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4-6-1 21:53 编辑
- 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其临床应用日益普及。
- 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的缺点:刺激强度大、患者不适感强烈。绝大多数患者对操作怀有紧张和恐惧的心理,检查过程易发生剧烈咳嗽、喉痉挛与支气管痉挛、低氧血症等呼吸系统异常以及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循环系统异常。少部分患者因不能耐受或配合,使支气管镜操作无法精确地诊治相关疾病,造成漏诊或误诊,甚至加重患者损伤。
1.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适,从而增强患者对于该内镜操作的耐受性与依从性;
2.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损伤和意外的风险,为操作提供最佳的诊疗条件。
1.进行支气管镜诊疗的患者通常具有麻醉高危因素: 患者的呼吸功能较差,常合并COPD、肺部感染、通气功能障碍等。此外,接受支气管镜诊疗的患者偏向老龄化,往往病情复杂,麻醉医生不仅需要处理患者的肺部疾病,还需要关注患者合并的多器官系统异常,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心病等。 2.共用气道:支气管镜需通过患者气道,而直接影响麻醉医生对患者的 气道管理。 3.支气管镜对声门和气管的不良刺激,增加气道风险。
01、病例1
基本资料: 患者,女,77岁,身高156cm,体重65Kg,因“咳嗽伴咳痰2月余”就诊呼吸科,胸部增强CT示:右肺上叶尖段、左肺下叶背段异常强化影,考虑肿瘤性病变伴两肺多发转移可能;两肺间质性炎症。门诊以“肺部阴影”收治入院,拟择期于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诊断。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平素口服厄贝沙坦,血压控制可;冠心病10余年,具体不详,平素口服“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
麻醉前再次评估: 患者步入诊室,追问冠心病史,诉偶有活动后胸闷不适,休息可缓解,活动量尚可。心电图大致正常,心肌酶正常,心脏彩超示:EF58%,二尖瓣、三尖瓣少量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右心收缩及舒张功能尚好。心电监护示:SpO2 95%,BP 152/85mmHg,心率 82次/分。
麻醉及操作过程: 常规予依托咪酯、芬太尼、罗库溴铵诱导后顺利置入喉罩,环泊酚与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内镜操作者分别于右肺上叶后段、左肺下叶背段活检送病理,右上叶后段刷检送检,并于右上叶支气管灌洗送检。整个过程约50分钟,操作期间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麻醉后复苏: 操作完成后约7分钟,患者顺利苏醒,拔除喉罩。 随之,患者剧烈呛咳,咳少量白黏痰。考虑支气管镜操作本身对气道黏膜的刺激,操作结束后短期内咳嗽加重为正常现象,未予特殊处理。 几分钟后,患者咳嗽持续不缓解,遂予静注地塞米松10mg,利多卡因60mg。 由于剧烈咳嗽,患者的心率增快,105-125次/分,血压增高,170-180/90-100mmHg。考虑到患者合并冠心病,剧烈咳嗽加之心率增快、血压增高会增加心肌耗氧量,容易诱发心肌缺血,遂予以艾司洛尔控制心率、血压,同时予持续面罩吸氧。 此外,协助患者改为侧卧位,帮助患者拍背促进排痰。约20分钟后,患者咳嗽逐渐缓解,生命体征平稳,继续观察30分钟后送回病房,后顺利出院。
剧烈咳嗽的原因? 术后剧烈咳嗽的危害?
如何预防支气管镜诊疗后剧烈咳嗽? 1.充分的术前准备 参照《支气管镜操作围手术期雾化治疗专家共识》(2021): 术前应评估患者支气管镜操作围手术期气道问题发生风险。 存在气道高反应、肺功能减低、黏液高分泌等因素的患者,支气管镜操作围手术期气道问题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应于术前进行优化管理,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待疾病稳定或一般状况改善后再行支气管镜检查。 术前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舒张剂可帮助提高手术耐受性,减少支气管镜操作对气道的刺激及炎性损伤,降低气道并发症风险。对于术前存在气道高危因素患者,推荐应用。
本例患者术前已连续3天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和祛痰药,咳嗽、咳痰已明显缓解。
2.精细的术中操作 建议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缩短术中操作时间以降低对气道的刺激和肺功能的影响。 在做支气管肺泡灌洗的技术操作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灌洗的生理盐水需加温至37℃,过冷或过热将引起支气管痉挛和刺激性咳嗽; 负压吸引应保持在50-100mmHg,负压过大时会导致支气管陷闭和损伤,并影响回收量; 每次注入30-50ml,总量100-250ml,一般不超过300ml,每次灌洗量及总量过多均易导致灌洗液残留过多,从而导致术后剧烈咳嗽。
灌洗部位纤支镜嵌顿于段或亚段是保证灌洗液回吸收的重要条件。 仰卧位时,右中叶或左舌叶易于操作及嵌顿,有利于回吸收,与灌洗下叶比较,回吸收量增加至少20%。所以对于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常规选择右肺中叶或左肺舌段作为灌洗部位。但对于局灶性病变如肿瘤、肺部感染等,则需要在影像学证实的局部病变部位进行灌洗。
本例患者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尖段及左肺下叶背段异常强化影,故术中进行右上叶支气管灌洗,该部位灌洗有可能导致灌洗液残留较多,从而导致术后咳嗽。因此,操作者需谨慎控制每次灌洗量及灌洗总量,以防灌洗液外溢过多,影响回收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