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开刀去病,麻醉保命”。看似简单的麻醉操作中,往往伴随着很高的风险,而麻醉医师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他们抢救生命的技能,因而他们被称为“医疗安全‘守门员’”。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麻醉科,我们看到了麻醉医师们真实而忙碌的一天。(图/文华商报赵彬) 7:53分,麻醉科医生徐涛(中)已换好衣服从麻醉耗材库领取当日手术中的麻醉药箱。 随后,负责管理麻醉科药品的药剂师马硕将密码保险柜锁好,里面装的全是麻药。
上午8时,唐都医院住院一部14间手术室的第一位病人已经被护士陆续接到手术室,而所有的麻醉医师都在办公室开早会,每名麻醉师将当日手术中的病人信息及病情一一做了汇报,如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对药物过敏的特殊病人都要及时提出来。 简短的会议结束后,女麻醉医师吴斌拎着麻醉药箱进入手术室,她习惯性的拉开手术室里的抢救药柜,每个手术间都有一个抢救柜,里面还放着几十种抢救药。 8时许,麻醉科医生吴斌将这台手术所用的麻醉药品再次核对了一遍,并开始在手术室内准备药品。
8:50分,麻醉科医生吴斌开始给病人戴氧气面罩,麻醉科主任孙绪德开始给病人做麻醉诱导。两位麻醉医生不同的分工是为了更安全。
9:50分,麻醉科医生吴斌在麻醉机前录入病人在手术麻醉的情况。 中午12时,手术室外的餐厅陆续有医生和护士轮班吃饭,食物是坚决不允许带入手术室。 下午3时,一台手术结束后,麻醉医师朱怀利用手拍病人让她尽快有意识。 下午5:45分,已经开始另一台手术的朱怀利紧盯着麻醉机,一方面他要观察病人的各项体征,另一方面要记录病人实时情况。 晚7时许,朱怀利在病房内访视病人,由于病人次日要做手术,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都是在提前完成。 晚10:20分,刚刚下班的朱怀利在医院门口点上一根烟,他已经习惯这个点儿才下班了。
晚10:30,回到租住房的朱怀利在整理工作相关课件。虽然把父母从安徽老家接了过来,但他只有在不值班的周末才可以和家人团聚一下。从朱怀利的父亲处了解到,他在五个孩子中排行老幺,学医是经过家里商量过的,用老朱的话说:“我理解他的工作,这小子干的还不赖!” |
|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7-19 14:43 , Processed in 0.12549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