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语 2013年4月6 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麻醉科医生赵一凡登陆阿富汗昆都士省,成为了“无国界医生”中国大陆第二位麻醉专业的前线救援人员。详情见2013-12-02新青年微信推送:战争国度里的“无国界医生”:麻醉科医生赵一凡 本讲课为赵一凡医生在阿富汗战争环境中大量的创伤麻醉救治的宝贵经验总结,有极强的参考指导价值,推荐关注! ![]() ![]() 这次在中山大学麻醉论坛上的演讲是关于我在去年参加“无国界医生”在阿富汗昆都士的人道救援,处理创伤患者麻醉中的一些工作体会。主要内容包括:1.无国界医生组织(MSF)的简单介绍;2.MSF麻醉医师在前线救援中的一些基本原则;3.创伤麻醉工作中的一些要点。这些创伤麻醉中的要点,与其他教科书的创伤麻醉处理基本类似,而我希望通过一些具体的病例来说明它们。 以下是MSF的历史及其宗旨的一些简单介绍: 如下图,对每一位新入职的麻醉医师,MSF都有一份内容较简单,共约75页的手册。里面罗列了在前线救援当中麻醉医师们常常会面对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而其中不少内容和我国麻醉医师的日常工作有所不同,例如术前抗菌素使用由麻醉医师负责、椎管内麻醉只能选择腰麻等等。 由于MSF的医疗团队全部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医护人员组成,而工作条件往往比较简单而且资源有限,因此,团队合作和沟通是大家正常开展工作的最基本能力。 ![]() 在前线救援的麻醉处理原则,和普通麻醉的原则并无根本的区别,但由于开展工作所处的环境比较极端,因而更加需要强调以下几条:1. Primum Non Nocere,拉丁语,意为“首先不要产生伤害”(The first thing is to do no harm.);2. The simpler the safer, 越简单越安全;3. Best for most,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通过对患者的分诊、符合实际的麻醉方式选择,达到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的目的。圣经上有句话:“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在处理重症创伤或需要多次接受手术的患者时,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医源性伤害,保持患者的生理代偿能力并安度手术关,是麻醉医师们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