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室双出口患儿行单心室治疗的病例讨论
右室双出口患儿行单心室治疗的病例讨论1. 术前评估患儿,女性,5月龄,64cm,7.2kg。因“发现心脏杂音半月”入院。平时汗多,哭闹时偶有口唇发紫。心脏超声:心脏位置正常,心房正位,心室正位,房室连接一致。主肺动脉均发自右心室,主动脉位于右前,肺动脉位于左后。主动脉瓣环1.51cm,瓣开放活动可,轻度反流,束宽0.2cm。左右冠状动脉开口显示欠清。肺动脉及瓣下狭窄,流速4.76m/s,压差91mmHg;瓣环最窄处内径0.57cm,左肺动脉内径0.64cm,右肺动脉内径0.64cm。右房、右室增大,左室收缩活动可。房室瓣开放活动可。房间隔缺损0.25cm,位于卵圆窝处,左向右分流。室间隔缺损(remote型,向肺动脉下延伸)0.83cm,少量三尖瓣组织附着,双向分流。左位主动脉弓。动脉导管未闭,细丝左向右分流。分流速2.9m/s。可见侧支血管形成。LVEF 68.6%,LVFS 35.5%。CT:⑴螺旋扫描及三维重建后见纵膈基本居中,气管及左右支气管通畅,肺窗显示两肺纹理一般。⑵内脏心房正位,腔肺静脉回流正常,房间隔显示有缺损,左心房扩大。⑶房室连接一值,心室间隔有缺损,8.0mm,远离两大血管,右心室扩大。⑷心室大动脉连接不一致,主动脉及肺动脉军发自右心室,主动脉位于右侧,肺动脉位于左侧,左弓,未见明显主动脉缩窄,见细小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环小,瓣下狭窄,右肺动脉起始部6.6mm,远端近分叉处约10.9mm,左肺动脉起始部约5.7mm,远端近分叉处约5.1mm,可见小侧枝血管。诊断:右室双出口(S.D.D),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侧支血管形成拟行手术:双向Glenn分流术+房隔扩大术ASA PS分级:4级入院后实验室检查
WBC7.8 UREA0.8 NT-proBNP455
RBC4.61
CREA22
Hb128
ALT18
Hct0.383
AST74
Plt464
ALKP173
PT14.1
GGT38
APTT40.7 ALB38.7
2. 术中管理患儿咪唑安定0.5mg/kg口服半小时后入手术室,入室时生命体征如下:BP 78/41mmHg,HR 155bpm,RR 28bpm,SpO2 82%。建立24G外周静脉通路后,依次推注依托咪酯2mg,舒芬太尼20ug,罗库溴铵5mg。插入3.5号带囊气管导管,建立左股A-line,右颈内静脉C-line,22G股静脉静脉通路。丙泊酚、舒芬太尼、罗库溴铵静脉维持。开胸后予以乌司他丁1万U/kg。胸骨正中切口,下腔静脉和升主动脉缝荷包线,肝素化,升主动脉和右房分别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在平行循环下,下腔静脉插管。术中见心房、心室正位,大动脉位置关系为前后位,上、下腔静脉位于右侧,肺动脉瓣口3mm,瓣下狭窄,左肺动脉5mm,右肺动脉7mm。平行循环下横断上腔静脉,远心端与右肺动脉端侧吻合,根部横断主肺动脉,近心端连续缝合关闭。房间隔缺损直径2mm,予扩大。窦性心律,血压稳定,停体外循环,体外循环时间55分钟。多巴胺强心5ug/kg/min,静脉滴注鱼精蛋白,无明显出血点后,分层关胸,带气管插管回CICU。平行循环期间,平均动脉压维持在35-40mmHg;停体外循环后血气分析结果见后;体外循环后血压维持在80/45mmHg,CVP在5-10mmHg之间波,氧饱和度维持在80%。患儿入室后至体外循环前共补醋酸林格液50ml;停体外循环后入自体血30ml。术中经食道超声:⑴房间隔扩大0.78mm,双向分流左向右分流为主;⑵二尖瓣轻微反流,三尖瓣轻微反流,房室瓣开放活动可。3. 术后血气分析见后术后床边超声:右侧腔-肺吻合口内径0.5cm,过吻合口流速0.86m/s。房间隔扩大至0.67cm,双向分流,室间隔缺损1.03cm,双向分流。右房、右室增大,右室壁肥厚,左室壁收缩活动可。三尖瓣轻中度返流,反流多束。未见心包积液。
血气分析结果
诱导后CPB结束入CICU后单位
PH7.327.487.45
PaCO235.829.130.7mmHg
PaO265.932.535.1mmHg
Na
143mmol/L
K3.93.32.9mmol/L
Ca1.251.221.13mmol/L
Cl
115mmol/L
Glu
114mg/dl
Lac0.61.10.7mmol/L
Hct3939.737.6%
HCO3-
23.5mmol/L
BE-7.4-0.5-1.4mmol/L
