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已成为微创外科领域的主流技术;其中气腹系统是腹腔镜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有气腹腹腔镜手术而言,人工气腹是关系手术成败的第一步。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腹腔镜手术中人工气腹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皮下气肿是最常见的气腹并发症,有资料显示皮下气肿发生率高达2.7% 1、常见原因 (1)病人因素:患者体重和皮下脂肪的厚度与皮下气肿的发生密切相关,主要是由于极消瘦病人皮下脂肪组织匮乏,脂肪组织对气体的阻挡作用弱,气体易于沿皮下迅速扩散从而形成皮下气肿! (2)穿刺手法,气腹针位于腹膜外间隙:建立气腹时气腹针盲穿,患者体形较肥胖,腹壁厚,针头未进入腹腔即注气,直接形成皮下气肿。 (3)由于手术复杂,操作时间较长,频繁更换器械、拔出穿刺器增加了皮下气肿的发生 2、表现 (1) 轻度者,套管周围皮肤肿胀,按压时有捻发感或握雪感; (2) 重度者,皮肤肿胀更明显,范围大,沿胸腹壁上下蔓延,上达颈部、头面部,下达会阴及下肢(男性可出现阴囊气肿),可导致高碳酸血症、酸中毒,甚至出现心肺功能障碍; (3) 充入少量气体却很快达到高压力或腹部膨胀不均匀、叩诊鼓音不明显应高度怀疑气腹针位于腹膜外。
3.预防及处理 ①术中需确保气腹针位置正确,进入腹腔后再充气,避免在腹膜外间隙注入CO2,最初连接气腹时,压力通常不会超过7~8mmHg;
②怀疑气腹针位于腹膜外时,需立即停止充气,重新穿刺气腹针;
③叩击腹部各个象限,确定为对称的鼓音;
④气腹针在进入腹腔后,固定穿刺针,防止外移,并应观察气腹机流量变化;
⑤缝合固定套管时,应同时缝合肌层和筋膜;
⑥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尤其是老年人腹壁松弛,气体容易外溢;
⑦心肺功能正常者,轻度皮下气肿多无需处理;
⑧重度的皮下气肿,需给予过度换气,呼吸机加压给氧,降低气腹压力(10mmHg以下),必要时暂时中止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