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按: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每月通过主题词检索,从PubMed与Web of Science等检索引擎,筛选出近期国内麻醉学科所发表的高质量SCI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摘要导读的同时通过《新青年麻醉论坛》珠江视界专栏以每月好文的方式向全国同道推介。
本期《珠江视界-每月好文》节选2024年1-2024年2月发表的部分文章,研究来自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与危重症监护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麻醉科、湖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等,内容涵盖Piezo1在心梗后心室重构过程的作用机制、迷走神经在中枢神经调控外周免疫反应的作用、术前心理状态与术后慢性疼痛的前瞻性研究、成人脊髓转录组图谱等方面内容(#为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
每月好文(2024.1.2-2024.2.1)之下
16. Chaoyang Tong#, Zhenyi Niu#, Hongwei Zhu#, Tingting Li, Yuanyuan Xu, Yan Yan, Qing Miao, Runsen Jin*, Jijian Zheng*, Hecheng Li*, Jingxiang Wu*. Development and external validation of a novel model for predicting new clinically important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thoracoscopic anatomical lung cancer surgery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t J Surg, 2024 Jan 4. PMID: 38181118
【题目】
用于预测胸腔镜下肺癌术后新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房颤模型建立和外部验证: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通讯作者】
Runsen Jin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胸外科;郑吉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麻醉科;李鹤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胸外科;吴镜湘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胸科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Chaoyang Tong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胸科医院麻醉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麻醉科;Zhenyi Niu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胸外科;Hongwei Zhu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胸科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新发的术后心房颤动(POAF)是胸腔镜肺癌术后最常见且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心律失常,与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有关。然而,其预测因素尚未明确,而且缺乏有效的评估工具。本研究旨在开发和验证一项新的模型来预测新发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POAF的工具。
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某医院接受胸腔镜下肺癌手术的14,074名患者。基于2018年1月1日为分割日期,我们纳入8717名患者作为培训队列,纳入5357名患者作为测试队列。为了进行外部验证,我们汇集了从2016年7月到2021年7月在某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941名患者。使用独立预测器开发模型,并使用自举重采样方法进行内部验证。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s)和Brier评分评价模型判别和校正。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临床有效性和净效益。新发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POAF被定义为引起症状或需要治疗的新发POAF。
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术前治疗、临床肿瘤分期、术中心律失常和输液、手术时间是新发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POAF的独立预测因素。七个候选预测因子进行拟合,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40且矫正效果良好(Brier评分;0.025)。内部验证显示出类似的良好判别力(C-index,0.736;95%可信区间为0.705-0.768)。DCA显示出正的净收益,阈值风险范围为0到100%。C统计值和Brier评分在测试队列中分别为0.717和0.028,在外部验证队列中分别为0.768和0.012。
结论:本研究明确新发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POAF的七个预测因素,其中术前治疗、术中心律失常和手术时间的报道很少。所建立的外部验证模型具有良好的性能和临床实用性,可以促进预防和治疗在高危患者中的应用,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及相关不良后果。
