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查看: 11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指南]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2.6(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6-30 23:38: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2-6-30 23:40 编辑


译者按: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每月通过主题词检索,从PubMed与Web of Science等检索引擎,筛选出近期国内麻醉学科所发表的高质量SCI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摘要导读的同时通过《新青年麻醉论坛》珠江视界专栏以每月好文的方式向全国同道推介。

本期《珠江视界-每月好文》节选2022年5-6月发表的部分文章,本期内容分为两部分推出。第二部分研究内容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潍坊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内容涵盖DKK3通过抑制ASK-1/JNK/p-38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极化和神经炎症改善神经性疼痛、丙泊酚预处理通过抑制SOC减轻肥大细胞脱粒以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分泌IL-6调节基底外侧杏仁核PSD-95棕榈酰化和周围神经损伤诱导的抑郁样行为等基础研究方面的内容,还包括腹横肌平面阻滞和腰方肌阻滞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中的镇痛效果:一项随机双盲临床试验方面的内容。

每月好文(2022.05.10-06.10之下

15. XiaoMin Zhang, MingHui Lun, Wei Du, et al, The κ-Opioid Receptor Agonist U50488H Ameliorates Neuropathic Pain Through the Ca2+/CaMKII/CREB Pathway in Rats. Journal of Inflammation Research, 2022, 15: 3039-3051. PMID: 35645576

【题目】κ-阿片受体激动剂U50488H通过Ca2+/CaMKII/CREB通路改善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通讯作者】Xiaomin Zhang  黄泽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辽宁肿瘤医院(研究所)麻醉科
【第一作者】XiaoMin Zhang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辽宁肿瘤医院(研究所)麻醉科

【摘要】
目的:观察κ-阿片受体(KOR)激动剂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在钙离子(Ca2+)/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II(CaMKII)/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40只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NP模型组(NP组)、NP+KOR激动剂U50488H组(NU组)和NP+特异性CaMKII拮抗剂(KN93)+U50488H 组(NKU组)。测定各组大鼠的热退缩潜伏期(TWL)和机械退缩阈值(MWT)。采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因子的变化,TUNEL染色观察背根神经节的凋亡率。免疫荧光法测定背根神经节Ca2+浓度、氧化应激指标ROS含量、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的表达量。最后,通过蛋白质印迹检测Ca2+ /CaMKII/CREB 通路的表达变化。

结果:KOR激动剂U50488H可改善NP大鼠TWL和MWT的测试值,抑制炎症反应,缓解氧化应激损伤。其作用机制与U50488H抑制Ca2+流入、减少背根神经节中CGRP和NMDAR释放以及减少NP大鼠中CaMKII和CREB磷酸化有关。

结论:KOR激动剂通过抑制Ca2+ /CaMKII/CREB通路的活性改善NP。

16. XiaoLing Wang, Xin Wei, JingJing Yuan, et al, Downregulation of Fat Mass and Obesity-Related Protein in the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Participates in Anxiety- and Depression-Like Behaviors Induced by Neuropathic Pain. Front Cell Neurosci 2022, 16:884296. PMID: 35634463

【题目】前扣带皮层的脂肪含量和肥胖相关蛋白的下调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诱导的焦虑和抑郁样行为的发生

【通讯作者】张卫  Fei Xing  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疼痛与围手术期医学科 河南省疼痛认知与情绪研究国际联合实验室
【第一作者】XiaoLing Wang  Xin Wei  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疼痛与围手术期医学科  河南省疼痛认知与情绪研究国际联合实验室

