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大量研究对院前复苏进行评估,尤其是那些因创伤而致严重损伤的患者。延迟复苏(延迟静脉输液直到确实止血时),这一概念得到Walter B. Cannon的首先支持,对于城市创伤中心急救的躯干穿透伤患者,延迟复苏能提高生存率,原因可能是此方法避免了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复苏预后联盟发现对于钝性或穿透伤混合人群的患者,高渗盐水或高渗葡聚糖与普通生理盐水相比较,对于复苏结果没有更好的益处。同样地,白蛋白与晶体液相比也无更好的益处。在最近的一次与战斗有关的创伤患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中发现,院前急救输注红细胞或血浆或两者有着明显的生存益处,一些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对普通人群使用这种方法评价其益处。目前,大多数院前急救对严重出血的患者使用少量的晶体液作为保持意识和可扪及桡动脉搏动的需要。
快速运送危重患者到能够提供救治的医院进行有效的止血是确保失血性休克不至于不可逆转的关键。系统教育和政策转变在最近缩短了转运时间,提高了战斗伤亡的存活率。在一些城市中心,“拉起就跑(scoop and run)”的理念已经延伸到允许警察在肢体任意出血伤口的近端应用止血带,转运穿透伤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