17. Zongyan He#, Jun Du#, Qian Wang , Guobo Chen, Xueyu Li , Zheng Zhang, Shanhou Wang , Wenxuan Jing, Qing Miao*, Yuhao Li*, Yuqing Miao , Jingxiang Wu∗. Dye-augmented bandgap engineering of a degradable cascade nanoreactor for 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enhanced dynamic phototherapy of breast cancer. Acta Biomaterialia, 2024 Jan 18. PMID: 38244657
【题目】
用于肿瘤免疫微环境增强动态光疗的可降解级联纳米反应器的染料增强型带隙工程
【通讯作者】
Qing Miao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胸科医院麻醉科;Yuhao Li 上海科技大学铋科学研究所,材料与化学学院,上海肿瘤能量疗法合作创新中心;吴镜湘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胸科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Zongyan He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胸科医院麻醉科,上海科技大学铋科学研究所,材料与化学学院,上海肿瘤能量疗法合作创新中心;Jun Du 上海科技大学铋科学研究所,材料与化学学院,上海肿瘤能量疗法合作创新中心
【摘要】
无创精密肿瘤动态光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传统的半导体材料禁带较宽,光催化活性低,活性氧(ROS)生成率低,对肿瘤的光治疗效果不理想。采用染料敏化机理可显著提高材料的催化活性。我们利用铋基半导体纳米材料的优点开发了多功能纳米平台(BZP)。BZP具有强大的ROS生成能力和显着的近红外光热转化能力,可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实现卓越的光疗增敏。BZP通过光催化过程和级联反应产生高度细胞毒性的ROS,放大光催化治疗效果。此外,光催化过程中的同步光热效应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此外,BZP介导的光疗还可以触发肿瘤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刺激树突状细胞成熟和T细胞活化,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提高治疗效果。因此,本研究为肿瘤免疫微环境改善光疗提供了一种有应用前景的研究范式。
意义声明:通过利用染料敏化和稀土掺杂技术,我们成功地开发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铋基半导体纳米催化剂(BZP)。在光激发下,BZP中的近红外染料迅速产生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在费米能级的影响下转移到BZP中的BiF3,从而促进了电子-空穴对的有效分离,并增强了催化生成活性氧物种(ROS)的能力。此外,级联反应机制产生高度细胞毒性的ROS,协同耗尽细胞内的谷胱甘肽,从而加剧氧化应激。最终,这种结合氧化和热损伤的双重激活策略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潜力。
18. Chao Wu#, Meiyan Sun, Muge Qile, Yu Zhang, Liu Liu, Xueying Cheng, Xiaoxiao Dai, Eric R. Gross, Ye Zhang*, Shufang He*. Lysophosphatidic acid contributes to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y activating TRPV1 in spinal cord. Basic Res in Cardio, 2024 Jan 18. PMID: 38236300
【题目】
溶血磷脂酸通过激活脊髓内TRPV1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通讯作者】
何淑芳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教研室;
张野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教研室
【第一作者】
Chao Wu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教研室
【摘要】
溶血磷脂酸(LPA)是一种生物活性磷脂,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推测LPA通过作用于脊髓中的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1(TRPV1)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过程。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建立体内I/R小鼠模型,我们观察到脑脊液中LPA水平升高了1.57倍。与对照剂相比,LPA合成抑制剂HA130可降低I/R引起的脑脊液LPA水平(4.74±0.34vs.6.46±0.94μg/mL, P=0.0014)。与溶剂组相比,HA130治疗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26±8%vs.46±8%,P=0.0001)。为了阻断LPA与TRPV1在K710位点的相互作用,我们建立了K710N敲入小鼠模型。与TRPV1WT小鼠相比,TRPV1K710N小鼠对LPA诱导的心肌损伤具有抵抗力,其心肌梗死面积较小(28±4%比60±7%, P<0.0001)。此外,靶向K710区域的序列特异性TRPV1肽对LPA诱导的心肌损伤也有类似的保护作用。通过K710N突变或TRPV1肽阻断K710区域,导致神经肽释放减少,心脏感觉神经元活性降低,心脏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下降,心肌内促生存信号恢复,即蛋白激酶B/细胞外调节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通路。这些结果提示脑脊液LPA升高与心肌I/R损伤密切相关。此外,通过阻断K710区域来抑制LPA与TRPV1的相互作用是一种预防心肌缺血损伤的新策略。
