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及神经医学转化中心刘进教授研究团队近年来一直关注并潜心研究吸入麻醉剂静脉化的可行性,其中乳化异氟烷(EI)的相关研究尤为令人瞩目。2014年3月出版的Anesthesiology期刊发表了刘进教授研究团队关于EI用于Ⅰ期临床试验的有关进展。结果发现,EI可安全用于健康受试者的麻醉。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4162462 ![]() ![]() 华西麻醉科针对该内容网络讨论的相关视点: 由刘进主任、张文胜教授牵头的华西麻醉科科研组自主研发的新药乳化异氟烷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我们坚信:由专业的科研团队利用专门的科研时间才能做出具有真正专业水平的科研成果!----刘进 ![]() 背景:首次Ⅰ期临床试验评估健康志愿者乳化异氟烷(EI)的安全性、耐受性与麻醉效果 方法:78名健康志愿者,单次注射EI,0.3-64.6mg/kg。观察生命体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胸片、12导ECG,同时密切监测所有副作用以策安全,评估镇静/麻醉效果 结果:最常见的副作用为注射痛(77例,98.7%)与短暂心动过速(22例,25.6%)。大剂量时(≥38.3mg/kg)时导致短暂低血压(5例,6.4%)或呼吸暂停(11例,14.1%)。EI剂量大于22.6mg/kg时很快出现意识消失(注射后40s)。清醒时间与意识评分与EI剂量相关。 结论:EI在0.3-64.6mg/kg时可安全用于健康志愿者静脉注射。剂量大于22.6mg/kg时,EI可致意识快速消失,其恢复很快并完全,且可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