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查看: 687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年上海孕育辉煌麻醉(上海麻醉学分会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11 20:1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海─这座百年以上历史的中国第一大城市,是近代和现代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医药卫生事业(包括医疗仪器和制药工业)非常发达。19世纪初就开始有西方医学传入,麻醉技术也从此时萌芽。1950前后,吴珏教授和李杏芳教授从美国归来,开创了上海麻醉医学的新纪元。

一、追索百年麻醉轨迹
    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正式开埠。从此,英国基督教会伦敦总部派遣传教士兼医生洛克哈脱(Weillium Lockhart)来到黄浦江畔开创医疗慈善事业。1844年2月初(清朝道光二十四年)洛克哈脱正式创建上海第一家西医医院─仁济医院的前身“雒氏医馆”,由于患者众多,几经搬迁和扩大,于1846年7月定居山东中路并定名为仁济医馆。仁济医院诊治内科、外科、骨科、妇科和眼科,其中也有肿瘤病人,并开展了各类手术,有手术必须有麻醉,早在1849年仁济医院在氯仿麻醉下开展外科手术,推测上海的麻醉从此时开始。英、法、美、日、俄等资本主义国家及国内各地商帮纷纷涌入上海,经济发展,人口骤增,医疗手术迫切。相继百年以上老医院如公济医院(现第一人民医院)、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等)迅速建立起来,上海具有50年及100年以上历史的医院见表1。随着医院外科和妇产科发展,西方麻醉技术逐渐传入,为以后尤其是解放初期(20世纪50年代)麻醉学的初次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表1上海50年及100年以上历史的医院

医院现名
医院前身

建院年份

距今年数

仁济医院

仁济医院

1844

166

第一人民医院

公济医院

1864

146

同仁医院

同仁医院

1866

144

瑞金医院

广慈医院

1907

103

第六人民医院

西人隔离院

1904

106

第九人民医院

伯达利医院

1920

90

中山医院

中山医院

1937

73

华山医院

沈敦和筹建医院
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暨医学堂

1907

103

长海医院

华东人民医学院附属医院

1949

61

长征医院

宝隆医院(急症外科医院)

1950

60

新华医院

新华医院

1958

52

胸科医院

宏仁医院

1958

52

第十人民医院

沪宁铁路医院

1913  

110

耳鼻喉科医院


1952

58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为满足西医外科手术的需要,麻醉也逐渐开展起来,但没有麻醉专科医师,从事麻醉的医务人员,大多数是护士,她们在手术医生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由于知识缺乏和药物设备简单,麻醉意外发生率高。麻醉方法只有局麻、脊麻和全麻。所用局麻药是普鲁卡因,少数邦妥卡因。全麻药只有硫喷妥钠和乙醚。没有气管导管和麻醉机。
二、一代宗师造就几代专家
上海最早的二位麻醉医学大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李杏芳教授   

1947年李杏芳教授(图1)随同她的丈夫著名的外科专家董方中教授,从美国留学回到上海,并带来了配备氧化亚氮和环丙烷等麻醉气体的Ohio麻醉机,以及气管导管等麻醉器械。在当时英国人创办的仁济医院从事麻醉临床工作。她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麻醉学科的创始人。1954年开始,重点培养了四位麻醉专业骨干:孙大金、王鞠武、金熊元和王志增教授,分别成为仁济、瑞金、新华和第九人民医院的麻醉科主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吴珏教授

1950年10月吴珏教授冲破重重阻力经海道自美返回祖国。在长达62年的从医、执教生涯中,他分重视学科梯队建设和下人才培养,为了年轻一代能迅速成长,他甘当人梯,奖掖后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吴珏教授数十年来言传身教,诲人不倦,他的良苦用心获得了丰硕的回报,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在他的关心下健康成长,攀越医学高峰,造福广大病人。他为全国各地培训了大量的临床麻醉工作者,桃李遍布全国及海内外。 其中有著名的王景阳教授、李德馨教授、刘俊杰教授、金士翱教授、陈本禄教授和徐启授等老一代麻醉学家。

