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4-5-5 20:40 编辑
以下文章来源于古麻今醉网 ,作者麻醉与复苏
1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学部,上海 200433;2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麻醉科,无锡 214000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4,45(4):337-341 .
DOI:10.3760/cma.j.cn321761-20231007‑01006
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ostdural puncture headache, PDPH)是硬脊膜外操作时意外刺破硬脊膜、进行脊髓麻醉、诊断性或介入性椎管内操作时出现的一种并发症,常伴有颈部僵硬和(或)主观听力症状,一般可在2周内自行缓解。在产科麻醉实施硬脊膜外操作时意外刺破硬脊膜或进行脊髓麻醉后PDPH的发生率分别为50%~80%、0.8%~5.0%。鉴于既往预防和治疗PDPH的综述大多缺乏结构化建议,美国区域麻醉和疼痛医学会等6个学术团体于2023年8月发布《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国际多学科共识实践指南》,为预防、诊断和治疗PDPH提供了一份全面翔实的循证医学证据。鉴于我国目前尚无针对PDPH的专门指南,现将其主要内容予以解读。
1 指南制定过程及证据分级 该指南由美国区域麻醉和疼痛医学会指南委员会发起,联合欧洲区域麻醉和疼痛治疗学会、产科麻醉与围产医学会、产科麻醉医师协会、美国脊柱放射学会和美国介入性头痛学会的专家共同制定。在指南小组确定涉及PDPH预防、诊断和治疗的10个问题后,通过文献检索和证据回顾,基于修改版Delphi方法对形成的建议进行投票。根据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证据分级指南对建议进行评估。证据分为A、B、C、D或I级,可信度则被评定为高、中或低。其中,A级为强烈推荐,B级为适度推荐,C级为选择性推荐或依据临床情形而定,D级为不推荐,I级为证据不足无法分级。当无法提出建议或证据不充分时,则以声明形式呈现。声明进行可信度评定而不进行分级,而建议则同时进行可信度评定和分级。最终,该指南共形成47个建议和37个声明。
2 指南内容和解读 2.1 PDPH的诊断时机
在实施椎管内操作后5 d内出现头痛或神经系统症状,躺平时可缓解,应高度怀疑PDPH(中)。指南建议对接受椎管内操作的住院患者应进行复查和评估以了解是否发生PDPH的症状。
对门诊患者实施椎管内操作后应告知患者若出现PDPH症状应及时报告医师(A级,高)。
2.2 与PDPH发病率有关的患者因素
患者因素参见表1。其中,年轻成年人、女性与PDPH风险增加相关(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