【摘要】
N6-甲基腺苷(m6A)是哺乳动物mRNA修饰中最常见的甲基化修饰。脂肪含量和肥胖相关蛋白(FTO)是主要的RNA m6A去甲基化酶。FTO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发生和维持。NP常可引起精神障碍。我们发现NP导致前扣带皮层(ACC)中的 FTO表达下调,抑制ACC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使ACC中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proBDNF)和成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BDNF)的表达水平失调,并诱导小鼠出现焦虑和抑郁样行为。阻断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ACC中的FTO下调可逆转小鼠的焦虑和抑郁样行为。相反,模拟FTO下降可诱导小鼠的焦虑和抑郁样行为。在周围神经损伤后,FTO与MMP-9 mRNA的结合减少,而MMP-9 mRNA上的m6A增加。综上所述, ACC中FTO下调通过调节MMP-9 mRNA的甲基化水平促使NP小鼠发生焦虑和抑郁样行为。

17. Longqing Zhang, Shaojie Gao, Jia Sun, et al. DKK3 ameliorates neuropathic pain via inhibiting ASK-1/JNK/p-38-mediated microglia polarization and neuroinflammation. J Neuroinflammation, 2022 Jun 3; 19(1): 129. PMID: 35658977

【题目】DKK3通过抑制ASK-1/JNK/p-38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极化和神经炎症改善神经性疼痛

【通讯作者】周亚群  梅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疼痛科
【第一作者】Longqing Zhan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疼痛科

【摘要】

背景: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常见的严重致残状态,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然而,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脊髓小胶质细胞激活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本研究关注于Dickkopf (DKK)3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及其与脊髓小胶质细胞激活的相互作用。


方法:本研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B)、免疫荧光(IF)、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观察鞘内注射重组DKK3 (rDKK3)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SNI)后机械性痛觉过敏和脊髓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


结果:我们发现SNI可显著降低DKK3、Kreman-1和Disheveled-1(DVL-1)的表达,上调脊髓中磷酸化凋亡信号调节蛋白1(p-ASK1)、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磷酸化p38(p-p38)的表达。与SNI溶剂治疗组比较,鞘内注射外源性rDKK3可抑制p-ASK1、p-JNK、p-p38的表达,促进小胶质细胞由M1型向M2型转化,进而减少促炎细胞因子产生。然而这些效应可被鞘内注射Kreman-1 siRNA或Disheveled-1(DVL-1)siRNA逆转。


结论:这些结果表明DKK3可通过抑制ASK-1/JNK/p-38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极化和神经炎症来改善神经性疼痛,而Kremen-1和DVL-1通路参与其中。


18. Huadong Ni, Miao Xu, Jiao Kuang, et al. Upregulation of LncRNA71132 in spinal cord regulates hypersensitivity in rat model of bone cancer pain. Pain, 2022 May 11. PMID: 35543644

【题目】脊髓中LncRNA71132上调可调节大鼠骨癌疼痛模型的超敏反应

【通讯作者】姚明  嘉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与疼痛医学中心
【第一作者】Huadong Ni  嘉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与疼痛医学中心

【摘要】

骨癌疼痛(BCP)是损害生活质量的常见临床并发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富集,在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其在伤害性信息处理中的调节功能仍不明确。本研究我们发现LncRNA71132在BCP发病过程中,通过抑制miR-143及下游依赖GPR85的信号级联发挥功能调节作用。大鼠骨癌疼痛模型中脊髓LncRNA71132显着增加。敲低脊髓LncRNA71132可以逆转BCP的疼痛行为和脊髓c-Fos神经元敏感性。在大鼠脊髓中过表达LncRNA71132可使大鼠产生疼痛行为,并伴有脊髓c-Fos神经元数量增加。此外,我们发现LncRNA71132通过负向调控miR-143-5p参与调节 BCP。另外,BCP状态下脊髓LncRNA71132表达增加导致miR-143表达降低。最后,我们发现miR-143-5p通过靶向GPR85调控疼痛行为。脊髓中miR-143-5p过表达逆转了BCP触发的伤害性行为,同时降低脊髓GPR85蛋白表达,但不影响GPR85 mRNA表达。本研究结果表明在BCP中,LncRNA71132作为miRNA吸附物(长效抑制miRNA)参与miR-143-5p介导的GPR85转录后表达调节。因此,对LncRNA71132的表观遗传干预可能成为治疗骨癌引发的伤害性过敏的新途径。


