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室双出口患儿行单心室治疗的病例讨论 1. 术前评估 患儿,女性,5月龄,64cm,7.2kg。因“发现心脏杂音半月”入院。平时汗多,哭闹时偶有口唇发紫。 心脏超声:心脏位置正常,心房正位,心室正位,房室连接一致。主肺动脉均发自右心室,主动脉位于右前,肺动脉位于左后。主动脉瓣环1.51cm,瓣开放活动可,轻度反流,束宽0.2cm。左右冠状动脉开口显示欠清。肺动脉及瓣下狭窄,流速4.76m/s,压差91mmHg;瓣环最窄处内径0.57cm,左肺动脉内径0.64cm,右肺动脉内径0.64cm。右房、右室增大,左室收缩活动可。房室瓣开放活动可。房间隔缺损0.25cm,位于卵圆窝处,左向右分流。室间隔缺损(remote型,向肺动脉下延伸)0.83cm,少量三尖瓣组织附着,双向分流。左位主动脉弓。动脉导管未闭,细丝左向右分流。分流速2.9m/s。可见侧支血管形成。LVEF 68.6%,LVFS 35.5%。 CT:⑴螺旋扫描及三维重建后见纵膈基本居中,气管及左右支气管通畅,肺窗显示两肺纹理一般。⑵内脏心房正位,腔肺静脉回流正常,房间隔显示有缺损,左心房扩大。⑶房室连接一值,心室间隔有缺损,8.0mm,远离两大血管,右心室扩大。⑷心室大动脉连接不一致,主动脉及肺动脉军发自右心室,主动脉位于右侧,肺动脉位于左侧,左弓,未见明显主动脉缩窄,见细小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环小,瓣下狭窄,右肺动脉起始部6.6mm,远端近分叉处约10.9mm,左肺动脉起始部约5.7mm,远端近分叉处约5.1mm,可见小侧枝血管。 诊断:右室双出口(S.D.D),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侧支血管形成 拟行手术:双向Glenn分流术+房隔扩大术 ASA PS分级:4级 入院后实验室检查 | WBC | 7.8 | | UREA | 0.8 | | NT-proBNP | 455 | RBC | 4.61 |
| CREA | 22 |
|
|
| Hb | 128 |
| ALT | 18 |
|
|
| Hct | 0.383 |
| AST | 74 |
|
|
| Plt | 464 |
| ALKP | 173 |
|
|
| PT | 14.1 |
| GGT | 38 |
|
|
| APTT | 40.7 | | ALB | 38.7 | | | |
2. 术中管理 患儿咪唑安定0.5mg/kg口服半小时后入手术室,入室时生命体征如下:BP 78/41mmHg,HR 155bpm,RR 28bpm,SpO2 82%。建立24G外周静脉通路后,依次推注依托咪酯2mg,舒芬太尼20ug,罗库溴铵5mg。插入3.5号带囊气管导管,建立左股A-line,右颈内静脉C-line,22G股静脉静脉通路。丙泊酚、舒芬太尼、罗库溴铵静脉维持。开胸后予以乌司他丁1万U/kg。 胸骨正中切口,下腔静脉和升主动脉缝荷包线,肝素化,升主动脉和右房分别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在平行循环下,下腔静脉插管。术中见心房、心室正位,大动脉位置关系为前后位,上、下腔静脉位于右侧,肺动脉瓣口3mm,瓣下狭窄,左肺动脉5mm,右肺动脉7mm。平行循环下横断上腔静脉,远心端与右肺动脉端侧吻合,根部横断主肺动脉,近心端连续缝合关闭。房间隔缺损直径2mm,予扩大。窦性心律,血压稳定,停体外循环,体外循环时间55分钟。多巴胺强心5ug/kg/min,静脉滴注鱼精蛋白,无明显出血点后,分层关胸,带气管插管回CICU。 平行循环期间,平均动脉压维持在35-40mmHg;停体外循环后血气分析结果见后;体外循环后血压维持在80/45mmHg,CVP在5-10mmHg之间波,氧饱和度维持在80%。 患儿入室后至体外循环前共补醋酸林格液50ml;停体外循环后入自体血30ml。 术中经食道超声:⑴房间隔扩大0.78mm,双向分流左向右分流为主;⑵二尖瓣轻微反流,三尖瓣轻微反流,房室瓣开放活动可。 3. 术后 血气分析见后 术后床边超声:右侧腔-肺吻合口内径0.5cm,过吻合口流速0.86m/s。房间隔扩大至0.67cm,双向分流,室间隔缺损1.03cm,双向分流。右房、右室增大,右室壁肥厚,左室壁收缩活动可。三尖瓣轻中度返流,反流多束。未见心包积液。
血气分析结果 |
| 诱导后 | CPB结束 | 入CICU后 | 单位 | PH | 7.32 | 7.48 | 7.45 |
| PaCO2 | 35.8 | 29.1 | 30.7 | mmHg | PaO2 | 65.9 | 32.5 | 35.1 | mmHg | Na |
|
| 143 | mmol/L | K | 3.9 | 3.3 | 2.9 | mmol/L | Ca | 1.25 | 1.22 | 1.13 | mmol/L | Cl |
|
| 115 | mmol/L | Glu |
|
| 114 | mg/dl | Lac | 0.6 | 1.1 | 0.7 | mmol/L | Hct | 39 | 39.7 | 37.6 | % | HCO3- |
|
| 23.5 | mmol/L | BE | -7.4 | -0.5 | -1.4 | mmol/L |
4. 疑虑 1) 右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远离双动脉的),在术前评估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2) 在腔-肺分流建立后,肺血管阻力是影响心排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术中补液的种类和量,血管活性药物的选择应该注意些什么 3) 腔-肺分流术麻醉苏醒期和术后需要降低肺血管的张力,因此足够的镇痛是必要的。那么应如何制定术后的镇痛方案 4) 在整个麻醉过程中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