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是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NMDA是中枢敏化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理学靶点。硫酸镁是NMDA受体的生理性阻断剂。本随机、安慰剂对照、交叉、双盲研究中,纳入20名未接受过氯.胺.酮治疗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给予静脉注射氯.胺.酮治疗,与安慰剂对比,观察输注后5周能否产生镇痛作用,同时观察联合使用硫酸镁与氯.胺.酮是否具有迭加效应。每名患者每35 d接受一次药物治疗。随机静脉内给予安慰剂、氯.胺.酮(0.5mg / kg)与安慰剂或氯.胺.酮(0.5mg / kg)与硫酸镁(3,000mg),给药时间超过30 min。注射安慰剂或药物后的35d,每天通过数字疼痛评分(0-10分)对患者的平均疼痛强度进行一次评估。主要终点(35 d的疼痛强度评分与时间关系的曲线下面积)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相关文章的述评见杂志第13页。(总结:M. J. Avram. 图片:S. M. Jarret/J. P. Rathmell.)
术中输液管理的目的应是在维持正常血容量的同时尽量减少输液。围术期采取目标导向的血流动力学管理,已被证明可减少行大手术的高危患者术后并发症。脉搏变异指数通过机械通气引起的体积描记变化来评估液体反应性,从而在手术过程中维持正常血容量。本研究通过随机、非盲临床试验,纳入438名于全身麻醉下行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的中度风险患者,观察脉搏变异指数指导的输液管理能否缩短住院时间。治疗组患者首先根据其脉搏变异指数进行输液,其次根据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使用血管加压药,对照组患者根据麻醉医师的判断进行液体治疗或使用血管加压药维持其平均动脉压高于 65 mmHg。脉搏变异指数组和对照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为6±3 d(校正差为0.0 d;95%CI为–0.6至0.5 d)。相关文章的述评见杂志第5页。(总结: M. J. Avram. 图片: S. M. Jarret/J. P. Rathmell.)
临床医生或训练有素的观察者认为,临床非常规事件是指患者接收临床治疗时与最佳治疗方案出现的任何偏差。本研究为前瞻观察性试验,作者通过视频记录了511例麻醉病例,采集麻醉医师、患者和病例信息,衡量临床医生的工作量,并使用非常规事件调查工具识别包括非常规事件在内的所有事件。然后相关领域内的专家会审核视频和相关数据,了解这些事件的流行病学内容。结果发现,511例病例中,有111例共出现173次非常规事件(22%)。这些非常规事件的病例中,有39个病例(35%)发生一次以上事件,23例(21%)发生两次事件,16例(14%)发生三次或以上事件。多数(69%)非常规事件对患者造成影响,而13%造成患者受伤。具有非常规事件的病例存在1-12个相关因素,中位数为4(四分位数范围为2.5-6.0)。相关文章的述评见杂志第8页。(总结:M. J. Avram. 图片:S. M. Jarret/J. P. Rathmell.)
多数术后疼痛延长与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因素有关。低温神经溶解术通过直接冷却而可逆性抑制周围神经功能,效果可达数周至数月,但所用的极冷温度对任何组织均具有破坏性。本研究选取62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于坐骨神经周围注入由悬浮在生理盐水和甘油中的无菌冰颗粒组成的中度低温生物相容性冰浆,观察是否能通过低温溶解的神经选择性作用改变大鼠的基础伤害性感受。持续注射冰浆60 d后的第8 d,同侧后爪外侧足底面进行15 g von Frey刺激,结果发现机械疼痛反应降低,与22 d的基础值相比,中位峰值减少68 %(四分位间距为60%-94%)。9-10周时半数恢复正常。足底后爪对有害辐射热的热敏性实验无明显变化。(总结:M.J. Avram. 图片:来自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