19. Jin Wang, Qian Zhu, Yun Wang, et al. Irisin protects against 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by suppressing ferroptosis via activation of the Nrf2/GPX4 signal axis. Free Radic Biol Med, 2022 Jun 1; 187: 171-184. PMID: 35660523


【题目】鸢尾素通过激活Nrf2/GPX4信号轴抑制铁死亡来预防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通讯作者】邵亮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血液科

            Xinyi Li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Jin Wang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

           Qian Zhu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

           Yun Wang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


【摘要】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是严重脓毒症的常见并发症。鸢尾素是一种新型的运动诱发肌激素,参与调节脂肪褐变和产热。本研究旨在明确SAE发病机制中证实铁死亡的存在,并证明鸢尾素通过抑制海马铁死亡减轻SAE小鼠认知功能障碍。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制备小鼠SAE模型,使用脂多糖(LPS)刺激的海马细胞建立体外SAE模型。在SAE模型中使用鸢尾素进行预处理。我们发现,SAE可引起海马铁死亡,表现为ROS、铁含量和MDA含量增加,GSH水平降低,并且改变铁死亡相关蛋白(Gpx4、ACSL4和SLC7A11)的表达,而鸢尾素可减轻CLP诱导SAE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神经功能严重程度、海马铁死亡和小胶质细胞的激活。然而,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可抵消鸢尾素保护作用。与之相似,在LPS刺激的HT-22细胞中,鸢尾素通过降低脂质ROS和增加线粒体膜电位,进而减少铁死亡并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此外,通过蛋白质组学检测SAE中与铁死亡相关蛋白质的差异性表达。我们发现鸢尾素介导的抗铁死亡作用可被siRNA-Nrf2或在Nrf2−/−小鼠中抵消。Transwell实验表明,鸢尾素可抑制由于海马细胞铁死亡产生的小胶质细胞募集和趋化作用。由此我们得出结论,鸢尾素可通过Nrf2/Gpx4信号通路抑制海马铁死亡,从而改善SAE的炎性微环境。


20. Yaozu Li, Xiaotong Sun, Zhaodong Juan, et al. Propofol pretreatment alleviates mast cell degranulation by inhibiting SOC to protect the myocardium from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iomed Pharmacother, 2022 Jun; 150: 113014. PMID: 35658248.

【题目】丙泊酚预处理通过抑制SOC减轻肥大细胞脱粒以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通讯作者】隽兆东  潍坊医学院麻醉学院 山东省临床麻醉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Yaozu Li  Xiaotong Sun  潍坊医学院麻醉学院 山东省临床麻醉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

【摘要】
丙泊酚(PPF)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MIRI)有保护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丙泊酚的心肌保护作用是否与抑制肥大细胞脱粒有关,并探讨可能的相关机制。我们的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的心功能、梗死面积、组织病理学损伤、细胞凋亡和心肌坏死标志物显著增加,而丙泊酚预处理可以减轻这些影响。在共培养体系中,丙泊酚处理的肥大细胞降低了其类胰蛋白酶活性,从而产生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如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心肌坏死标志物表达降低。最后,体外实验结果显示,毒胡萝卜素(TG)可增加缺氧复氧(H/R)诱导的肥大细胞脱粒、类胰蛋白酶释放、钙离子浓度以及STIM1和Orai1的表达,而丙泊酚预处理可部分逆转上述作用。这些结果提示,丙泊酚的心脏保护作用部分是通过钙池操纵的钙离子通道(SOCs)抑制钙内流,从而减轻肥大细胞脱粒。

21. Lian Liu, Luqi Dai, Dan Xu, et al. Astrocyte secreted IL-6 to modulate PSD-95 palmitoylation in basolateral amygdala and depression-like behaviors induced by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104 (2022) 139–154, 2022 May 27. PMID: 35636613.