19. Yizhe Chen#, Zirui Liu, Qiuhui Wang, Fei Gao, Hongyang Xu, Lu Ke, Zheng‑Yii Lee, Christian Stoppe, Daren K. Heyland, Fengming Liang*, Jiajia Lin* and for the Chinese Critical Care Nutrition Trials Group (CCCNTG). Enhanced exclusive enteral nutrition delivery during the first 7 days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28-day mortalit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normal lactate level: a post hoc analysis of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trial. Crit Care. 2024 Jan 20;28(1):26. PMID: 38245768
【题目】
在乳酸水平正常的危重病人中加强最初7天纯肠内营养输送与降低28天死亡率相关:一项多中心随机试验的事后分析
【通讯作者】
梁锋鸣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林佳佳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重症医学科
【第一作者】
陈意喆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摘要】
背景和目的:由于早期肠外营养的额外费用和安全考虑,在重症监护室入院的第一周通常会观察到完全肠内营养(Exclusive enteral nutrition,EN)的情况。本研究旨在评估接受纯肠内营养的重症患者的营养摄入量与28天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方法:这是一项随机分组临床试验的事后分析,该试验评估了实施喂养方案对重症患者死亡率的影响。分析对象包括在重症监护室住院至少7天且只接受EN的患者。采用多变量Cox风险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来评估不同剂量的EN给药与28天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此外,还对入院时乳酸水平不同的亚组进行了分析,以解决休克相关低灌注可能带来的混杂效应。
结果:共有1322名患者参与分析。入组第一周每日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4.6(10.3-19.6)kcal/kg和0.6(0.4-0.8)g/kg。能量摄入每公斤增加5 kcal与28天死亡率显著降低(约14%)相关(调整后危险比[HR] = 0.865,95% CI:0.768-0.974):0.768-0.974,P = 0.016). 就蛋白质摄入量而言,每公斤增加0.2克也能降低类似的死亡率,调整后的危险比为0.868(95% CI:0.770-0.979)。然而,在乳酸浓度≤2 mmol/L的患者中可以观察到加强营养输送的益处(能量输送的调整后HR= 0.804 (95% CI:0.674-0.960),蛋白质输送的调整后HR = 0.804 (95% CI:0.672-0.962)),但在乳酸浓度>2 mmol/L的患者中则无法观察到。
结论:在危重病人病危的第一周,加强营养供给可降低接受纯肠内营养的危重病人的死亡率,但仅限于乳酸浓度≤2 mmol/L的患者。
20. Qian Mao#, Xiaojin Zhang, Jinna Yang, Qiuyue Kong, Hao Cheng, Wansu Yu, Xiaofei Cao, Yuehua Li, Chuanfu Li, Li Liu, Zhengnian Ding*. HSPA12A acts as a scaffolding protein to inhibit cardiac fibroblast activation and cardiac fibrosis. J Adv Res 2024 Jan 14:S2090-1232(24)00025-0. PMID: 38219869
【题目】
HSPA12A 作为支架蛋白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和心脏纤维化
【通讯作者】
丁正年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Qian Mao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摘要】
前言:在包括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在内的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脏病中,心脏纤维化是导致不良重塑和功能逐渐衰退的主要驱动力。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活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是心脏纤维化的罪魁祸首。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方法来控制成纤维细胞的活化。
目的:本研究探讨了热休克蛋白A12A(HSPA12A)(HSP70家族的非典型成员)在CF活化和MI诱导的心脏纤维化中的作用。
