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支)气管镜操作所带来的强烈刺激,如仅给予局部表面麻醉,40%~60%患者表示检查过程不愉快且不可忍受,而伴有焦虑的患者则更是无法耐受。目前多数国内外指南或专家共识均建议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应对所有接受(支)气管镜诊疗的患者提供镇静麻醉,以消除恐惧,减轻应激程度和不良反应(包括诊疗操作的被迫中断),提高患者舒适度、配合度以及接受再次检查的意愿。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ACCP)指南认为,镇静麻醉显著改善接受(支)气管镜诊疗患者的满意度和对操作过程的耐受性,而其安全性基本与清醒表面麻醉相当"。
英国胸科医生协会(British Thoracic Society,BTS)指南四和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CSA)2020 版专家共识“”指出,除非存在禁忌证,建议对所有接受(支)气管镜诊疗的患者均给予镇静麻醉。德国呼吸学会(Cer-man Respiratory Society,GRS)"、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胸科学会(Thoracic Society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TSANZ)指南"也表示,绝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支)气管镜检查时需要给予镇静,该措施是“必要的”。以色列肺脏协会特别工作组(Israel Lung Association TaskForce,ILATF)四虽然建议对无禁忌证的患者施行镇静以提高患者耐受性,但同时强调其指南只是建议而非强制性,允许各医疗机构及团队自行选择,包括放弃(支)气管镜诊疗的镇静麻醉。印度胸科学会(ImndiaChest Society,ICS)叫认为静脉镇静可提高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耐受性,但高达59.4%“无镇静”支气管镜检查在该国广泛使用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但还有一些国家或地区考虑到镇静麻醉相关的不良反应(如镇静麻醉效果不确定、呼吸抑制和低氧血症发生率高、增加成本和观察需求),并不建议常规给予镇静麻醉。法国呼吸系统疾病学会(FrenchSoci-ety of Respiratory Diseases,SPLF)认为,静脉镇静可引起高碳酸血症,应避免或非常谨慎实施,建议仅用于特别焦虑或表现出有强烈镇静需求的患者,由此导致法国公立医院内约80%内镜检查均是在清醒表面麻醉下完成的。我国台湾地区指南也建议对(支)气管镜诊疗患者仅给予上呼吸道表面麻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