三、上海市麻醉学会的诞生与发展
    1915年2月,中华医学会在上海成立(图2)。其后,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初期称上海支会)于1917年4月2日在上海成立,这是全国第一个地方医学会。分会初创时,会址设在池浜路(现改为慈溪路,图2),1949年12月15日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举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年会,至1950年增加到791名,分科学会也增加到13个。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上海的麻醉学术交流也逐步开展起来。最初麻醉医生与外科医生一起参加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外科专科学会的学术活动。随着参加人数的增多,外科专科学会于1956年成立了麻醉小组,小组组员有吴珏、李杏芳、王景阳、徐振邦、孙大金、王志增、金熊元和庄心良等。麻醉小组的第一次活动是在广慈医院(现为瑞金医院)举办的学术讲座,由吴珏教授主讲“休克”相关内容。20世纪60年代初,吴珏教授和王景阳教授参予了外科学会组织的《休克》一书的编写。
1977-1978年,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在全市接连召开了22个学科年会,盛况空前,正式恢复理事会活动。1980年上海麻醉学会正式成立,吴珏教授担任首届主任委员,李杏芳教授与王景阳教授为副主任委员,其他委员包括金熊元教授、孙大金教授、庄心良教授、伍祖馨教授和徐振邦教授。在医学会领导下,上海麻醉学会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许多活动一直延续至今。 (一)学术报告与病例讨论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在上海麻醉学会还只是上海外科学会下的麻醉小组时,就已经开始举办每月一次的学术报告会或病例讨论,时间一般定在星期五下午,由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市卫生局直属大医院麻醉专家讲课。每期均有一个专题,如大量输血、小儿麻醉等专题,或硬膜外麻醉后截瘫等病例讨论,参加学术活动的医生每人都能拿到一份学术资料。1986年之前,吴珏教授是逢场必到,并设法把会议开得有声有色,使出席会议者都有一定的收获,当之无愧地成为了麻醉界的表率。在这样的良好学术氛围下,全市参加的医生很多,从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到住院医师和进修医师,还常常有上海郊区和江苏、浙江的麻醉同仁参加,医学会大礼堂经常是座无虚席。
    此后的数十年,麻醉学术活动非常活跃,从不间断。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手术病人日益增多,麻醉医生相对不足,日常工作十分繁忙,因此,参加学术活动的医生有所减少。为了适应这一特殊情况,从2005年开始,上海麻醉学会的学术交流活动改为每季度一次,时间定于周六,每次半天或一天,由全市各大医院麻醉科轮流承办,地点也就定于承办医院内。这样的活动形式一直持续至今,对提高上海市麻醉专业水平和医疗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 进修医师和麻醉学习班

吴珏教授自美学成归来之后,对培养麻醉医生充满了热情。在中山医院麻醉科成立之初,他就开始大量招收进修医生,中山医院曾单独举办过两届麻醉技术员进修班,随后上海外科学会麻醉小组也举办了若干次麻醉学习班。早期的麻醉学习班颇具特色,每周上课1~2次,每年2期,由全市各大医院的麻醉学专家授课,参加对象多为上海市区各大医院和郊县医院的住院医师以及来自于全国各地的麻醉进修医师。早期麻醉学习班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庄心良教授负责,授课地点在虹口区科委,学习结束后颁发结业证书。这样的学习班,既没有讲课报酬,也不收学员学费,是全市各大医院的麻醉学专家无私奉献的成果,孙大金教授、庄心良教授、金熊元教授、邹学超教授、杭燕南教授等都曾任学习班的授课专家。20世纪80年代上海市麻醉学会成立后,麻醉学习班逐渐演变为每年一期,由上海医学会组织,为期一周,学习班的授课质量亦逐渐提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期麻醉医师进修班结业典礼



    除定期的麻醉学习班外,上海市麻醉学会还不定期开办麻醉专题学习班,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呼吸功能和麻醉期间呼吸和循环的监测等短期进修班。从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国外先进观念、技术和仪器设备引进国内,上海市麻醉学会也组织了越来越多的新仪器设备推广会与国外同行交流会。
    上海各大医院培养全国麻醉医生数千,据上海市12家三级甲等大医院统计,50多年来为本市及全国各地培养了1000多名麻醉进修医师,其中许多是全国各级医院的麻醉科主任和教授。 (三)住院医师培训和考核