方法:实验中使用了原代CF和Hspa12a基因敲除小鼠。CF活化表现为肌成纤维细胞特征的上调,包括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和纤连蛋白。心脏纤维化通过马松三色染色法和天狼猩红染色法显示。使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功能。糖酵解活性通过细胞外乳酸水平和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来显示。环己亚胺和 MG132处理后检测蛋白质的稳定性。通过免疫沉淀-免疫印迹分析检测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HSPA12A在静止CF中的表达水平较高,但在活化CF中的表达水平较低,而在小鼠中消融HSPA12A会促进CF活化和心肌梗死后的心脏纤维化。通过抑制糖酵解,HSPA12A的过表达抑制了原发性CF的活化,而HSPA12A的敲除则显示出相反的效果。此外,HSPA12A还能上调转录因子p53的蛋白表达,从而介导HSPA12A诱导的糖酵解抑制和CF激活。从机理上讲,HSPA12A的这种作用是通过作为支架蛋白与p53和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SP10)结合,从而促进USP10介导的p53蛋白稳定性和p53介导的糖酵解抑制作用实现的。
结论:本研究提供了明确的证据,证明HSPA12A是一种新型的CF活化和心脏纤维化内源性抑制剂。在CF中以HSPA12A为靶点可能是治疗患者心脏纤维化的一种颇有希望的策略。
21. Dongxu Chen#, Huazhen Yang, Lei Yang, Yuling Tang, Huolin Zeng, Junhui He, Wenwen Chen, Yuanyuan Qu, Yao Hu, Yueyao Xu, Di Liu, Huan Song*, Qian Li*. Preoperative psychological symptoms and 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 analysis of the prospective China Surgery and Anaesthesia Cohort study. Br J Anaesth. 2024 Feb;132(2):359-371. PMID: 37953200
【题目】
术前心理症状与术后慢性疼痛:中国手术和麻醉队列研究的前瞻性分析
【通讯作者】
宋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四川大学Med-X信息学中心,冰岛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科学中心;
李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华西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与重症医学实验室,麻醉学转化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第一作者】
Dongxu Chen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华西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与重症医学实验室,麻醉学转化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
【摘要】
背景:术前心理症状和慢性术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是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的症状和主要担忧,两者之间的关系尚不确定。
方法:以中国手术与麻醉队列(CSAC)为基础,我们在2020年7月至2023年3月期间从两个医疗中心招募了8350名手术患者(40-65岁)。我们使用相应的成熟量表确定了有术前心理症状(即焦虑、抑郁、应激反应和睡眠质量差)的患者。然后,我们研究了单个术前心理症状和主要术前心理症状模式(通过k-means聚类分析确定)与CPSP以及3个月内不同疼痛轨迹的关联。最后,我们进行了中介分析,以阐明手术/麻醉相关因素和术后1个月心理症状的存在对所研究关联的中介作用。
结果:共纳入CPSP患者1302例(1302/8350,15.6%)。当单独分析时,所有研究的术前心理症状都与CPSP风险增加有关,其中焦虑的优势比最显著(1.52,95% CI:1.23-1.86)。与轻微症状组的患者相比,术前出现以睡眠障碍为特征的心理症状(CPSP的优势比为1.46,95% CI:1.25-1.70;疼痛轨迹增加的优势比为1.58,95% CI:1.20-2.08)和多种心理症状的患者罹患CPSP和疼痛轨迹增加的超额风险更高(分别为1.84 [95% CI:1.48-2.28] 和 4.34 [95% CI:3.20-5.88])。中介分析显示,术后1个月存在的急性/亚急性术后疼痛和心理症状是观察到的相关性的显著中介因素。
结论:术前心理症状的存在可能会单独或共同增加术后慢性疼痛或疼痛轨迹恶化的风险。在术后1个月对急性/亚急性术后疼痛和心理症状进行干预可能有助于降低这种风险。
22. Leyan Shan#, Kangtai Xu#, Luyao Ji#, Qian Zeng#, Yaqi Liu, Yifei Wu, Yiming Chen, Yitong Li, Qiaodan Hu, Jiawei Wu, Yuanfan Xu, Yuhui Luo, Changlin Li, Chaoran Wu, Changyu Jiang*, Zilong Wang*. Injured sensory neurons-derived galectin-3 contributes to neuropathic pain via programming microglia in the spinal dorsal horn. Brain Behav Immun. 2024 Jan 6;117:80-99. PMID: 38190982
【题目】
受损感觉神经元来源的半乳糖凝集素3通过编程脊髓背角的小胶质细胞参与神经性疼痛
【通讯作者】
王子龙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医学神经科学系;蒋昌宇 深圳市疼痛医学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深圳大学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疼痛科
【第一作者】
单乐言,季璐瑶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医学神经科学系;许康太,曾倩 深圳市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摘要】
