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标题: 中心静脉与动脉血气的比较及其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打印本页]
作者: 糖糖不次糖 时间: 2022-7-31 22:57
标题: 中心静脉与动脉血气的比较及其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以下文章来源于重症医学,作者刘岗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 刘岗译
动脉血气(ABG)分析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用于确定氧合程度、通气充分性以及是否有体内酸碱紊乱和严重程度。但是,动脉穿刺可能导致并发症,动脉血采集的困难可能会延迟治疗。中心静脉血气(VBG)是ABG采样的一种潜在的更容易获得的替代方法。目前的证据表明,通过外周VBG获得的pH和Pco2与ABG测量密切相关。然而,使用中心VBG指导临床决策或作为ABG替代指标的价值尚不清楚。本综述的目的是探索危重患者ABG与中心VBG的关系。我们使用以下检索词进行了MEDLINE检索:静脉血气、动脉血气和中心静脉血气。我们排除了非人类研究,仅对纳入研究的pH值和Pco2值进行综述和检查。还对纳入研究的所有引用的参考文献进行了审查,以识别是否是正确的相关文献。我们确定了7项符合我们标准的研究。在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的研究中,动脉和中心静脉pH值和Pco2之间的平均差异分别为0.03和4-6.5 mmHg。然而,在循环衰竭患者中,中心静脉和动脉pH/Pco2之间的差异大4倍。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在没有严重酸碱紊乱的稳定患者中,中心VBG参数pH和Pco2可能是测定动脉pH和Pco2的良好替代指标。此外,中心VBG可用作动脉高碳酸血症的有用筛查工具。此外,我们从中心VBG推导出ABG转换的调整公式:(1)动脉pH = 中心静脉pH + 0.05和(2)动脉Pco2 = 中心静脉Pco2-5 mmHg。
术语
ABG=动脉血气、CI =置信区间、CO=心输出量、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DKA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ICU =重症监护室、MICU =内科重症监护室、N =患者人数、SICU =外科重症监护室、VBG =静脉血气
动脉血气(ABG)分析是评估氧合和通气充分性,同时也是诊断和监测酸碱失衡的重要步骤。但是,样本的获得需要动脉穿刺,并且动脉穿刺可能与并发症相关,例如疼痛、感染、神经损伤、出血/血肿、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夹层、血栓形成和肢体缺血。动脉穿刺可能比静脉穿刺更疼,也可能由于患者运动或脉搏减弱而穿刺困难,这可能会延误治疗,尤其是需要连续的ABG结果时。中心静脉血气(VBG)分析可允许估计ABG值,且可从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中获得。
重症患者通常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用于静脉给药、中心静脉压监测和静脉采血。尽管静脉血Po2无法估计动脉Po2,但脉搏血氧饱和度更常用于监测氧合。此外,多项研究检查了外周VBG在评估通气和酸碱状态中的有效性。现有的荟萃分析表明,外周静脉血中的pH和Pco2与动脉水平非常接近。此外,外周静脉采样已被广泛用于急诊环境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的初步评估。然而,在重症监护和围术期环境中使用中心VBG指导临床决策的价值仍不太确定。本综述的目的是探索危重患者动脉和中心静脉血样获得的pH值与Pco2值的关系。
方法
我们使用以下检索词组合(“ABG”、“VBG”、“venous blood gas静脉血气”、“arterial blood gas动脉血气”和“central venous blood gas中心静脉血气”),通过MEDLINE和Pubmed对1989年至2019年期间可用的当前英文文献进行了检索。我们仅选择了在人类受试者中比较中心VBG与同时获得的ABG的文章,并排除了涉及外周VBG的研究。还对纳入研究的所有引用参考文献进行了审查,以识别是否是正确的相关文献。我们评估并总结了纳入研究的动脉和中心静脉样本之间pH和Pco2的差异。
危重病患者中心VBG与ABG的比较研究
我们确定了7项符合我们标准的中心VBG和ABG值的比较研究(表1)。4项研究重点关注ICU患者。Walkey等人2010年的一项研究回顾了从内科(39%)和外科(5%)ICU、心导管实验室入组(56%)的187例重症患者。这项研究中入住ICU的原因主要是心脏相关,大多数血流动力学稳定。作者观察到中心静脉和外周动脉之间的pH差值(0.035)与Pco2差值(4.5 mmHg)仅有微小的差异。Mallat等人在2015年的一项研究中评估了192例内科和外科重症患者,其中大多数因肺炎(37%)和腹膜炎(24%)入院。约88%需要机械通气,32%合并感染性休克。再次观察到中心静脉和外周动脉pH值(差值0.03)以及Pco2(差值6.5 mmHg)之间密切相关。
成人和儿童心脏术后患者的中心VBG和ABG变量之间的关系相似。在2017年对100名冠状动脉旁路术后患者的研究中,Esmaeilivand等人发现,通过动脉和中心静脉样本获得的pH值和二氧化碳分压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平均差值分别为0.046和6.59mmHg。Singh等在2015年进行的一项涉及30名儿科心脏ICU患者的小型研究也发现,平均pH差值为0.008,平均二氧化碳分压差值为3.5mmHg(表1、图1)。两项研究均排除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多器官衰竭或机械通气的患者。
尽管在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VBG与动脉值的合理近似,但不稳定患者的关系恶化。1989年的一项研究评估了105例心输出量正常(25%)和循环衰竭(75%)的患者,观察到正常心输出量时pH和Pco2的平均差异为0.03 U和5.7 mmHg,但随着循环衰竭的进展,差值逐渐扩大。平均动脉压< 60 mmHg或心脏指数 < 1 L/min/m2或在心脏骤停期间接受机械通气的个体的差异大2~4倍。有趣的是,在非机械通气患者的心脏骤停期间,动/静脉pH值和Pco2之间的差异较小(分别为0.04和8.9 mmHg)。该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机械通气患者的中心静脉和动脉pH以及Pco2之间的差值(pH 0.35 和Pco2 48.9 mmHg)大于未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表1、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