    上海市麻醉住院医师培训起步较早,走在全国前列。上海市麻醉学会在组织全市麻醉住院医师培训学习的同时,先后由中山医院的肖常思教授和仁济医院的杭燕南教授负责拟定上海市麻醉住院医师培训教学大纲,并发动全市各大医院麻醉科专家建立了1000道考试题库,为每年住院医师考核做了充分准备。经卫生部考试中心考试结果分析,试题难易度恰当,住院医师反映良好。上海市麻醉住院医师培训教学大纲还成为了全国麻醉住院医师培训教学大纲的参考。 (四)上海市和全国麻醉学术年会

    1964年,全国麻醉年会第一次会议在南京召开,在吴珏教授和李杏芳教授带领下,王景阳教授、方兆麟教授、孙大金教授、庄心良教授、金熊元教授、王志增教授和王躬武教授参加了这一次年会。1978年吴珏教授带着7篇心血管方面的论文,参加了在黑龙江哈尔滨举行的第二次全国麻醉学术年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78年上海代表参加第二次全国麻醉年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83年在江西共青城召开第三次麻醉学术牢会的部分上海代表


    1980年上海市麻醉学会成立之后,每年举行上海市麻醉学术年会。此后还举行了若干次分学科麻醉学术会议,如1989年举办了第一次心胸麻醉学术会议。1990年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口腔麻醉学术会议”,成立了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口腔麻醉学组,王鞠武任组长;1994年4月举办第六届全国麻醉学术年会,来自全国近800人参加了会议,交流论文623篇,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教授和学者作了专题报告;1998年全国麻醉学会改革,4年一届的全国麻醉学术会议改为年会制度;2000年举办长江流域麻醉学术会议;2004年举办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术会议;2009年举办第 届全国麻醉学术年会。从2012年井始上海的麻醉学年会放为上海东方麻醉与围术期医学大会,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力争成为国际性麻醉与围术期医学学术会议。 (五)杂志与医疗护理常规

    上海医疗护理常规由上海医学会组织编写,具体由各专科分担,上海麻醉学会完成了《麻醉科医疗护理常规》,后者在此后的10多年里成为了全市麻醉医生的工作准则和医疗事故评定的基本标准。上海市《麻醉科医疗护理常规》对提高麻醉医疗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麻醉与重症监测治疗杂志》由杭燕南教授和庄心良教授负责。仁济医院的孙大金教授负责将多期美国《麻醉与镇痛杂志》摘要翻译成中文,为提高国内麻醉业务水平,了解国际麻醉学最新进展做出了贡献。             (六)上海市麻醉学会的其他工作

    1.年底工作总结与座谈会 上海麻醉学会召开年底工作总结与座谈会的传统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由吴珏教授发起的。30年来,上海麻醉学会每年都会在12月底举行工作总结和座谈会,以交流学习为主,并进行团拜活动,除麻醉学会委员之外,还有全市各医院麻醉科骨干参加,同时还邀请麻醉界老专家和老教授出席,大家相互学习,祝贺新年进步。
    2.申报二级学科20世纪麻醉科成立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麻醉专业是从属于外科的三级学科。1980年上海麻醉学会成立后,就开始进行二级学科的申报工作。1989年,上海麻醉学会在长海医院召开了学会委员工作会议,上海市卫生局长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重点讨论了麻醉专业申报二级学科的问题。1989年2月3日,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将麻醉科改为临床科室的通知》的12号文件,指出,“近年来,我国医院临床麻醉学科有了较大的发展,其工作性质、职责范围已超出了原麻醉词义的范畴”,“为进一步推动麻醉学科的发展并借鉴其国内外发展经验,在中华医学会倡导下,经我部研究,同意医院麻醉科由原来的医技科室改为临床科室。望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和医疗单位根据本通知精神,结合各地区医院具体情况,按二级学科的要求与标准,切实加强麻醉科的科学管理工作”。该通知为麻醉的专业性质和工作范围正了名,指明了方向,使全国麻醉工作者倍受鼓舞,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麻醉专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学科的深入发展,亚学科也逐渐成熟起来。 (七)上海市麻醉学会历届委员名单