最新研究表明,脊髓小胶质细胞在中枢敏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导致慢性疼痛。目前已发现多种参与小胶质细胞激活的介质,但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机制及其在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在此,我们报道了受损感觉神经元来源的半乳糖凝集素3(Gal3)激活并重新编程脊髓背角(SDH)中的小胶质细胞,从而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首先,在部分坐骨神经结扎(pSNL)诱发的神经痛模型中,Gal3主要在异凝集素B4(IB4)阳性非肽能感觉神经元中表达,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和SDH初级传入末梢中Gal3的表达显著上调。Gal3基因敲除(Gal3 KO)小鼠的机械性痛觉异常显著减少,Gal3抑制剂TD-139在pSNL模型中产生显著的抗痛敏作用。此外,pSNL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增生在Gal3 KO小鼠中显著降低。鞘内注射Gal3通过直接激活小胶质细胞产生显著的机械性痛敏,上调TNF-α和IL-1β增强炎症反应。另外,使用单核RNA测序(snRNA-seq),我们发现Gal3靶向小胶质细胞并诱导小胶质细胞重新编程,这可能与神经性疼痛的建立有关。最后,Gal3通过激活小胶质细胞增强SDH中兴奋性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传递。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受损的感觉神经元来源的Gal3对SDH中的小胶质细胞进行编程并参与神经性疼痛。
23. Xiaojie Wei#, Jing Wang#, Enlu Yang, Yiping Zhang, Qi Qian, Xuekun Li*, Fude Huang*, Binggui Sun*. Efr3b is essential for social recognition by modulating the excitability of CA2 pyramidal neuron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4 Jan 16;121(3). PMID: 38190534
【题目】
Efr3b通过调控CA2锥体神经元的兴奋性对社交识别产生重要作用
【通讯作者】
孙秉贵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麻醉科/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黄福德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李学坤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及转化医学研究所
【第一作者】
魏小杰,王静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麻醉科/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
【摘要】
CA2锥体神经元(PNs)与社交行为相关。然而,其机制尚待充分研究。Efr3b是细胞质膜磷脂代谢所必需的一种蛋白质,在大脑中广泛表达,尤其是在海马CA2/CA3区域。为了评估Efr3b在大脑中的功能与意义,我们培育了Efr3bf/f小鼠,并将它们与Nestin-cre小鼠杂交,以特异性去除大脑中的Efr3b。我们发现大脑Efr3b缺失会导致社交新颖性识别能力的缺陷和CA2 PNs的内在兴奋性降低。然后我们特异性地敲除C57BL/6J小鼠CA2 PNs中Efr3b的表达,结果表明,减少CA2 PNs中的Efr3b也会导致社交新颖性识别能力的缺陷和CA2 PNs的低兴奋性。更有趣的是,恢复CA2 PNs中Efr3b的表达可增强其内在兴奋性,并改善Efr3b缺陷小鼠的社交新颖性识别能力。此外,通过化学遗传学调控技术直接激活CA2 PNs,也可改善Efr3b缺陷小鼠的社交行为。综上所述,我们的数据表明Efr3b可通过调控CA2 PNs的兴奋性而在社交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
24. Jiaojiao Wu#, Xueyan Wei#, Zhenguang Li#, Haotian Chen, Rui Gao, Peng Ning, Yingze Li, Yu Cheng*. Arresting the G2/M phase empowers synergy in magnetic nanomanipulator-based cancer mechan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J Control Release. 2024 Jan 13;366:535-547. PMID: 38185334
【题目】
阻断G2/M期可增强基于磁性纳米操纵器的癌症机械疗法和化疗的协同作用
【通讯作者】
成昱 上海市麻醉学与脑功能调控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第一作者】
吴交交,韦雪燕,李珍光 上海市麻醉学与脑功能调控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摘要】
对癌细胞使用机械刺激可实现精确控制和高效治疗效果。然而,动态机械操作对细胞周期的特异性反应几乎没有研究。本文利用RGD修饰的氧化铁纳米操纵器作为细胞内磁力换能器,研究在动态磁场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以治疗癌症。G2/M期对细胞内磁机械调节非常敏感,且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预处理与磁机械破坏有协同治疗效应,可能成为机械调控癌细胞死亡的重要靶向期。最后,将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与磁机械操作相结合,可显著抑制体内胶质瘤和乳腺癌的生长。这种细胞内的机械刺激表现出依赖于细胞周期的细胞毒性,可作为一种时空治疗方式与化学药物联合用于治疗深部肿瘤。
25. Li-qiong He#, Sheng-yun Ma#, Zi-jin Ding, Zhi-feng Huang, Yu Zhang, Cai-yun Xi, Kai-lu Zou, Qing-wei Deng, Wendy Jia Men Huang, Qu-lian Guo, Chang-sheng Huang*. Inhibition of NFAT5-Dependent Astrocyte Swelling Alleviates Neuropathic Pain. Adv Sci (Weinh), 2024 Jan 9. PMID: 38195869