【题目】星形胶质细胞分泌IL-6调节基底外侧杏仁核PSD-95棕榈酰化和周围神经损伤诱导的抑郁样行为

【通讯作者】唐昱英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麻醉科  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第一作者】Lian Liu   Luqi Dai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麻醉科  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摘要】

基底外侧杏仁核(BLA)的谷氨酸突触可塑性障碍是慢性疼痛诱发抑郁样行为的一个重要致病机制。星形胶质细胞是调节谷氨酸突触传递的重要支持细胞。在这里,我们发现周围神经损伤(SNI)诱导基底外侧杏仁核(BLA)星形胶质细胞激活释放IL-6。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抑制可减弱SNI诱导的IL-6过表达和抑郁样行为。此外,SNI增加突触小体DHHC2和高尔基体DHHC3的丰度,促进PSD-95棕榈酰化,增加突触GluR1和NR2B的招募。抑制IL-6或PSD-95棕榈酰化可减弱BLA中GluR1和NR2B的突触积累,改善SNI诱导的抑郁样行为。此外,IL-6下游PI3K增加DHHC3在高尔基体中的表达,促进PSD-95棕榈酰化与GluR1和NR2B的在突触上的相互作用。这些结果共同提示SNI激活基底外侧杏仁核(BLA)中星形胶质细胞释放IL-6,促进PSD-95棕榈酰化,增强GluR1和NR2B突触转运,进而介导神经损伤诱导的抑郁样行为。


22. Ting Gong, Xuedi Zhang, Zhiyong Peng, et al. Macrophage-derived exosomal aminopeptidase N aggravates sepsis-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 by regulating necroptosis of lung epithelial cell. Commun Biol. 2022; 5: 543. 2022 Jun 6. PMID: 35668098.

【题目】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氨肽酶N通过调节肺上皮细胞坏死性凋亡加重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通讯作者】刘友坦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麻醉科
唐靖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Ting Gong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麻醉科
Xuedi Zhang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
Zhiyong Peng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麻醉科

【摘要】
脓毒症引起的急性肺损伤(ALI)是一种严重的脓毒症并发症,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循环血浆外泌体可能在调节免疫细胞和结构细胞之间的细胞间通讯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促进脓毒症相关的器官损伤。然而,外泌体介导的细胞间信号转导在脓毒症感染中加剧ALI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我们研究了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APN/CD13在诱导上皮细胞坏死方面的作用。结果发现,脓毒症小鼠和脓毒症ALI患者血浆中的外泌体APN/CD13水平较高。此外,血浆外泌体APN/CD13水平的升高与脓毒症患者ALI的严重程度和病死率有关。我们发现,LPS刺激的巨噬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APN/CD13表达显著高。此外,c-Myc直接诱导APN/CD13表达,并被装进外泌体中。最后,来自巨噬细胞的外泌体APN/CD13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TLR4结合,诱导ROS生成、线粒体功能障碍和NF-κB活化,从而调控肺上皮细胞的坏死性凋亡。这些结果表明,巨噬细胞分泌的外泌体APN/CD13,以APN/CD13依赖的方式触发上皮细胞坏死性凋亡,为脓毒症诱导的ALI中上皮细胞功能紊乱的机制提供了深入的认识。

23. Qi Xue, Zhaoxia Chu, Junjun Zhu, et al. Analgesic Efficacy of Transverse Abdominis Plane Block and Quadratus Lumborum Block in 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ed Clinical Trial. Pain Ther
2022 Jun;11(2):613-626. PMID: 35312948

【题目】腹横肌平面阻滞和腰方肌阻滞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中的镇痛效果:一项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通讯作者】黄春霞 胡宪文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安徽医科大学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Qi Xue 储昭霞 Junjun Zhu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安徽医科大学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重点实验室

【摘要】

引言: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各种腹部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仍存在争议。腰方肌阻滞(QLB)在妇科手术中可提供广泛而持久的镇痛作用。然而,这两种技术在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的极端肥胖患者中的镇痛效果仍不清楚。


