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糖不次糖 发表于 2024-3-3 22:54:56

产科大出血患者出凝血管理

以下文章来源于老李飞麻,作者老李飞麻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出血≥500 mL、剖宫产分娩出血≥1000 mL。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目前仍是导致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上周刚好处理一例中央型前置胎盘伴植入合并大出血产妇的麻醉,结合EJA的一篇综述,谈谈产科大出血病人出凝血管理的问题。 在凝血过程中,纤维蛋白原被凝血酶分解为纤维蛋白,纤维蛋白能够交织成网,网罗红细胞形成血块。Fb还是血小板表面糖蛋白Ⅱb/Ⅲa 受体配体,可聚集血小板,从而增加纤维蛋白网的强度。因此,Fb在凝血块形成及凝血块强度增加过程中都起到重要作用。
妊娠晚期,产妇体内Fb可达6g/L,远高于正常人的2-4.5g/L,但是在大出血时Fb比其他凝血因子更加容易下降。在出血早期,如Fb下降至2g/L时强烈提示大出血的发生。此时应补充纤维蛋白原,常用冷沉淀或纤维蛋白原粉剂进行补充。两者各有优点前者为工业制剂,来源较充足,且无过敏反应,而冷沉淀很多医院都难以获得,但冷沉淀富含FVIII, VWF和FXIII等因子。一般认为Fb维持在2g/L时,可显著减少出血和输血。输入4g外源Fb可提高体内Fb 1g/L
氨甲环酸(TXA)是一种合成的赖氨酸衍生物,通过封闭纤溶酶分子上的赖氨酸结合点,竞争性阻断纤溶酶和纤维蛋白的结合,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凝块的溶解,发挥止血作用。在产后出血的早期阶段,容易出现纤维蛋白溶解过度和纤维蛋白原耗竭。早期使用TXA,理论上具有控制产后出血的作用。
2017年,WOMAN研究显示产后出血早期应用TXA可减少产后出血患者的死亡风险。2021年TRAAP2试验发现,预防性使用TXA可降低分娩后2天内的产后出血(>1000 mL)和输血风险。WHO和FIGO均推荐,分娩后3小时内可使用TXA治疗产后出血,这为产后出血的早期治疗提供一种替代选择。遗憾的是,无论是产科还是麻醉,均不重视TXA的应用。可在早期即给予1gTXA静注,同时维持血ca>1.0mmol/L,PH值>7.2,体温>35℃。
以前产科大出血患者输血方案(MTP)十分流行,很多科室里均准备了一套大出血盒子。但妊娠期血液变化极大,与普通人完全不同,而MTP更多是针对普通失血性休克病人,不能照搬。更有产后出血中的血浆红细胞血小板1:1:1方案,也是对有限的血资源的极大浪费。在讲究精准医疗的当前, point-of-care (POC)才是趋势,在产科大出血时应反复监测TEG 或ROTEM,对体内出凝血状态进行精准快速评估,缺什么补什么,而不是搞大水漫灌,无差别治疗。

在这里我想提一下,所有的产科出血,第一要务是台上及时的止血。对于复杂的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需要有经验的产科医师在第一时间阻断持续出血-宫缩乏力-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出血这一灾难循环。

END
关注新青年麻醉论坛,公号内回复:关键词xx,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支持标题+全文检索,多个关键词检索,海量知识库随时搜索,欢迎大家分享使用!



▲长按二维码搜索更多精彩内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产科大出血患者出凝血管理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