4. 疑虑1) 右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远离双动脉的),在术前评估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2) 在腔-肺分流建立后,肺血管阻力是影响心排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术中补液的种类和量,血管活性药物的选择应该注意些什么3) 腔-肺分流术麻醉苏醒期和术后需要降低肺血管的张力,因此足够的镇痛是必要的。那么应如何制定术后的镇痛方案4) 在整个麻醉过程中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的
术后足够容量,适量血浆,充分通气,降低肺动脉压力,避免代酸或呼酸,扩血管药物走上腔,反之走下腔,抗凝
对该病例发表一点看法,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1.术前评估主要还是看看病理生理改变,缺氧状况,远离两大动脉这主要考虑外科手术术式,还可能影响氧合
2.对该病例个人意见术式选择不当,做格林手术即可,没必要做体外下做房间隔扩大造口,徒增风险和损伤,格林手术本来就是把上半身血直接到肺动脉氧合,做房间隔造口没有意义,这仔细学习一下病理生理就可明白。
3.非体外下格林手术,不需要输血,可输林格液维持,术中间断用苯肾维持灌注压力,半阻断右肺动脉期间可能有低氧过程,注意通气,提高氧浓度,初始氧浓度在25~30%之间即可,记录初始氧饱和度。需要建立上腔静脉与右房的临时引流。干扰循环的过程对症处理,如果出血多可适当输血,多数情况可小剂量苯肾能够解决。吻合后氧合和循环都会明显改善,渗血多可补充止血药物、血浆等。
4.麻醉处理还是快通道为主,我的习惯还是小剂量舒芬,吸入为主,诱导用药量还是不要过大,不然循环波动较大,多数术中可以拔管,也可监护室一小时内基本能拔管,尽早拔管可以降低肺阻力。
5.一般不需要用特殊血管活性药物,如果心功能差可适当应用,其实仔细想想上下腔静脉用药没有太大区别,药物到心房后还是会到肺动脉一部分,不会有本质性差异。也可吸入NO,应用米力农。个人感觉一般尽量少用药物。
6.术后镇痛1岁以内的一般可不用,大孩子还是用好,切口罗哌卡因局麻效果不错,或者加个静脉镇痛泵,右美也是不错的选择。
说的不对的地方请专家通道指正 做一些补充,有说不对的地方请专家斧正:
关于“离断主肺动脉”的描述,在进行双向GLENN分流术时是否应该消除所有其他的肺血来源,似乎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保留单心室的前向补充性血流,使肝静脉血进入肺,可能降低产生重大肺动静脉畸形的可能性。
我们医院在行GLENN术式时离断主肺动脉,基于如下考量:
1)部分肺静脉的回流血发生再循环,并不能携带更多氧;
3)难以量化补充血流的多少;
2)保留补充血流会使今后的Fontan手术变得复杂;
4)有文献认为没有补充肺血流的患者预后更好。文献截图如下: ryyqd 发表于 2016-2-22 13:31
对该病例发表一点看法,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1.术前评估主要还是看看病理生理改变,缺氧状况,远离两大动 ...
谢谢任老师指点!
本病例属于DORV合并双动脉无关型VSD,且合并肺动脉和瓣下狭窄。有很多同行提出如下两个问题,现做一个回答。讲的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1、不构建双心室修补,行Rastelli、REV或Nikaidoh手术,而行单心室修补的理由?
首先,双心室修补的目标是在VSD和任何一个动脉瓣之间构建一个最佳的心内隧道。理想的隧道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尽可能短、以免在室间隔表面造成一个长且无收缩的区域;
2)隧道不应该有梗阻,这取决于三尖瓣和肺动脉之间存在足够的距离(TPD);
3)不对三尖瓣装置造成影响,因为本病例的超声报告和术中探查均提示有少量三尖瓣组织附着,所以不可能构建从VSD到主动脉的隧道;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选择单心室治疗没有错误。
2、行房间隔扩大术的理论依据?
1)在本病例中,患儿的CT提示有左心房的扩大,房间隔扩大是一个容量减负的措施;
2)在行单心室手术晚期发生左向右分流受限,会造成左心室被旷置并出现左心室高压。因此推荐对限制性或临界状态的ASD/VSD进行扩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