【题目】
抑制NFAT5介导的星形胶质细胞肿胀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
【通讯作者】
黄长盛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和立穹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
马圣运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细胞与分子医学系
【摘要】
星形胶质细胞肿胀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有关。然而,星形胶质细胞肿胀是否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有关仍不清楚。本研究阐明了活化T细胞核因子5(NFAT5)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期间作为脊髓背角(SDH)中星形胶质细胞肿胀的主要调节因子的关键作用。尽管NFAT5蛋白在SDH细胞类型中普遍表达,但它选择性地诱导星形胶质细胞而非小胶质细胞肿胀。在机制上,NFAT5直接控制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AQP4是星形胶质细胞独有的关键调节因子。此外,极光激酶B(AURKB)促使NFAT5磷酸化,增强其蛋白稳定性和核转位,从而调节AQP4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NFAT5通过调节星形胶质细胞肿胀,成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键调节因子。星形胶质细胞中的AURKB-NFAT5-AQP4通路成为对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潜在治疗靶点。
26. Xi Zhang#, Dong-xu Wang#, Zhen-duo Zhang, Ya-wen Tang, Qin Zhang, Fei Tong, Yong-he Hu, Xian Lu, He Liu*, Siping Hu*. Effect of intubation in lateral position on placement of a double-lumen tub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unilateral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a randomied clinical trial. E Clinical Medicine. 2024 Jan 3, 67: 102402. PMID: 38261940
【题目】
侧卧位插管对单侧胸腔镜手术患者双腔管置入的影响:一项随机临床试验
【通讯作者】
刘鹤,胡四平 湖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Xi Zhang, Dong-xu Wang 湖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大约三分之一接受常规仰卧位双腔管(DLT)插管的患者会发生DLT错位。没有随机研究调查侧卧位DLT插管的效果。因此,我们旨在评估侧卧位插管与仰卧位插管相比对DLT放置的影响,并验证侧卧位DLT插管可以减少DLT错位发生率的主要假设。
方法:我们从2022年10月至12月随机分配108例接受视频辅助胸外科手术的患者,在舒适且手术所需的侧卧位(侧卧组)或仰卧位(仰卧组)接受DLT插管。主要结果是DLT错位的发生率,DLT错位定义为移动>1.0 cm需纠正DLT位置。次要结果包括插管时间、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再次插管的需要、术中生命体征和术后恢复情况。该试验已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2200060794)注册。
结果:侧卧组DLT错位发生率(1/53[2%])明显低于仰卧组(16/53 [30%];RR[95%可信区间]为0.06 [0.01~ 0.46];P<0.001)。侧位DLT插管减少了插管时间、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次数和持续时间。侧卧组低血压、术后咽喉痛和上臂不适的发生率较低。其他次要结果在两组之间相似。
结论:侧位DLT插管降低了接受视频辅助胸外科手术患者DLT错位的发生率。这些结果支持侧位DLT插管具有更多优点,且与常规的仰卧位插管相比可能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27. Su-fang Chen#, Hai-xia Wang#, Jing-yi Du#, Zhen-dong Ding, Tie-nan Wang, Li-nan Zhang, Jing Yang, Yu Guan, Chao-jin Chen, Ming-qiang Li, Zi-qing Hei*, Yu Tao*, Wei-feng Yao*. Near-infrared light-activatable, analgesic nanocomposite delivery system for comprehensive therapy of diabetic wounds in rats. Biomaterials. 2024 Mar 305:122467. PMID: 38224643
【题目】
近红外光激活镇痛的纳米复合递送系统对大鼠糖尿病伤口的综合治疗
【通讯作者】
黑子清,陶玉,姚伟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麻醉科与纳米医学中心
【第一作者】
Su-fang Chen,Hai-xia Wang, Jing-yi Du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麻醉科与纳米医学中心
【摘要】
