265、围术期使用加巴喷丁治疗术后急性疼痛:系统性回顾和荟萃分析(PMID:32667154)
            
加巴喷丁类药物通常用于术后镇痛,以减轻患者疼痛和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该系统性回顾研究对281项随机对照试验(N = 24682名参与者)进行荟萃分析,评估手术的成年患者术后使用加巴喷丁的镇痛效果和副作用。研究的主要观察终点为,采用疼痛量表分别对术后6h、12h、24h、48h和72h出现的急性疼痛进行评分。根据疼痛强度,评分范围为0分(无痛)至100分(疼痛极限)。组间急性疼痛强度的最低临床差异为10分(满分100分),且与疼痛的严重程度无关。使用加巴喷丁类药物可降低术后疼痛强度(平均差):6h为-10(-12 — -9);12h为-9(-10 — -7);24h为-7(-8 — -6);48h为-3 (-5 —1);72h 为-2(-4 — 0)。然而该效果并无临床意义。详情参见该期杂志第251页的评论文章。(总结:M. J. Avram. 图像:A. Johnson.)

280、老年患者体外循环期间发生脑电图爆发性抑制导致术后谵妄(PMID:32349072)
假设体外循环(CPB)期间脑电图出现的爆发性抑制不仅介导了已有的认知障碍,还对谵妄患者的认知障碍产生影响,本研究采用两步多变量logistic回归方法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共纳入159名60岁以上行心脏手术患者,对回顾性观察亚组研究所获得的患者数据进行分析,即使用右美托咪定诱导睡眠试验尽可能减少重症监护室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MINDDS)。采取向后选择法(backward elimination),生理功能( OR :0.96 ) 、CPB中出现的最低体温( OR :0.73 )和脑电图中出现α波( OR :0.61 ),以上三者被认为是爆发性抑制多变量模型的预测因子。采取向后选择法,爆发性抑制(OR:4.1)和年龄(OR:1.07)是谵妄多变量模型的预测因子。与这些分析结果一致的因果模型是:CPB中出现的爆发性脑电抑制与生理功能异常、CPB期间体温降至最低并出现α脑电波,与谵妄有关。详情参见该期杂志第255页的评论文章。(总结:M. J. Avram. 图像:J. P. Rathmell.)

304、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对麻醉状态下脑肿瘤患者脑血流及氧耗量的影响:一项随机临床试验(PMID:32482999)

脑肿瘤手术中需要维持足够的脑灌注压,以保证充足的脑血流,从而满足机体代谢需求。血管收缩药物虽可增加血管阻力和脑灌注压,但也能影响毛细血管血流动力学,从而减少血液中氧摄取。与麻黄碱相比,去氧肾上腺素可降低肿瘤周围和对侧脑组织的脑氧代谢率,这一假设通过本随机临床试验得到验证。该试验纳入24名择期行开颅手术的幕上肿瘤患者,采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测量脑氧代谢率。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前后肿瘤周围组织平均脑氧代谢率(麻黄碱,67.0±11.3,67.8±25.7umol·100 g-1·min-1;去氧肾上腺素,68.2±15.2,67.6±18.0 umol·100 g-1·min-1)组间比较无差异(差异值 ,1.5[-13.3—16.3]umol·100 g-1·min-1);对侧半球脑氧代谢率组间比较无差异。(总结:M. J. Avram. 图像:J. P. Rathmell.)

342、1977年-2013年间美国麻醉医生完成培训后的药物滥用(PMID:32282430)

据报道,1975年-2009年美国麻醉住院医师药物滥用的年发生率为每1000名住院医师中出现2.16例(2.16‰)。本研究关注1977年-2013年间完成美国麻醉住院医师培训的44736名医生,通过调取美国麻醉学委员会的报告或发生死亡的数据,明确药物滥用的发生率和后果。在2013年12月31日之前,共有601名住院医师(占总人数1.3%)在完成培训后出现药物滥用。药物滥用的总发生率每年为0.75‰ (95% CI,0.70-0.80)。根据Kaplan-Meier分析,预计在完成培训后30年内,药物滥用的发生率累计百分比为1.6% (95% CI,1.4%-1.7%)。培训后出现药物滥用的住院医师中,有114人(19%)因此死亡。487名因药物滥用出现首次意外后幸存的住院医师中,有158人(32%)至少复发过一次。(总结:M. J. Avram. 图片:Adobe stock.)

350、腰椎融合术后加速康复:一项评估患者康复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PMID:32433277)

加强康复临床路径是指在个人和卫生系统层面实施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标准化治疗。本研究共纳入51例患者,接受1-2个节段开放式腰椎融合术,观察术后强化康复路径治疗的患者与常规治疗何者恢复质量更高,通过术后第3天40项康复质量评分量表进行评价。该评分量表是一份包含40个题目的问卷,通过手术和麻醉后康复的5个维度进行评估,最高分为200分。术后第3天40项康复质量评分量表的平均分为9分(95% CI,0.4-18分)。其中,强化康复治疗组患者得分(均数±标准差)为179±14分,高于常规治疗组(170±16分)。通过该评分量表计算出的康复质量差异为9分,并未达到规定的临床最低显著差异12分。(总结:M. J. Avram.图像:j.p.Rathmell.)