第一届(1980年~1984年)
主任委员:吴珏
副主任委员:李杏芳、王景阳
委员兼秘书:金熊元
委员:孙大金、庄心良、伍祖馨、徐振邦

第二届(1984年~1989年)
主任委员:吴珏
副主任委员:孙大金、王景阳
委员兼秘书:金定炼
委员:王鞠武、伍祖馨、庄心良、邹学超、金熊元、徐振邦

第三届(1989年~1994年)
顾问:吴珏
主任委员:孙大金
副主任委员:肖常思、庄心良
委员兼秘书:金定炼、徐惠芳
委员:王景阳、伍祖馨、刘树孝、沈建南、金熊元、蒋豪、潘银英

第四届(1994年~1998年)
主任委员:孙大金
副主任委员:肖常思、庄心良、徐惠芳
委员兼秘书:金熊元、杭燕南
委员:蒋豪、邹学超、沈建南、潘银英、高天华、宋建云、夏宗龙、于布为、王新华、朱也森

第五届(1998年~2002年)
顾问:孙大金
主任委员:庄心良
副主任委员:徐惠芳、杭燕南、蒋豪
委员兼秘书:于布为、薛张纲
委员:朱也森、高天华、王新华、夏宗龙、李士通、邓小明、江伟、王祥瑞、马家骏、杨旅军、俞卫锋、徐美英、尤新民、周守静、李中、赵如明

第六届(2002年~2006年)
顾问:孙大金
主任委员:蒋豪
副主任委员:于布为、杭燕南、朱也森、庄心良
委员兼秘书:薛张纲、江伟
委员:徐惠芳、徐美英、王祥瑞、李士通、李明星、杨旅军、尤新民、陈俊峰、陈武荣、汪春英、王谊生、傅舒昆、邓小明、陈锡明、王新华、周守静、俞卫锋、余大松

第七届(2006年~2010年)
顾问:孙大金、庄心良、杭燕南
名誉主任委员:蒋豪
主任委员:于布为
副主任委员:李士通、薛张纲、朱也森、王祥瑞
委员兼秘书:尤新民、俞卫锋
委员:江伟、邓小明、傅舒昆、徐美英、杨旅军、陈俊峰、王新华、汪春英、陈武荣、李明星、石学银、李正、李中、杜冬萍、梁伟民、王珊娟、彭章龙、王莹恬、陈煜
青年委员:闻大翔、姜虹、陈莲华、仓静

第八届(2010年~201年)
顾问:孙大金、蒋豪、庄心良、杭燕南、朱也森
名誉主任委员:于布为
主任委员:李士通
副主任委员:薛张纲、王祥瑞、俞卫锋、梁伟民
委员兼秘书:江伟、石学银
委员:邓小明、傅舒昆、徐美英、陈俊峰、汪春英、陈武荣、姜虹、李正、杜冬萍、王珊娟、王莹恬、尤新民、王英伟、余大松、张富军、李文献、徐辉、缪长虹、谭志明
青年委员:闻大翔、仓静、李明星、杨立群、张莹、袁红斌、曹晖、刘志强、张马忠

第九届(2012年~2015年)
顾问:孙大金、庄心良、杭燕南、朱也森、薛张纲
名誉主任委员:于布为
主任委员:俞卫锋
前任主委:李士通
候任主委:邓小明
副主任委员:石学银、王祥瑞、徐美英
委员兼秘书:缪长虹、王英伟、姜虹
委员:于布为、俞卫锋、邓小明、王祥瑞、石学银、徐美英、王英伟、姜虹、缪长虹、仓静、王珊娟、王爱忠、王莹恬、王清秀、刘志强、江伟、张马忠、张晓庆、张富军、李文献、汪春英、朋立超、郑吉建、赵璇、徐辉、郭旋、梁伟民、傅舒昆、葛圣金
青年委员:王建光、王炫、吕欣、张光明、李金宝、杨立群、闻大翔、袁红斌、顾华华、薛庆生