方法:共225例肥胖症患者,被随机分为TAPB组(76例,0.33%罗哌卡因30 ml+右美托咪定1μg/kg)、QLB组(76例,0.33%罗哌卡因30 ml+右美托咪定1μg/kg)和单纯全麻GA组(73例,30 ml 0.9%生理盐水)。术后48 h持续静脉自控镇痛(PCA),舒芬太尼2μg/kg、右美托咪啶2μg/kg、格拉司琼3 mg。分别于术后0、0.5、1、2、6、12、24、48h及出院时记录手术切口痛及内脏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作为主要结果。


结果:与GA组相比,TAPB组和QLB组在LSG术后6~12h内,切口痛和内脏痛的VAS评分持续下降,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也减少(P<0.001)。与GA组比较,QLB组镇痛首剂持续时间更长,24 h内追加镇痛药更少(P<0.05)。此外,QLB组的PCA需求少于GA组和TAPB组(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和腰方肌阻滞对肥胖症患者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镇痛效果相当。


24. Yeru Chen, Shuxia Zhang, Man Fang, et al. Egr2 contributes to age-dependent vulnerability to sevoflurane-induced cognitive deficits in mice. Acta Pharmacol Sin 2022. PMID:35577909

【题目】Egr2参与年龄相关的七氟醚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易感性

【通讯作者】陈钢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Yeru Chen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麻醉科

【摘要】

吸入七氟醚易引发婴儿的认知功能障碍。早期生长反应基因2(Egr-2)是一种DNA结合的转录因子,参与认知功能。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探索吸入七氟醚后认知缺陷易感性的分子机制。6天龄(幼龄)和6周龄(成年早期)小鼠用3%七氟醚麻醉,每天2小时,连续3天。在出生后65天的Morris水迷宫测试中,我们发现多次暴露于七氟醚可导致幼年而不是成年早期小鼠的学习能力显著受损。整合差异表达分析显示,七氟醚麻醉后的幼年和早期成年小鼠海马区Egr家族成员有明显的转录反应。特别是,只有幼鼠暴露于七氟醚后,Egr2才显著上调。齿状回微量注射Egr2 shRNA重组腺相关病毒可减轻七氟醚诱导的认知障碍,并可消除幼鼠的树突状突起丢失和BDNF下调;相反,齿状回微量注射Egr2过表达病毒加重了七氟醚对幼鼠学习能力损害,但对成年早期小鼠没有影响。此外,我们发现七氟醚显著上调幼鼠活化T细胞NFATC1和NFATC2的核因子,这两种核因子参与了Egr2的调节。综上所述,Egr2是年龄相关的七氟醚诱发认知缺陷易感性的关键因素。


25. Wentao Deng, Yu Yan, Peipei Zhuang, et al. Synthesis of nanocapsules blended polymeric hydrogel loaded with bupivacaine drug delivery system for local anesthetics and pain management. Drug Deliv 2022; 29(1): 399-412. PMID: 35098821

【题目】负载布比卡因的纳米胶囊聚合物水凝胶合成:用于局部麻醉和疼痛治疗

【通讯作者】李偲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邓文涛 闫昱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

