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碳纳米管协同增强凝胶微针酶燃料电池实现自供电监测与预测
【通讯作者】
王启刚 上海麻醉学与脑功能调控重点实验室,麻醉与围术期医学临床研究中心,脑与类脑智能转化研究院,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同济大学医学院,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一作者】
Yuting Guo 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
基于酶生物燃料电池的可穿戴设备,实现在间质液动态生物标志物自供能监测中的实施,对精准医疗至关重要。此类设备的主要制约因素在于电极表面酶的稳固固定化及其电子传递效率。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凝胶微针生物电极,通过界面酶促聚合反应在定向排列的碳纤维表面构建刚性凝胶壳阵列,实现了三种氧化酶的完整包封并保障高效底物渗透。利用碳纳米管桥接碳纤维与氧化酶,显著加速了电子从酶活性中心向外电路的转移。该策略构建的生物燃料电池在20 mM葡萄糖作为燃料时,最大功率密度达1.98 mW cm-2;对葡萄糖的检测限低至0.2mM,乳酸与尿酸的检测限分别达0.2mM与0.05mM。通过在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验证,结合数据采集系统与人工智能辅助分析平台,可精准识别进食与运动等生理刺激,实现对后续20min生物标志物动态变化的准确预测。该集成系统标志着个性化响应式医疗解决方案迈向实质性突破。
【第一作者】
Huifan Liu,Guoqing Jing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手术科
【摘要】
中性粒细胞胞外捕获网(NETs)是一种由中性粒细胞释放的网状结构,其形成过程被称为NETosis。在脓毒症的发病机制中,NETs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其具体调控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发现,在临床脓毒症患者以及盲肠结扎穿孔(CLP)小鼠模型中,外周血中的NETs水平显著升高,且Acod1的表达与NETs的生成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显示,敲除Acod1会导致CLP小鼠体内NETs水平进一步升高,加剧炎症反应和器官损伤,生存率下降。此外,研究还发现E3泛素连接酶UBR5可与PAD4(NETs形成的关键蛋白之一)发生相互作用。Acod1/衣康酸(ITA)通过烷基化修饰增强了UBR5的酶活性,从而促进K48连接型多聚泛素化及PAD4降解,进而抑制NETosis的发生。综上所述,本研究结合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基因工程和免疫共沉淀等技术手段,阐明了Acod1/ITA调控NETs的分子机制,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和理论依据。
【题目】
Voxtalisib通过下调宿主蛋白RAN并恢复IFN-STAT信号通路来抑制肠道病毒71型(EV71)的复制
【通讯作者】
张定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Delong Wan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麻醉科
Qingyu Yang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转化医学中心
【摘要】
引言: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主要影响5岁以下儿童。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是导致重症HFMD的主要病原体,严重时可引发致命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尽管已有疫苗问世,但目前尚无具有明确分子机制的抗病毒治疗获得批准。现有大多数抗病毒药物主要靶向病毒本身,而针对宿主的抗病毒策略仍研究较少。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化合物筛选首次发现voxtalisib(一种PI3K/mTOR双重抑制剂)具有抑制EV71复制的潜力,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研究目的:筛选新的以宿主为靶点的抗病毒候选药物,并探究voxtalisib抑制EV71及其他肠道病毒的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通过体外表型筛选,首次鉴定voxtalisib作为高效的抗EV71候选化合物。随后在横纹肌肉瘤(RD)细胞中进一步评估其对EV71复制的影响,并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其作用靶点。此外,还测试了voxtalisib对柯萨奇B病毒(CVB3、CVB4-5、CVB4-7)和埃可病毒11(Echo11)的抗病毒活性。体内实验中,在乳鼠ICR小鼠感染EV71模型中应用voxtalisib治疗,并评估生存率、病毒载量及组织病理变化。
研究结果: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RAN蛋白(Ras相关核蛋白)是调控EV71复制的重要宿主因子。EV71感染显著上调RAN表达,而voxtalisib能抑制其表达。机制上,RAN调控磷酸化STAT1/2(p-STAT1/2)的核-胞质转运,从而影响干扰素介导的抗病毒应答。下调RAN后,p-STAT1/2在细胞核内的保留时间延长,并增强了干扰素刺激基因的表达,从而有效抑制EV71的复制。体内研究表明,voxtalisib可改善EV71感染ICR乳鼠的生存率,降低病毒载量,减轻器官损伤。此外,voxtalisib对CVB和Echo11也表现出类似的RAN依赖性p-STAT核保留与抗病毒效应,提示其具有广谱抗病毒潜力。
结论:RAN是一个新发现的宿主抗病毒靶点,其通过调节p-STAT1/2的核-胞质转运来干预EV71的复制。Voxtalisib通过调节RAN有效恢复IFN-STAT信号通路,是一种有效的宿主介导的抗肠病毒策略。
【题目】
通过鼻腔至脑部递送CCR5拮抗剂来重塑失调的小胶质细胞-神经元轴并增强创伤后认知功能
【通讯作者】
金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国家临床肿瘤研究中心麻醉科
【第一作者】