四、上海麻醉的发展
(一)20世纪50-60年代麻醉方法的演变
    50年代初的全身麻醉药主要是乙醚和硫喷妥钠,局部麻醉药为普鲁卡因,麻醉方法:部位麻醉为蛛网膜下腔阻滞、锁骨上臂丛阻滞,至50年代中、后期开展单次硬膜外阻滞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早期开展硬膜外阻滞,并自制硬膜外导管,在硬膜外阻滞下不仅可以施行下肢和下腹部手术,而且逐渐用于上腹部手术。然后在上海其他大医院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瑞金医院、长海医院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等相继开展起来,并由上海注射针厂生产制造连续硬膜外穿刺针及导管,供应上海和全国临床使用。另外,在上海国内首先应用支气管双腔气管导管,实施单肺通气,上海肺科医院(前上海第一结核病院),共同设计左腔支气管双腔导管,后来又发展制成右腔支气管双腔导管,由上海医用橡胶厂生产并供应全国。1957年领先对肌肉松弛剂导致呼吸抑制延长进行了探讨,1958年在国内首先应用氟烷吸入全麻,应用人工冬眠在抢救钢铁工人邱财康这一国际首例大面积严重烧伤救治成功的病例发挥了麻醉保障作用。上海各大医院麻醉科积极开展了麻醉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并大力开展科研工作。此外继续进行并扩大低温麻醉的应用范围。开展了麻醉方面动物(犬)实验工作对大量输血并发症防治与人工冬眠在出血性休克应结合临床进行了动物(犬)实验研究,并在实验中制造了不可逆出血性休克模型。
    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中山医院和仁济医院提供国外样机,由上海医疗设备厂(前陶根记医疗器械厂后又更名为上海医疗器械四厂)生产简易麻醉机,后来改进为我国自制的103麻醉机,同时氧化亚氮和氟烷开始在临床应用。但是,乙醚麻醉和硫喷妥钠、普鲁卡因、琥珀胆碱静脉复合麻醉仍然是当时我国主要的全身麻醉方法。60年代的前5年,是我国麻醉事业蓬勃发展的时期。1964年在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麻醉学术会议,在吴珏和李杏芳教授带领下,王景阳、孙大金、庄心良、金熊元和邹学超教授参加,在论文汇编中,上海共有12篇论文。上海较早开展连续硬膜外阻滞,临床经验报道甚多。成为当时主要的麻醉方法。 (二)心血管麻醉的发展

    1954年2月上海首例二尖瓣闭合分离术获得成功,开创了心脏内手术麻醉的先河;1956年5月,1957年1月份别在国内首先开展低温下外伤性腹主动脉瘤同种主动脉移植术、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狭窄直视切开术的麻醉。1959年9月在全市心血管协作下,采用国产人工心肺机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修补术的麻醉。1956年普鲁卡因复合麻醉在我国应用,成为以后30余年内中国全身麻醉的主要方法。同年在低温麻醉下施行腹主动脉手术。麻醉机、麻醉器材和麻醉药的研制1958年始针刺麻醉研究。同时随着心脏手术开展,进行了低温麻醉心内直视手术,以及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动物实验,又于1978年4月进行国内首例心脏移植术的麻醉。为我国60、70年代普遍开展心脏手术麻醉打下基础。 (三)针刺麻醉促进疼痛机制、生理和生化研究

    1.针麻在上海首先开展 针刺麻醉在针刺镇痛的基础上首先在1958年在上海发展起来。第一例扁桃体在针刺镇痛下完成。至1978年以来,上海地区已在针麻下施行各类手术达20多万例。针麻手术各有特色,如第一人民医院的甲状腺手术、华山医院的颅脑手术、仁济医院的心脏手术、第一肺科医院的肺手术、曙光医院的胃手术及国际妇幼保健院的子宫手术等开展较好。弄在中西医结合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2.针麻促进疼痛机制和麻醉生理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生理研究所上海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理、药理教研室、复旦大学生理教研室及上海市中医针灸研究所等基础研究单位与上述医院密切合作,开展针麻临床和机制研究。卫生局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了针麻研究室,在针麻机制上有很大发展。在麻醉临床上的工作:①攻三关(镇痛不全、肌松及内脏牵拉)提高针麻效果。②研究和筛选穴位,根据针刺镇痛原理,如穴位相对特异性,由经取穴,中医经络辩证施治取穴,以后增加了按神经节段取穴及同神经取穴(循经取穴及局部取穴)和针刺方法,研究刺激方法,如针刺手法、留针时间、得气等,发展到电针刺激研究不同穴位刺激条件等(电针、手捻及留针等)。③针刺镇痛原理和针麻机制研究。④针麻对脏器功能和全身各系统的调节作用。⑤不同针麻手法的临床规律。
    3.针药复合麻醉 在针麻临床和机制研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克服针麻存在的问题,上海市卫生局及中医管理局组织并鼓励开展针药复合麻醉的研究,包括辅助用药、针麻与硬膜外及针麻与全麻复合的研究。
    尽管针刺麻醉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而且还持有不同观点和争议,但是在那个特殊时期开展的工作,在疼痛机理、麻醉和手术期间神经系统、循环和呼吸系统功能研究,以及继承和发杨祖国医学取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改革开放上海麻醉蓬勃发展

