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教训转化我们进步的动力 - 谈厦门长庚医院麻醉护理岗位制度
从历史教训转化为我们进步的动力 – 谈厦门长庚医院麻醉护理岗位制度厦门长庚医院麻醉科 姚思佳、柯小薇、涂淑敏、马东晖 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在今年(2014年)年会中,针对麻醉护士议题,在麻醉学科建设主题中 - 由我院(厦门长庚医院)麻醉护师姚思佳及麻醉护理主任护师涂淑敏,将我院自2008年至2014年期间,对围术期麻醉护理岗位开展及管理议题,提出专题演讲。以数字而言,我院获得30分钟专题报告机会; 以机会来说,我院将六年来建置成熟的麻醉护理岗位制度、专科教育制度等,於大会中分享成果 ; 但是以此成果来比对自1861年- 2014年期间,国内外对麻醉护士开展的争议,这近150年沈重的负荷,无疑是对国内麻醉照护团队,医护协同合作机会,拉远了距离,这距离更使得国内致力围术期麻醉护理的隐形天使们,无形间折了翼。 我院为台资企业投资兴建之三级综合医院,以台湾麻醉护理开展60馀年,及我院九大医疗院区对麻醉护理培育概念为基础,於厦门长庚开始麻醉专科培训麻醉护士。本文将针对本院麻醉护理专责岗位编制、教育、评核、晋升、及成果,作一分享。一、 本院麻醉护理专责岗位 – 缘起 2008年,厦门长庚医院将台湾长庚医院培训麻醉专科护理经验引进国内,为确认本编制执业法源,经查对『医师法』与『护士管理条例』的法律条规後,制订麻醉护士评聘任制度,于麻醉科编制麻醉护理专责岗位,积极开展围术期麻醉护理。
二、 麻醉护理岗位实践 – 编制护理部按麻醉专科提出麻醉护理人力需求後,公开招聘,於手术室内编制麻醉护士。
三、 麻醉护理岗位实践 – 教育训练、评核机制本院麻醉专科护理教育训练培训模式,考量麻醉护士需具备麻醉专科照护能力并接轨相应职称,因此本院采护理部与麻醉(科)部双部门双轨管理。(1)护理部教育训练: 负责人力招聘、岗前培训、全院及各职级共通护理技术(共计38项:如病患辨识、洗手技术、输备血作业、基本无菌技术、给药技术、生命徵监测技术、、等)、技术操作规范教育训练、三基考试(八大系统、医学术语、核心制度等)、行政管理训练及辅导职称考试等。(2)麻醉(科)部教育训练: 负责制定与实施麻醉护理新进人员及各职级麻醉护理人员专科教育培训及专责任务、麻醉护理专科技术培训及考核(麻醉给药技术、病患安全辨识、手术安全核查、输备血作业、各式麻醉准备用物、麻醉药品管理、给氧、、等)、麻醉护理专科辅导教师训练、麻醉护理(麻醉特殊护理:特殊体位摆放及护理、压疮预防、神经保护、病患保暖、眼睛保护措施、生命徵监测)、专科科研人员培训、麻醉护理专科行政、主管培训、辅导人员完成护理人员基本救命术( BLS) 与高级心脏救命术( ACLS)教育训练与认证课程。(3)评核机制: 二部门按训练规范制订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考核表,以一致性技术考核表,进行技术技能考试。
四、 麻醉护理岗位实践 – 晋升制度 本院聘任取得护士证照之护理人员。并以聘入本院试用期间,称之护士培训一、二级;具备专科护理能力,称之护士一级(N1);具备专科护理、重症护理及组长领导能力,称之护士二级(N2);具备次专科护理、整体性护理、教学及管理能力,称之护士三级(N3);具备行政管理概念、进阶护理、实证护理及专案改善能力,称之副护理长;具备病室管理及项目改善能力,称之护理长。每一层级设置都有基本条件和必须具备能力要求。 我院并针对麻醉护理进阶制度配合职称晋升考试,以作为培育路径、评核考核绩效基础。护理部协助及辅导麻醉专科护叁加职称考试。
五、 麻醉护理岗位实践 – 确认麻醉护理范畴
六、 麻醉护理岗位实践 – 本院开展麻醉护理岗位制度成果 完成培育麻醉护理训练人次:92人次(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完成赴台湾训练人次:5人次。技术职称: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9名,培育麻醉专科护理教师:8名,科研:共计完成核心期刊投稿发表5篇、口头发表5篇。 综上所述结果,我院以严谨的态度制订麻醉护理岗位制度,麻醉护士谨守『护士管理条例』的法律条规各项规定,严守第二十一条(护士执业中应当正确执行医嘱,观察病患身心,对病患进行科学的护理)、二十三条(护士执业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和医疗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指标,与麻醉医师,在麻醉医疗照护及麻醉护理照护间,协同合作,为围术期麻醉病患提供医疗及护理照护。 