Pengcheng Zhang,Yaxin Wan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
【摘要】
【题目】
OTUD1通过促进HK2线粒体释放驱动小胶质细胞焦亡,加重脓毒症相关脑病
【通讯作者】
宋学敏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与危重医学研究中心
【第一作者】
Guoqing Jing,Hailong Gong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与危重医学研究中心
【摘要】
10. Yanhua Zhao#, Yuqing Ren#, Wenqin Xie, Yulan Wang, Yishan Lei, Yingxia Zhu, Xiaoqing Zhang, Xiaozhi Wu, Xiaoming Guo, Yingying Jiang, Saiying Wang, Qian Lei, Jiyue You, Yonghao Yu, Yinhui Zhou, Wenjuan Zhou, Guohai Xu, Chang Li, Zhengfeng Gu, Foquan Luo, Hongfa Wang, Junping Chen, Ruichun Wang, Youmao Qi, Qing Jie, Diansan Su*, Xiyao Gu* and Weifeng Yu*.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damgammadex for reversing rocuronium-induced deep neuromuscular block: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ositive-controlled phase III tri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damgammadex for reversing rocuronium-induced deep neuromuscular block: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ositive-controlled phase III trial. Br J Anaesth. 2025 Jun 2:S0007-0912(25)00275-2. PMID: 40461346
【题目】
奥美克松钠逆转罗库溴铵诱导的深度神经肌肉阻滞的疗效与安全性: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
【通讯作者】
俞卫锋,顾希垚,苏殿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上海交通大学麻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
赵延华,任雨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上海交通大学麻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
背景:奥美克松钠是一种新开发的改性γ-环糊精衍生物,在早期临床试验中已证明可逆转深度罗库溴铵诱发的神经肌肉阻滞。
【题目】
新型虚弱指数对大型非心脏手术后心血管结局的预测价值: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通讯作者】
刘克玄,赵秉诚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谢奕珊,雷少慧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
【摘要】
【题目】
SNAP-25基因多态性、自主神经系统活动与丙泊酚麻醉后意识恢复的关联性
【通讯作者】
Jun-long Zhang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Guan-qi Ma, Yue-yuan Wang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麻醉科
【摘要】
【题目】
丹参酮IIA通过抑制VEGFR2/PI3K/AKT驱动的线粒体破坏依赖性细胞凋亡来减轻脓毒症诱导的肺损伤
【通讯作者】
宋学敏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与危重症医学研究中心
【第一作者】
Delida Aidebaike,Hai-long Gong,Yun Xia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与危重症医学研究中心
【摘要】
【题目】
参附注射液通过抑制RAGE-PI3K-Akt通路减轻小鼠缺血性脑卒中神经炎症反应
【通讯作者】
孔晓妮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心实验室
【第一作者】
Shichun Li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心实验室
【摘要】
【题目】
异甘草素通过IL-17RA/Act1/p38通路减轻大鼠肌筋膜触发点处的异常肌节收缩和炎症反应
【通讯作者】
齐峰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麻醉疼痛科
【第一作者】
李璇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基础医学实验室
【摘要】
【题目】
姜黄素类化合物WM03通过靶向DYRK2抑制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增殖并逆转顺铂耐药
【通讯作者】
葛仁山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育英儿童医院麻醉科,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育英儿童医院妇产科,儿童结构畸形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温州市环境与男性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
Min-Jie Zhang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育英儿童医院麻醉科,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育英儿童医院妇产科
【摘要】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