    80年代,我国麻醉医师开始走出国门,赴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学习,1981年后安氟醚等吸入麻醉药及麻醉机、呼吸机和监护仪等药品和先进医疗设备进入中国市场,国际交流频繁,学术气氛浓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上海对新药、新仪器和新技术引进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麻醉和重症监测治疗方面如动脉直接测压、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压及心排血量测定等逐步开展,80年代末,麻醉期间脉搏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各大医院开始启用以静、吸复合为主的全身麻醉比率也大幅度增多,麻醉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中国的改革开放给麻醉学的发展提供了良机。1989年5月,卫生部发出12号文件,“关于将麻醉科改为临床科室”的通知,使麻醉科的学科建设有法可依,鼓舞了麻醉医师的工作信心,并促进了上海麻醉学的发展。
    90年代,是20世纪我国麻醉专业发展最快的10年, 90年代的学术交流十分频繁和活跃,数量之多和质量之高是前所未有的。此外,还有许多麻醉学专家参加世界或欧美的麻醉学术会议,这标志着中国的麻醉学开始走向世界,并逐渐与国际接轨。
    90年代,上海率先引进许多新药、新技术和新仪器,如全麻药:异丙酚、七氟醚和地氟醚。肌松药:阿曲库铵、维库溴铵和罗库溴铵。局麻药:罗哌卡因,以及镇痛药:吗啡控释片和曲马多等。麻醉方法上有静脉麻醉联合用药,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及脊麻和硬膜外联合阻滞等临床应用。,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呼气末二氧化碳等成为常规监测目,术后镇痛如硬膜外注药镇痛和病人自控镇痛(PCA)普遍开展,术后恢复室建立和麻醉科参与或主管ICU工作,进一步提高了麻醉质量和安全性。
世界著名的麻醉学专家如美国加州大学归金山分校的Roland Miller教授,斯坦福大学的Shafer Steven 教授,荷兰的肌松药专家Ketz教授;美籍华人犹他大学的K.C. Huang教授,芝加哥大学的林重远教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李清木教授,以及台湾和香港许多麻酵学专家如台湾长庚医院的潭培炯教授等被邀请来上海讲学和参加学术交流。同时许多上海麻醉医生赴美、英、法、日、荷兰等发达国家参观、进修和参加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的麻醉学术会议,促进了上海麻醉医学迅速发展并与世界接轨。 五、团结奋进 创造未来 迈向世界
(一)上海麻醉医学发展的成果

