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牵手-新青年麻醉论坛支持基层继续教育活动报名 新青年网络公开课已经进行了25期,累计观看已逾50万人次,成为广大中基层麻醉科医生重要的获取新技术,新理念的途径,为了帮助广大的基层医院更好地集体学习这些宝贵的专家讲课,特举行“新青年麻醉论坛支持基层麻醉科室继续教育活动”,凡提交申请报名表的基层麻醉科室,我们将免费提供: 1、根据贵科集体学习计划提供相关原版视频。 2、提供各大合作医院的相关进修,培训,会议等信息。 3、提供科室集体业务学习指导和其他资源支持。 4、新青年公开课青年讲师团内部课程及远程指导。 本活动以科室为单位申请,个人学习请直接在论坛观看。申请者请务必提供准确联系方式。
负责人联系方式:13577228810 微信:z654733176(请已有学习计划的战友报名后加此微信以便尽快联系!) 负责人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的家乡在云南巍山,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淳朴的民风。我为家乡优美的自然风光而自豪,但是巍山县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医疗水平也落后。特别是麻醉科从业人员目前基本都是非麻醉专业毕业,相对而言理论知识薄弱,专业技能也参差不齐。在基层医院,学习资源匮乏,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对于偏远地区的我们来说,很多时候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如何从整体上提高大家的专业素质?如何及时获取专业上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临床工作中遇到大量的问题如何得到专业规范化的指导?一直以来都深深的困扰我们。比如:困难气道,在基层医院,没有可视化技术,怎么处理能迅速安全的给予有效通气;高龄以及合并各类并发症的产妇,针对个体化差异,如何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如何进行围术期管理;局麻药中毒,虽不常见,但是如果真的有一天不幸遇到,我们怎样才能镇定自若,规范有效的进行处理?太多的问题,萦绕心间,亟待解决。 ![]() 非常幸运的是,从2014年11月,新青年网络公开课隆重推出。作为新青年管理团队的一员,在参与网络公开课管理的同时,我也从中获取了很多的专业知识。从第一讲到现在的第二十四讲,期期精彩。在第六讲中徐旭仲教授带来的局麻药毒性反应的救治解决了我心中长久以来的疑惑;田鸣教授和刘前进教授带来的关于困难气道管理指南的解读,还有马武华教授的困难气道处理ABS流程,魏华锋教授的气道管理新概念,声门上喷射供氧和通气,为我们更新了关于处理困难气道的流程和规范,对我们的临床工作具有较高的指导性意义。姚尚龙教授的产科麻醉现状和指南解读,卢家凯教授的妊娠合并心脏病人的麻醉管理,以及赵培山教授的详谈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关于产科麻醉所涉及的热点难点,专家们都做出了更深层次的剖析,让我们受益匪浅。由美国的黄建宏教授带来的美国医改及手术恢复的未来,还有刘恒意教授带来的麻醉专业在美国的现状和将来,又让我们领略到了大洋彼岸另一个世界,感谢新青年,带给我如此精彩的体验! 为了让新青年丰富的学习资源走进我们基层医院的麻醉科室,真真实实地帮助到咱们这些没有机会走出去学习的战友们,根据医院及科室实际我策划了首期“新青年进基层”集体学习活动。2015年4月末,我将新青年网络公开课第十讲 马武华教授原创的“困难气道处理ABS流程”正式带入了我们科室,作为麻醉科本年度首期集中业务学习的教材。 虽然大家忙碌了一整天已经相当疲惫,虽然我们只有一台自带的小小的笔记本电脑作为学习的工具,虽然我们简陋的办公室连一台空调都没有,但是这一切都丝毫阻挡不了大家的学习热情。课堂内的学习氛围已然和窗外的天气一样火热。在整个听课过程中,大家围坐在十四英寸的屏幕旁边,聚精会神,若有所思。 课后,全科人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按照马武华教授所提到的规范化流程,针对科室实际情况,大家纷纷提出了需要改进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流程。对于讲堂上教授所提到的处理气道紧急情况所用的简易工具,大家还现场自制模型,并且亲自体验使用方法来进一步加深理解。通过这次学习,终于让我们心中有了一个标尺,如何以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方式对困难气道进行优化处理,从而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首期集中学习大家的热情超出了我的预期,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每个人都获益良多。 ![]() 我们会继续将“新青年进基层”集体学习活动开展下去,将新青年网络公开课作为我们常规的业务学习,有合适的课题还将邀请相关科室医生和医院领导共同参与。同时,我们也会尽可能的参与到公开课的现场直播中去,因为那样,我们就有机会面对面的向专家提出问题,得到有针对性的解答。衷心希望我们的新青年网络公开课能更多更好的帮助到我们这些学习资源匮乏的基层麻醉医生,也期待着新青年网络公开课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精彩! 云南省巍山县大仓医院麻醉科宗永波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