血管生成障碍、细菌感染、持续剧烈疼痛、炎症加重和氧化应激损伤是慢性糖尿病溃疡创面治疗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事实证明,一种能有效针对所有这些问题的方法具有挑战性。在此,本研究开发了一种由铂簇(Pt)负载的介孔聚多巴胺(MPDA)纳米颗粒和QX-314负载的纤维蛋白凝胶(Pt@MPDA/QX314@Fibrin)组成的原位喷涂纳米颗粒-凝胶复合材料,用于糖尿病伤口镇痛和治疗。该复合材料显示QX-314通过近红外光(NIR)激活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通道介导良好的局部镇痛作用,以及快速止血、抗炎、抗氧化、抗菌等多功能治疗作用,这些特性有利于糖尿病创面的快速愈合。此外,研究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安全性,可通过抑制脊髓背根神经节中c-Fos的表达和脊髓背角胶质细胞的激活来显著缓解创面疼痛。因此,我们设计的可喷涂Pt@MPDA/QX314@Fibrin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NIR激活TRPV1通道介导的QX-314局部伤口镇痛和综合治疗,有望用于慢性糖尿病伤口的治疗。
28. Zhou Y#, Bai Z, Zhang W, Xu S, Feng Y, Li Q, Li L, Ping A, Chen L, Wang S*, Duan K*. Effect of Dexmedetomidine on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Women With Prenatal Depressio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Netw Open, 2024, 7: e2353252. PMID:38270949.
【题目】
右美托咪定对产前抑郁症女性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通讯作者】
汪赛赢,段开明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周英勇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产后抑郁症(PPD)正在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尽管产后抑郁发生的特定时期和背景为提前干预提供了机会,但仍缺乏针对产后抑郁症的药物预防策略。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预防剖宫产产前抑郁症妇女产后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设计、地点和参与者:这项随机临床试验纳入了2022年3月28日至2023年4月16日在中国湖南两家医院筛查出产前抑郁症呈阳性的338名女性。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超过9分且年满 18 岁并计划进行选择性剖腹产的患者符合资格。
干预:符合条件的参与者通过中央计算机生成的组随机分配,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右美托咪定组或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在分娩后分别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和0.9%生理盐水10分钟。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输注后分别给予舒芬太尼或右美托咪定加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48小时。
主要结果和指标:主要结局是产后7天和42天的PPD筛查结果为阳性,定义为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大于9分。分析基于意向治疗基础上。
结果:338例受试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1.5岁(4.1岁)。产后7天和42天,右美托咪定组PPD筛查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第7天,167例中21例(12.6%)对165例中53例(32.1%);风险比0.39[95%CI,0.250.62];P<0.001;第42天167例中19例[11.4%]对165例中50例[30.3%];风险比0.38[95%CI,0.23-0.61];P<0.001)。右美托咪定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46/169[27.2%]对33/169[19.5%];P=0.10),但低血压发生率增加(31/169[18.3%]对16/169[9.5%];风险比,2.15[95%CI,1.13-4.10];P=0.02)。
结论和相关性:产后早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显著降低PPD的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29. Zhang T#, Wang S, Hua D, Shi X, Deng H, Jin S*, Lv X*. Identification of ZIP8-induced ferroptosis as a major type of cell death in monocytes under sepsis conditions. Redox Biol. 2024 Feb;69:102985. PMID: 38103342;
【题目】
识别 ZIP8 诱导的铁死亡是脓毒症条件下单核细胞死亡的主要类型
【通讯作者】
金淑清,吕欣 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胸科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Zhang Tong 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胸科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脓毒症是一种同时存在炎症和免疫抑制的异质性综合征。脓毒症时免疫抑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单核细胞功能障碍和丢失;然而,导致这种耗竭的主要细胞死亡类型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尚未确定。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基于一组外周血白细胞的基因表达数据证实了脓毒症患者的单核细胞丢失。使用从数据库和发表的研究中收集的参考基因集,我们发现铁死亡比其他细胞死亡类型具有更强的区分脓毒症和对照样本的能力。通过基于遗传算法的特征选择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对分子驱动因素的进一步研究表明,SLC39A8编码的ZIP8与脓毒症时单核细胞铁死亡密切相关。我们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验证了单核细胞ZIP8的增加。体外实验还表明,ZIP8的下调减轻了脂多糖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并恢复了GPX4、FTH1和xCT的降低。这些发现表明,铁死亡可能是脓毒症时单核细胞丢失的关键因素,而ZIP8的高表达可能促进了这一进展。
