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a3111f0171102745ad899ddb759583fa.jpg (311.83 KB, 下载次数: 28)
下载附件
2019-1-29 11:37 上传
一直以来,依赖于局部解剖标志、针刺异感和神经刺激仪的盲探区域神经阻滞,因为解剖关系变异、入血、神经鞘膜阻碍局麻药物扩散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在临床上的发展和应用。现如今,超声作为麻醉医生的“第三只眼”,因其可以提供实时引导技术,将操作可视化,有助于麻醉医生实施精准麻醉,已在临床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技术的基础是超声图像的获取和组织结构的辨识,本讲我们将介绍超声的基本理论知识,如何使用超声更好的定位神经,以及超声下神经阻滞的操作方法和规范,以此提高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成功率,提高镇痛效果,降低区域阻滞的不良反应。
1884年9月15日,Carl Koller在德国海德堡眼科会议上,将可卡因应用于角膜表面麻醉,开创了现代区域阻滞麻醉的先河。1885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William Stewart Halsted教授将可卡因神经阻滞技术成功用于千余例小手术的麻醉,当时采用的是切皮暴露神经,将蘸有可卡因的棉片敷在裸露的神经表面,虽然不是微创但彻底拉开了区域阻滞麻醉史的序幕。
1、降低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2、改善术后镇痛效果
3、减少术后并发症
4、提高术后恢复质量
5、降低肿瘤复发率等
1、异感法:虽然能获得直接主观体验,但是镇静或者认知功能有障碍的患者不能正确表述,此法受到限制。
2、神经刺激器:通过针体放电刺激诱发目标神经支配的肌肉收缩提供间接客观征象。但是在全麻手术及小儿全麻诱导过程中,使用肌松药后不能诱发肌肉运动,此法无效。
3、超声引导法:既可以提供直接的,亦可以提供间接客观征象,是目前最方便、有效、实时的操作方法。
之后,随着多功能超声平台和空间复合成像技术的开发,使得我们能清楚的获得外周神经以及其周围血管及其他组织成像,从而促进了超声下神经阻滞的飞速发展。
直接观察神经和周围血管、肌肉及肌腱
直接观察药物注射位置和扩散
避免神经刺激器诱发肌肉收缩引起的疼痛
减少神经内或血管内药物的误注
缩短起效时间
延长作用时间
提高阻滞质量
降低局麻药总量
为了明确不同超声切面影像学特点,人们尝试了将脊柱骨浸入水中利用超声探头辨识重要的骨性标志、通过到解剖教研室亲自制作各种非典型切面解剖来观察超声下神经、肌肉和血管的分布特征,甚至有人尝试了对自己进行超声定位神经阻滞来验证其效果。正是前期学者做了非常多的探索性工作,才使得我们对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框架。
3b5fb29cf4847a02c0f2d0243f0d2bce.gif (23.45 KB, 下载次数: 39)
91bfde5890f7f7dfac6a9d485dc47678.jpg (425.69 KB, 下载次数: 27)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打开手机版网站
|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1-23 02:10 , Processed in 0.17705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