    1、 麻醉让病人更安全 1998年11月,在上海市卫生局和医学会领导下,为了提高全市医护人员的医疗护理水平,防范诊疗过程中一切不规范的操作和活动,减免医患纠纷,有一本比较公认的法规性文件,就要求各学科制定诊疗护理常规,编写《上海市诊疗护理常规》。这本常规要求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规范性,可供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工作中使用,既是医护人员必须遵循的技术规范,也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保险部门对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实施监督管理的依据之一。编写任务重、为期短。麻醉日常工作每个医院都有一套,要将各医院已经形成的习惯、流程统一为常规,有一定难度。麻醉学会各委员勇于挑重担,分工合作,发动大家动笔,制定编写项目和内容,提出编写要求,每一章节由专人负责,写成初稿后,动员各级医院进行多次反复讨论,并进行修改。以硬膜外阻滞操作常规为例,初稿是总结4所医院麻醉科3000余例硬膜外阻滞的操作方法中制定常规。制定麻醉常规还要求不断提高硬膜外阻滞的成功率,降低麻醉并发症。《常规》制定后,分发至各级医院讨论学习,又汇总不同意见,加以修正,最终定稿出版成册。目前已在全市各医院实施,深受欢迎。
    2、全力以赴,满足手术病人需求 上海各大中小医院麻醉科的医疗任务十分繁重,麻醉医生的工作非常辛苦。除了常规手术病例之外,许多大医院还要进行高难的手术麻醉。如中山医院的成人心脏手术肝脏手术麻醉2009年分别达到各3000余例,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小儿心脏手术麻醉每年也有3000多例。上海的移植手术与广州十、杭州和北京比较,相对较晚,但近几年迎头赶上,瑞金、市一、中山、仁济、长征、长海医院等许多大医院都能开展肝移植手术,仁济医院近几年束,每年超过200多例。中山、胸科和肺科医院的心肺移植麻醉都做得很成功。各大医院的日间手术麻醉和无痛诊疗手术更是多至不知其数。实践锻练人,实践出真知,为各种麻醉新药和先进的麻醉技术的临床应用积累了丰富经验。
    3、一贯重视麻醉医师培养,今年与世界接轨 在吴珏和李杏芳教授的领导下,于1980年8月举办了第一期麻醉学进修班,其中有50名为当年晋升的中级麻醉医师骨干和进修医师参加,学习为期4个月。学习结束,都进行了考核,并由学会老师签署发放结业证书。年复一年,每年学会都将举办各类学习和进修班,对各级麻醉医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1962年,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吴珏教授率先在全国招收麻醉学研究生。在上海医学会的领导下,也开展了继续教育,1990年开始,制订麻醉住院医师培养规划,确定每年培养目标和学习课目、内容以及参考书目录,培养期限为5年。为了弥补有些医院条件不足,组织医院间相互学习和短期培训。全市麻醉科住院医师完成5年培养计划后,必须参加学会制度的晋升麻醉主治医师考试,考试科目除外文、医学伦理等、医学文献检索等公共项目外,还规定麻醉生理学、临床麻醉学、监测和重症医学三门课程为麻醉科必考内容,并制定了麻醉考试题库。上海市医学会继续教育委员会制订的住院医师培养规划受到卫生部有关部门重视,并作为全国的试点,而麻醉住院医师培养规划曾在全国麻醉会议上进行交流。
    上海市政府规定,从2010年开始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包括学士、硕士和博士)必须要在有培训住院医生资格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培训,本科学士三年,硕士和博士二年,学习麻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通过考试及格,才能拿到行医执照。这是良好开端,在同道们努力,一定会不断进步、提高。
    4、向科学进军:上海的博士导师与硕士导师,博士与硕士
    上海麻醉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导师3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5名。每年培养研究生100余名。
    5、论文、SCI收录论文、杂志与编书
    1954年,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吴珏教授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本中文麻醉学专著《临床麻醉学》。1972年,上海市麻醉医师老中青结合编写了《实用麻醉学》,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编委有:吴珏、李杏芳、庄心良、金熊元、梁正煊、陈雄斌、孙大金、邹学超、徐振邦。编写该书周期比较长,最后由吴老、梁正煊、庄心良定稿, 1978年出版,深受全国麻醉学者欢迎,发行达5万余册,这为普及和提高全国麻醉学术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影响深远。1984年4月以谢荣任主编, 吴珏、李杏芳、尚德延为副主编,汇集北京、上海、武汉等地的学者编写和出版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麻醉学分卷。全书有104条,内容涉及麻醉基础理论、麻醉方法和处理以及监测和复苏,深受广大麻醉工作者的欢迎,。2000年庄心良教授主编,组织全国各地和上海著名专家编写《现代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出版。该书分上下二册,近400万字,成为麻醉医师的主要参考书,并获全国优秀图书一等奖,为提高我国麻醉水平发挥了重大作用。1995年,仁济医院、中山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和第六人民医院共建上海市卫生局医学领先专业麻醉学重点学科,2000年杭燕南、蒋豪、庄心良、徐惠芳共同主编《当代麻醉学》和孙金、杭燕南主编《临床实用麻醉学》,也有全国各个地著名专家参加,分别于2002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二等奖)和2001年由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出版。当代麻醉学内容新颖实用,深受读者欢迎。部份省市作为晋升高级职称的必读教材。以后于布为、薛张纲、邓小明、俞卫锋、李士通、朱也森、王祥瑞、江伟教授等都主编了许多专著,在全国出版的麻醉专业书的数量和质量中名列前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海著名专家编写的麻醉学专著

