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缩写:IHCA: in-hospitalcardiac arrest. ROSC: return of spontaneous ciculation. OHCA: out-of-hospatalcardiac arrest. 导读 2020.10.21AHA(美国心脏协会)在Circulation上发布了202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成人基础/高级生命支持。文中指出,随着 ROSC 的心脏骤停患者逐渐增多,复苏后康复在心脏骤停患者的诊疗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故指南在原有院前院内“双五环”生命链的基础上增加“复苏后康复环节”,形成“双六环”生命链。并对“双六环”生命链中的重要环节进行更新,主要涉及以下内容:非专业施救者早期开始心肺复苏、肾上腺素的早期使用、实时视听反馈装置的应用、心肺复苏质量的生理监测、双重连续电除颤、静脉通路优于骨通道、复苏后治疗与神经功能预后评估、复苏后康复、复苏后质量改进、孕妇心脏骤停的救治。 1.非专业施救者的心肺复苏 非专业施救者应尽早启动OHCA患者的心肺复苏,不强调判断脉搏情况,根据意识水平和呼吸情况即可启动心肺复苏。并继续坚持原版指南推荐的,非专业施救者可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 2.肾上腺素的使用 对非除颤心律,尽早使用肾上腺素;对可除颤心律,尽快电除颤,若3次除颤均失败,尽早使用肾上腺素。尽早的定义:越早越好,最多不能超过20min。 3.实时视听反馈装置的应用 建议多种装置不同方面监测和反馈心肺复苏质量。 4.心肺复苏质量的生理监测 可通过监测和反馈生理参数来提高心肺复苏质量。包括动脉血压、呼末二氧化碳(ETCO2)和动脉血气等。 监测动脉血压、ETCO2和动脉血气均可提高心肺复苏质量和ROSC的机率。当出现动脉舒张压突然增高、出现规律动脉波形、ETCO2显著增高,则提示患者可能ROSC,而心肺复苏时监测的动脉血气氧分压越高,ROSC的机率越高。有报道指出,ETCO2可反应按压和通气质量,若患者初始的ETCO2>45mmHg,则ROSC机率很高;反之如果ETCO2<20,则很难达到ROSC。 5.双重连续电除颤 双重连续除颤指使用2台除颤器近乎同时实施电击的做法。对于顽固性可除颤心律,指南并不推荐双重连续电除颤的做法。 6.静脉通路优于骨通道 施救人员应首先尝试建立静脉通路进行给药,因其对患者的ROSC率、院内存活率和神经功能恢复均更有利;若静脉通路建立失败或不可行,可以考虑改用骨通道。 7.复苏后救治 7.1 血压管理:推荐复苏后血压维持≥90mmHg,平均动脉压≥65mmHg。目前对于ROSC患者的最佳动脉压水平尚无统一定论。 7.2 氧疗和机械通气:推荐对于ROSC患者实施滴定式氧疗,以维持SpO2在92-98%。 7.3 癫痫的诊断和管理:对于ROSC并发明显癫痫的患者,应及时治疗;对脑电图有改变而无临床症状者,推荐治疗;不建议预防性的抗癫痫治疗。 7.4 其他治疗建议:预防性给予抗生素的益处、营养神经药物的作用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均尚不明确。 8.复苏后神经功能预后评估 建议对恢复正常体温至少72h后采用多模式评估复苏后昏迷患者的预后。 评估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双侧瞳孔对光反射、定量瞳孔测量、角膜反射、癫痫持续状态、肌阵挛、运动反应等);血清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神经影像学(脑灰质/白质比GWR、大脑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等);电生理监测(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爆发抑制、双侧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SEP、周期性/节律性放电、脑电图反应)。 9.康复期的治疗和支持 指南在原先“双五环”的基础上增加了康复治疗计划环节,形成了院前院内“双六环”的生命链。主要涉及的器官功能恢复、心理康复、重返社会能力等内容。 建议对心脏骤停存活者及其护理人员进行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和疲劳的结构化评估,并在患者在出院前进行生理、神经、心肺和认知障碍方面的多模式康复评估和治疗,并建议制定全面的多学科出院治疗计划,将该计划纳入医疗和康复治疗建议以及恢复活动/工作的预期目标。 10.复苏后质量改进 建议在心肺复苏后,参与救治的复苏小组从各方面对救治过程进行回顾和讨论分析,以期改进救治流程。回顾内容包括复苏过程中的客观定量数据如按压深度、胸部压缩比例、按压中断时间、合格率、ROSC率等。 11.孕妇心跳骤停的救治 推荐将氧饱和度和气道的管理放在复苏过程的首位:主要原因为子宫代谢快、储备能力低,更易发生缺氧,而且胃排空延迟,返流误吸风险极高。 11.1 胎儿监测:不建议在救治中进行胎儿监测。 11.2 复苏后昏迷孕妇的亚低温管理:推荐复苏后昏迷孕妇实施亚低温治疗,因其可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11.3 亚低温管理期间的胎儿监测:推荐亚低温管理期间持续严密监测胎儿生命体征。 结语
新指南继续强调了成人早期心肺复苏实施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增加了复苏后康复的内容作为生命链的第六环,同时有很多内容的增加和改进,但由于心跳骤停患者的特殊性,很难开展大规模的RCT研究,故相关内容仍需要更多的证据支持并加以改进,以期提高成人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改善其远期神经功能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