【摘要】

临床上使用局麻药用于术后镇痛。本研究旨在制备以京尼平(GP)水凝胶为亲水性脂壳的壳聚糖(CS)/聚己内酯(PC)纳米胶囊作为疏水聚合物核复合材料(CS-GP/PC),延长布比卡因(BPV)的麻醉时间和镇痛疗效。CS-GP/PC聚合物水凝胶的溶胀倍数、体外降解率和流变性能均有所提高。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证实了聚碳酸酯纳米胶囊在CS-GP水凝胶中的掺入。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CS-GP水凝胶和CS-GP/PC聚合物水凝胶具有多孔结构,孔径不均匀,直径在25~300μm之间。CS-GP/PC聚合物水凝胶的体外释药曲线在36h内达到BPV药物释放的99.2±1.12%。CCK-8法用于检测3T3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活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含BPV的CS-GP/PC聚合物水凝胶无明显的细胞毒性。与对照组动物相比,负载BPV的CS-GP/PC聚合物水凝胶至少7天内的疼痛反应有显著改善。与BPV溶液相比,CS-GP水凝胶和CS-GP/PC聚合物水凝胶在24 h内使BPV的皮肤渗透率分别提高了3倍和5倍。体内外实验结果表明,负载CS-GP水凝胶的PC纳米胶囊可作为有效的药物载体,从而延长和增强BPV的麻醉效果。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负载BPV的CS-GP/PC聚合物水凝胶体系在7、14和21天均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且无神经毒性。

26. Shao-Wei Yin , Yi-Lin Meng , Chuang Li, et al. Enriched environment for offspring improves learning and memory impairments induced by sevoflurane exposure during the second trimester of pregnancy.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2022, 17, (6), 1293. PMID: 34782574

【题目】为后代提供丰富的环境可改善妊娠中期因接触七氟醚而引起的学习和记忆障碍

【通讯作者】王媛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尹少尉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

【摘要】
动物研究表明,妊娠中期接触七氟醚会对后代的学习和记忆产生有害影响。丰富的环境能否逆转妊娠中期暴露于七氟醚对大鼠后代学习和记忆的损害尚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怀孕14天的大鼠暴露在3.5%七氟醚中2小时,其后代在丰富的环境中连续处理20天。我们发现,丰富的子代环境增加了海马组织中巢蛋白和Ki67的水平,增加了海马神经发生,抑制了糖原合酶3β的活性,增加了细胞增殖相关的β-连环素和凋亡相关的Bcl2的表达,表明丰富的环境通过促进海马区干细胞的增殖来减轻七氟醚所致的损伤。这些发现表明,丰富的环境可以逆转大鼠在妊娠中期吸入七氟醚对后代学习和记忆的影响。本研究于2018年1月2日获得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8PS07K)。

27. Shu Yuan, Jun Chen, Shuo Feng, et al. Combination anesthetic therapy: co-delivery ofropivacaine and meloxicam using transcriptional transactivator peptide modified nanostructuredlipid carriers in vitro and in vivo. Drug Deliv, 2022. 29(1): p. 263-269. PMID: 35014916   

【题目】联合麻醉疗法:使用转录反式激活肽修饰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在体外和体内共同递送罗哌卡因和美洛昔康

【通讯作者】孙银桂  潍坊医学院麻醉学系
刘玉珍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  
【第一作者】Shu Yuan  潍坊医学院麻醉学系

【摘要】
采用两药合一的改良给药系统,可达到协同镇痛效果,有效控制疼痛管理,尤其是术后疼痛管理。在本研究中,结合了药物递送技术的组合。转录反式激活因子(TAT)多肽修饰的经皮纳米载体被设计用于罗哌卡因(RVC)和美洛昔康(MLX)的共传递,以期获得更长的镇痛效果和更低的副作用。TAT修饰的纳米脂质载体(TAT-NLCS)用于共传递RVC和MLX。通过体外皮肤渗透和体内治疗研究,评价了RVC和MLX共负载TAT-NLCS(TAT-NLCS-RVC/MLX)的性能。NLCS-RVC/MLX为均匀球形,尺寸为133.4±4.6nm,zeta电位为20.6±1.8mV。结果表明,通过提高皮肤渗透效率和MLX与RVC的共给药,TAT的修饰显著提高了所构建系统的麻醉镇痛能力,从而通过减少损伤区域的炎症来改善疼痛控制。本研究为TAT-NLCS-RVC/MLX的制备提供了一种高效、简便的方法,为实现协同镇痛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体系。

检索王益敏

翻译张凯源

校对王 佩

指导周树勤


楼主热帖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2-2 21:47 , Processed in 0.153939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