(二)情醉浦江,国际接轨,团结奋进

    上海举办过二次全国麻醉学术年会,1994年为第六届。2009年在位于上海市黄浦畔,雄伟壮丽的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一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和质量最高的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分会全国会议。情系浦江,3000多名麻醉医生共同欢庆祖国六十华旦,庆祝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成立三十周年,与海内外同道研讨麻醉学、重症医学和疼痛医学发展,取得园满的成功。在第九届全国会议上上海市麻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于布为教授被选为全国麻学会主任委员,薛张纲、俞卫锋、李士通和邓小明教授分别被迭为副主任委员、常委和委员。在闭幕式的会议上,上海市麻醉专业委员会的女委员高歌难忘今宵,于布为、吴新民、薛张纲、俞卫锋教授登台热情欢送来自海内外的同道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谊天长地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9年全国麻醉年会闭幕式


    上海正在建设国际大都市,将为上海麻醉学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我们有信心利用大好时机,团结奋进,迎接挑战,为推动建设“舒适医疗”发展的主导学科;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学科;提高工作效率的枢纽学科;协调各科关系的中心学科;使麻醉科成为社会熟知的重点学科而继续努力奋斗。
    2012年上海市医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换届, 俞卫锋教授任主委, 邓小明教授为候任主委, 王祥瑞、石学银和徐美英教授为副主委。于布为教授为名誉主委, 李士通教授为前任主委, 孙大金、庄心良、杭燕南、朱也森和薛张纲教授为顾问。缪长红、王英伟和姜虹为秘书。本届委员会充分发杨民主, 集体领导, 分工明确, 成立了心胸麻醉等8个学组, 为创造上海麻醉和围术期医学水平积极贡献力量!


(杭燕南 于布为 薛张纲 俞卫锋)
2013年7月

楼主热帖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2#
发表于 2013-7-12 16:40:01 | 只看该作者
祝福祖国麻醉事业越来越好!但中国的医疗行业中麻醉医师处于弱势群体!这需要国家医疗环境的改善!需要国家卫生部门制定有利于麻醉学科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在国内麻醉师收入在医疗行业来说真的可怜!因为临床医师的灰色收入多(这也是中国医疗环境和改革的失败的产物)!麻醉科不受重视!麻醉科发展不平衡!麻醉科地位低!麻醉科医师收入低!麻醉师生存及生活艰辛!等等.....!这一切的一切光靠我们提高麻醉技术及技能!在一方面是可以提高一点麻醉师的地位然而始终不能提高麻醉医师的待遇因为麻醉科自从与相关ICU及疼痛科等独立后特别在基层医院麻醉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医院发展中显得微不足道所以好多领导不重视是其麻醉科不受重视的根源所在!麻醉师需要生活!不说与国外麻醉师的收入相媲美至少要能让麻醉师生活没多大压力!如果麻醉科医师的收入能和风险付出相适应那么麻醉科后继会有更多年轻人才!麻醉医师地位才会逐步提高!麻醉科经济效益明显了麻醉科的发展才会更好因为在现有的医疗体制下科室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室人员的待遇和地位以及科室发展的快慢、高低!
   微微建议:
1、国家政策的支持丰富和发展麻醉科建设(如:麻醉与ICU及疼痛科互为一体这样才有利于学科的发展有利于与国际麻醉相接轨)
2、适当提高麻醉科的收费(风险与收费相匹配)
3、在国家政策和医疗环境中的改革杜绝灰色收入使医务人员差距不要那么明显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3#
发表于 2013-7-14 14:02:33 | 只看该作者
有谁认识上海胸科医院的麻醉医生段若望?麻烦告之联系方式,QQ或邮箱、电话都可。谢谢!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4#
发表于 2013-7-23 22:55:43 | 只看该作者
有谁认识上海胸科医院的麻醉医生段若望?麻烦告之联系方式,QQ或邮箱、电话都可。谢谢!
倦了 发表于 2013-7-14 14:02


上海市肺科医院麻醉医生段若望  021-65115006 转麻醉科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5#
发表于 2014-5-18 20:00:56 | 只看该作者
看到我科前任主任王清秀教授也在新一届学会委员会里面,祝贺!

 小技巧:普通会员如何送鲜花?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1-23 07:08 , Processed in 0.15469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