30. Mei B#, Xu X, Weng J, Yang Y, Wang P, Qiu G, Zhang C, Zhang Q, Lu Y, Liu X*. Activating astrocytic α2A adrenoceptors in hippocampus reduces glutamate toxicity to attenuate 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in mice.[J] .Brain Behav Immun, 2024, 117: 376-398. PMID: 38320682
【题目】
激活海马体中的星形胶质细胞α2A肾上腺素受体可降低谷氨酸毒性从而减轻小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通讯作者】
刘学胜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梅斌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谷氨酸代谢紊乱是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重要机制。星形胶质细胞调节谷氨酸代谢。在脓毒症小鼠中,中枢神经系统中α2A肾上腺素受体(α2A-AR)的激活提供了神经保护。α2A-ARs在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大量表达。本研究旨在确定海马星形胶质细胞 α2A-AR 激活是否对 SAE 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以及这种保护作用是否是星形胶质细胞所特有的,并通过调节谷氨酸代谢来实现。
方法:对有无α2A-AR敲低的雄性C57BL / 6小鼠进行盲肠结扎穿刺术(CLP)。在是否应用二氢海藻酸 [DHK;谷氨酸转运蛋白 1 (GLT-1) 拮抗剂] 和/或 UCPH-101 [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蛋白 (GLAST) 拮抗剂] 的情况下,用海马区注射胍法辛(一种 α2A-AR 激动剂)或腹膜内右美托咪定治疗。收集海马组织用于测定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GLT-1 和 GLAST 表达以及谷氨酸受体亚基 2B (GluN2B) 的磷酸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合微透析法测定海马体胞外谷氨酸浓度,并采用钙成像法测定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兴奋性。对小鼠进行巴恩斯迷宫和恐惧条件反射测试,以评估它们的学习和记忆力。进行高尔基体染色以评估海马突触结构的变化。在体外,用脂多糖(LPS)刺激有无α2A-AR敲低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并在是否应用8-溴环磷酸腺苷(8-Br-cAMP,cAMP类似物)的情况下用胍法辛或右美托咪定处理。LPS 处理的原代小胶质细胞和BV2 小胶质细胞也用胍法辛或右美托咪定治疗。检测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性、PKA 催化亚基、GLT-1 和 GLAST 表达。测定小胶质细胞培养基中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
结果:CLP诱导小鼠海马突触损伤,神经认知功能受损,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加,GLT-1和GLAS表达降低。脓毒症小鼠海马细胞外谷氨酸浓度、GluN2B在酪氨酸-1472位点的磷酸化和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兴奋性增加。腹腔内给予右美托咪定或海马内给予胍法辛可减轻这些影响。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表达丰富的α2A-ARs;在神经元中也有表达,但在小胶质细胞中未检测到表达。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α2A-AR的特异性敲除和海马内同时给予DHK和UCPH-101阻断了右美托咪定和胍法辛的神经保护作用。海马区单独给予DHK或UCPH-101没有这种效果。在体外,胍法辛或右美托咪定抑制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降低PKA催化亚基表达,增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中GLT-1和GLAT的表达,但不抑制接受α2A-AR敲低或用8-Br-cAMP处理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胍法辛或右美托咪定抑制 BV2 中的小胶质细胞反应性,但不抑制原代小胶质细胞。
结论:我们的结果表明,海马 α2A-AR 激活后对 SAE 的神经认知保护是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性功能。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涉及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和减轻谷氨酸神经毒性,从而减少突触损伤。cAMP/蛋白激酶 A (PKA) 信号通路是激活α2A-AR调节星形胶质细胞功能的一种潜在的细胞机制。
检索:孙瑶,王益敏
翻译:母文静,庞兆华
校对:张锦涛,赵伟
指导老师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