408、刺激背根神经节可减轻大鼠神经损伤和骨关节炎的疼痛相关性行为(PMID:32433276)

已经证明刺激背根神经节可有效治疗慢性神经性和非神经性疼痛。本研究通过建立大鼠神经痛(胫神经损伤)模型和大鼠碘乙酸钠诱导骨关节炎疼痛模型,观察神经节支配的疼痛区域,验证刺激背根神经节对所有外周性病理来源的疼痛是否均有效。神经损伤的大鼠中,多节段神经节刺激比单节段神经节刺激更能降低大鼠对毒性及机械刺激的敏感性。通过条件性位置偏好实验进行评估,自发性类疼痛行为对单节段和多节段神经节刺激均有反应。在患有骨关节炎的大鼠中,多节段神经节刺激比单节段神经节刺激更能降低膝关节运动的敏感性。在条件性位置偏好模式下,骨关节炎的单节段和多节段神经节刺激均能提供有效镇痛。背根神经节刺激对雌性和雄性大鼠效果相当。这种典型的神经节刺激大鼠模型适用于探究背根神经节刺激的适应症和作用机制。参见该期杂志第262页的评论文章。(总结:M.J.Avram.图片:Adobe Stock.)

430、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围术期管理(临床焦点综述)(PMID:32667156)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因此该类患者围术期适当使用口服降糖药以预防糖代谢异常非常必要,且能改善预后。术前停用某些降糖药物可能导致血糖控制不良,而继续使用其他药物又可能引起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以上两种情况均可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择期手术前是否停用降糖药,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药物的作用机制。口服降糖药物可通过增加胰岛素释放、增强胰岛素作用、减少葡萄糖吸收或增加尿糖排出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本期临床焦点综述关注口服降糖药的作用机制,并为择期手术当天早上是否继续使用降糖药物提供指导。如果停药,何时再开始服药,取决于药物的作用机制、手术类型和时间、以及禁食时长。(总结:M.J.Avram. 图片:来自原文。)

439、危重症中的盐皮质激素功能障碍:证据类综述(综述文章)(PMID:32501957)

盐皮质激素轴在危重症中的作用重新激发了人们的兴趣。本文综述危重症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意义的最新观点,内容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物合成、醛固酮的分泌调节及作用方式和细胞效应。同时关注低醛固酮增多症的原因及其临床意义,主要聚焦于继发性盐皮质激素不足最常见的原因:低肾素性低醛固酮增多症。危重症情况下,也可能出现血浆肾素活性较高而醛固酮浓度异常降低,因此该内容也在文章中作为盐皮质激素功能障碍讨论的一部分,同时也包括了盐皮质激素补充剂作用的相关内容。该综述总结了危重症中与盐皮质激素缺乏有关的诊断及儿茶酚胺抵抗性休克治疗新策略所面临的挑战。(总结:M.J.Avram. 图片:来自原文。)
(译者:汪燕;审校:张鸿飞)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组建于1984年(原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珠江医院麻醉科已由原来驻军医院外科麻醉组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重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二级学科,成为华南地区颇具影响的优势学科,连续6年(2014-2019年)位居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最佳专科声誉排行华南地区第五名,为麻醉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及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后流动站,为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九届主任委员单位。科室在前任主任徐世元教授及现任主任张鸿飞的带领下,整体医疗技术和科研力量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和地位,逐步向围术期医学科迈进。

-END-



珠江视界 | 严敏教授:非心脏手术病人围术期血压管理策略
珠江视界 | 严敏教授:非心脏手术病人围术期血压管理策略珠江视界 | 许莉副主任医师:神经阻滞的安全问题及风险防范建议珠江视界 | 顾卫东教授:超声在休克诊断中的应用珠江视界 | 宋海波博士: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规范方法珠江视界 | 魏华锋教授:气道管理的新理念:声门上喷射供氧和通气
珠江视界|朱斌教授:心脏病人接受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评估与处理要点解析
珠江视界 | 《Anesthesiology》杂志每月文章节选(2020.06)珠江视界 | 田鸣教授:困难气道管理指南解读珠江视界 | 麻醉学科相关最新重要文献导读(2020.06)珠江视界 | 马武华教授:困难气道处理ABS流程
珠江视界 | 术后恶心呕吐管理专家共识(第四版 摘译版上篇)
珠江视界 | 术后恶心呕吐管理专家共识(第四版 摘译版中篇)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珠江视界 | 《Anesthesiology》杂志每月文章节选(2020.8)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