而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确实需要不停地翻阅并警惕历史中所存在的不完善麻醉护士岗位制度、不明确的麻醉护理范畴、护士取代医师、、,但为何至今已现存的麻醉医师人力极度短缺、手术麻醉业务的急遽扩展、麻醉医疗品质提升需求、、、等严重的因素,还是让『麻醉护士』不停地以历史负向经验感受,而被关注。 医护一家协同合作照护就如机师与空姐对於乘客的服务一样,麻醉医疗专业使病患可以接受优质麻醉计画,於围术期中获得安全的麻醉医疗保障; 而护理的本质是保护、促进和优化病患健康,护理病患疾病和预防损伤,因此,麻醉专科护士即遵循麻醉医师医嘱,正确准备及投与麻醉药物、正确输备血作业、预防围术期病患压疮、神经受损、配合手术特殊体位摆位护理、、等明确的麻醉护理范畴,提供围术期病患特级护理照护。 长庚行政中心杨丽珠副主任提到:『分享是一种成就、共享是一种价值』。我院麻醉医师及麻醉护士,致力推展麻醉护理,统计2008年至2014年10月,我院所提供的麻醉护理服务人次已达15万人次,在将此结果与大家分享同时,这群平均27岁的隐形天使,依旧继续默默地服务,明天,她们还是尽其护理责任,为病患提供围术期麻醉护理照护。如何使麻醉历史所乘载的负向感受化为正向价值,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仅以此文献给这群隐形天使! ~~我们是一群默默耕耘的手术室隐形天使,多数人没有发现我们的存在,我们拥有一颗冷静的头脑、细腻的敏锐度,我们守护于需麻醉手术的病人身旁,我们是您的麻醉护理师。~~ 摘自新青年麻醉论坛2104-11-12麻醉护士的手札:手术室的隐形天使(台湾)~~分享是一种成就、共享是一种价值~~
麻醉护士具有麻醉专业知识及素养,她们的存在,不论对于病人还是对于医生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我是一名麻护。麻护在国内还不是很普遍,属于起步阶段,有些麻医认为有了麻护就是抢了他们的饭碗,怎么会呢?我们要做的就是用事实证明麻护对于麻医是分担他们的工作压力,做他们的得力助手,并且是具有麻醉护理知识且懂得麻醉操作,能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正确辅助麻医完成麻醉处置等的有用人才!而且由于国内机制还不太完善,我们不但要学习麻醉知识,也得学习临床护士的知识,相比临床护士更需要努力一些,这样还不被人接受,实在是有些委屈。麻醉工作是科学严谨且专业知识极强的一门学科,希望大家能够更多的了解麻护,理解麻护和麻医,我们一定会更用心的专研麻醉知识,更好的为大家服务的! 感谢您的回复,希望在这平台大家多多沟通,告诉所有不了解的,有误解的先进及后辈,护理~是科学,是医疗另类的柔性治疗!期盼大家一起努力! 麻醉因护理更人性化,因麻醉护士更柔美。我们用"天使"的双翼“守护”着麻醉病患!无论前路有再多的风雨,也无法阻挡我们振翅高飞的决心!相信在“以病患为中心”的医疗理念中,我们与麻醉医师将一同为病患提供最专业、最安全、最优质的服务! 儿科病房有儿科医生和儿科护士,妇科病房等同如此,对於麻醉科麻醉医生与麻醉护士,支持度就不同!我们是经过国家技术职称认证的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从事专业的地点是手术室,执行的业务是护理,我的学习的专科护理是围术期麻醉护理,我是麻醉护士!不懂这过程哪里有问题?不懂纠结在哪里? 最近关于麻醉医生猝死的报道屡见不鲜,而麻醉护士的存在却可以分担麻醉医生的大部分琐碎的工作,从而减少了麻醉医生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并且有利于提高手术中的麻醉效率,能够满足一位麻醉医生多台手术同时进行,所以麻醉护士是麻醉医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伙伴。从长远来看大力开展麻醉护士的培训工作,有利于我国麻醉事业的进步,更有利于国家医疗水平的提高。 赞👍👍👍👍👍 宝宝要是你把文字全部换成简体中文就好咯 回楼上,我看到的就是简体版啊?你看到的是繁体?论坛左上角有红色的繁字体切换字样,繁转简很随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