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6.363636016845703px]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麻醉科 邓硕曾 周英杰
肥胖也是一种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肥胖人群正在不断增长。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肥胖患者们划分为三个等级:体重指数(BMI)超过30 kg/m2定义为肥胖,BMI>40 kg/m2 为病态肥胖,BMI>50kg/m2 为超级肥胖。肥胖等级越高,麻醉手术的风险越大。麻醉医生术前应对肥胖病人进行认真评估。
肥胖与心血管 肥胖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极度肥胖者可能合并肥胖性心肌病、糖尿病性心肌病或重度心肌缺血,因术中易发生心力衰竭,术前应注意心电图改变,如T波异常,频发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及左束支传导阻滞等信号;超声心动图应注意有无左心扩大及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等冠心病的临床特征。
尤其要关注腹部肥胖,即大肚腩、啤酒肚或腰部两侧有赘肉者,因为腹部肥胖包括重要器官和内脏脂肪的增加,内脏脂肪比全身脂肪高血压的风险更高,腹部脂肪多比臀部或大腿脂肪多更危险,它可能引起突发和致命的心脏病和心脏猝死,而心脏猝死前毫无预警。腹部肥胖者的BMI和腰围/臀围比高于其他人,其患严重心脏病的概率是瘦人的两倍,术前要关注其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的程度,作为术中风险评估的参考。
肥胖与内分泌 肥胖易引起胰岛素抵抗合并II型糖尿病。在手术前需停用长效胰岛素和口服胰岛素,改用短效胰岛素。术中需警惕血糖波动,特别是低血糖,及时监测血糖。 肥胖患者还可能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也应予以注意。
肥胖与呼吸 肥胖病人需要高的通气量和更大的呼吸做功。腹部肥胖使膈肌上升,仰卧位时易发生肺不张。有70%~95%的肥胖者存在鼾症或睡眠暂停综合征,部分患者甚至有肥胖型低通气综合征,白天氧分压低而二氧化碳分压高,长期低氧会引起头晕、失眠和肺动脉高压,还可能产生肺动脉微栓并发症。
肥胖病人颈短、喉头高,BMI>30kg/m2 是面罩通气和喉镜暴露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气管插管比一般病人难度大,放置喉罩容易失败或漏气,误吸风险高。由于氧储备差,麻醉诱导应充分面罩吸氧,并将头部垫高或采用半坐卧位。
肥胖与麻醉药 由于肥胖患者的总体重大部分是脂肪组织,大部分心排血量都用于供给循环丰富的“去脂肪组织”,因此应根据“瘦体重”或“理想体重”计算用药量。但由于脂肪对药物有蓄积作用,应使用短效丙泊酚、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等药物,避免使用吗啡等长效药物。术后可采用多模式镇痛如非甾体抗炎药。区域阻滞可显著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 对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术后在恢复室应延长观察时间至60min,对呼吸频率<8次/分,SpO2<90%或呼吸暂停10s以上患者尤应注意,防止过度镇静。
加强减肥宣传力度 麻醉医生在术前访视和术后巡访中,对肥胖病人应加强减肥宣传,向他们讲解肥胖的危害,如肥胖会使生命年损失0.8~5.8年,超级肥胖减少0.9~8.4年,而健康生命年的损失可达上述2~4倍。建议对超重或肥胖且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空腹血糖异常的成年人,接受行为咨询干预,以促进健康饮食和体力活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麻醉科邓硕曾教授原创供稿 新青年麻醉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