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医生不再是“铁路警察”,因为他们已走出手术室,参与各项临床诊疗,麻醉科不再是“中间科室”,因为他们工作范围已扩大到围术期,对社会负起更大责任。为了病人有更好的转归(better outcome),刘进教授提出的金标准是4S。 4S包括:1S即挽救更多病人生命(save more life),2S提高病人生存质量(save higher qulity of life),3S让病人更满意(satisfy more patients)和4S节约医疗资源(save more medical resources)等。我认为4S中最重要的是1S和2S。 践行4S案例一 患者女,31岁。身高159cm,体重55kg。因停经48天,腹痛1天而急症入院。入院时全身厥冷,大汗淋漓,意识淡漠呈休克状态。血压测不清50/?mmHg,脉细数120bpm,只能扪及颈总动脉。患者经门诊B超发现盆腔大量积液(血),左附件肿物,当时诊断为左输卵管妊娠,腹腔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病人来不及进病房,当即经“绿色通道”直送手术室抢救。患者在手术室走廊上先开通外周静脉,经由20G套管针快速输注羟乙基淀粉200/0.5 500ml,此时血压上升至60/40mmHg,紧急入室麻醉。麻醉医生行快速静脉诱导、气管内插管,实施静吸复合麻醉。5min后妇科医生消毒铺单,10min后手术室护士备好血液回收机。 患者左开腹后首先将腹腔内积血约2000ml全部回收,迅速找到活动出血处止血,共计回收自体血红细胞500ml。同时再输入羟乙基淀粉200/0.5 500ml。乳酸钠林格液1500ml扩容。患者顺利切除破损的左输卵管,回输自体血,手术历时1h05min。患者回病房后无需再输库存血,血红蛋白由术前98g/L回升至109g/L。术后七天拆线回家,对治疗十分满意并与麻醉医生合影留念(图片一)。 践行4S案例二 患者女,83岁。身高150cm,体重30kg,消瘦呈营养不良状态。因室内摔倒致右髋部疼痛和活动受限入院,诊断右股骨颈骨折,拟行右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30年,冠心病20年,每日规律服用降压药,术前血压控制在140/80mmHg。她主要合并有腹主动脉瘤,瘤体直径约3.4cm,合并左髂动脉瘤约3.7cm,还合并左肾结石,左肾萎缩,但肝肾功能大致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108bpm,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心包积液。贫血,血红蛋白104g/L。 此前多家医院因老人年龄大,有心血管危险而拒绝给予手术,建议回家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意味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而且可能永远无法站立。更可怕的是在卧床2~3周中可能发生肺部感染或压疮而不治,给家庭子女带来极大负担。 在患者和家属强烈要求下,经过充分准备,我们为老人选择了安全有效的腰硬联合麻醉,不选用全麻,保证了老人无痛。经骨科团队的精心手术,历时1h40min顺利完成右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中出血仅300ml,没有输异体血。老人高兴落泪,经康复治疗十天出院,能站立行走并开始功能训练(图片二,三)。 4S全靠4P 什么是4P?1P是新的产品(new product),2P是新的诊断、手术治疗方法(new procedure),3P是新的指南(new protocol),4P是新的证据(new proof)。4P是医疗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是新观念和管理的创新,有4P支撑才能践行和达到4S转归的金标准。病例一成功挽救了垂危的生命,靠的是床旁超声的先进诊断设备和技术(1P+2P),使患者确诊宫外孕而立即手术。患者开腹止血和血液回收,靠的是输血指南和血液保护证据(3P+4P),用病人自己的血救自己的命,既环保又节约了血液资源。这4S成功的背后是妇科医生、超声医生、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仁心仁术的具体体现,是他们优秀品质和团队精神的综合表演。 病例二的成功说明高龄不是手术的禁区(4P)。根据指南老人在摔伤发生股骨颈骨折,最好在伤后24~48h内手术,以减少死亡率(3P).据文献报道,老人行髋关节置换术最好选用腰硬联合麻醉或神经阻滞,不用全麻,以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本例手术成功离不开新产品和新技术(1P+2P),是麻醉科与骨科协作成功范例,提高病人满意度和生存质量,是4S的重要体现。 4P需要4B给力 要做好4P,必需苦练内功,要4P可持续发展,也必需4 B给力。刘进教授提出的4B是:1B从临床上发现问题(from bedside),2B通过实验室进行研究(to bench),3B再回到临床去检验(back to bedside),4B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better result)。只有在不断的开展4B中,4P才能创新发展,才能获得更好的4S。刘进教授的公式是 4B+4P=4S 4B加4P等于4S (转化医学) 我的解读顺序是 4P +4B 4S 4P加4B完善4S (询证医学) 参考文献 1. 刘进.中国麻醉学科近期发展之我见.中华麻醉学杂志2015,35(1):13~152. Huang J.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protocols and perioperative lung protection. J Anesth and perioperative Med(JAPM)2014.1(1):50~56 3. 黄宇光,罗爱伦.围术期患者之家.中华麻醉学杂志2015,,35(1):3~5 【注】:刘进教授是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现任主任委员 ![]() 获救病人与麻醉医生合影 ![]() 83岁老人康复中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麻醉科 邓硕曾 周英杰原创投稿 新青年麻醉论坛) |
|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7-17 17:48 , Processed in 0.12951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