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查看: 7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指南]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3.01(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3-3 13:2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译者按: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每月通过主题词检索,从PubMed与Web of Science等检索引擎,筛选出近期国内麻醉学科所发表的高质量SCI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摘要导读的同时通过《新青年麻醉论坛》珠江视界专栏以每月好文的方式向全国同道推介。


本期《珠江视界-每月好文》节选2022年12-2023年1月发表的部分文章,研究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香港科技大学等,内容涵盖股动脉和股神经阻滞联合应用可降低大腿止血带引起的高血压、术中脑电抑制对术前衰弱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影响:一项前瞻性手术队列的中介效应分析、智能聚合体的设计:用于高脂血症的临床快速诊断等方面内容。

每月好文(2022.12-2023.01)之下

15. Fang Xu#, Xu-Peng Wang#, Ya-Nan Li, Fang Gao, Chun-Ping Yin, Jia-Xu Yu, Wei Li, Lian Zhu, Qiu-Jun Wang*. Combined femoral artery block and femoral nerve block reduces thigh tourniquet-induced hypertension.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2022 Dec 20;85:111039. PMID: 36549034

【题目】

股动脉和股神经阻滞联合应用可降低大腿止血带引起的高血压


【通讯作者】

王秋筠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Fang Xu#, Xu-Peng Wang#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


【摘要】


研究目的: 止血带高血压(TH)被认为是由于术中止血带长时间充气后交感神经介导的股骨外膜C型纤维引起的,我们假设在常规股神经的同时阻断股动脉阻滞会降低TH的发生率。


设计: 一项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地点: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手术室和病房。


患者: 从2022年6月至2022年9月,共招募了72名在全身麻醉下接受胫骨高位截骨术的患者。


干预措施: 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经典股神经阻滞(CFNB)或改良股神经阻滞(MFNB)治疗。CFNB组患者使用30ml 0.5%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MFNB组患者使用20ml 0.5%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联合10ml 0.5%罗哌卡因股动脉阻滞。


测量: 评估的主要结果是TH的发生率。还记录术中艾司洛尔用量、镇痛效果、并发症及术中血流动力学等数据。


主要结果: CFNB组TH发生率明显高于MFNB组(71.88% vs 31.25% P = 0.002)。在止血带充气后45、60、75和90 min,CFNB组收缩压明显高于MFNB组(P = 0.029, P = 0.020, P = 0.009, P = 0.007)。CFNB组术中艾司洛尔用量也显著增加(65.63±44.15 vs 22.19±33.74, P < 0.001)。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及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研究表明,改良股神经阻滞可降低术中艾司洛尔用量及TH发生率。


16. Ling-Hua Xie#, Hui Wu#, Qing Chen, Fang Xu, Hua Li, Qi Xu , Cui-Cui Jiao , Li-Hong Sun , Rahim Ullah , Xin-Zhong Chen*. Divergent modulation of pain and anxiety by GABAergic neurons in the ventrolateral periaqueductal gray and dorsal raphe.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22 Dec 16. PMID: 36526697

【题目】

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背核GABA能神经元介导疼痛及焦虑行为的异质性


【通讯作者】

陈新忠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Ling-Hua Xie#,Hui Wu#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医院麻醉科;


【摘要】

腹外侧导水管周围灰质(vlPAG)与中缝背核(DR)在疼痛调节和情绪反应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然而,vlPAG和DR中 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在调节伤害感受和焦虑中的作用是矛盾的,并且知之甚少。本研究中,我们发现药物激活vlPAG和DR GABA能神经元(vlPAG-DRGABA+) 诱导了naïve小鼠的机械痛觉过敏以及焦虑样行为。抑制vlPAG-DRGABA+ 神经元提高炎症性疼痛的小鼠适应性抗伤害感受并有明显抗焦虑作用。值得注意的是,vlPAGGABA+和DRGABA+ 神经元在正常状态和炎症性疼痛中对机械刺激的敏感性表现出相反作用。与 vlPAGGABA+  神经元在疼痛进程的作用相反,化学基因抑制和DRGABA+神经元的慢性消融显著促进了伤害性感受,而选择性激活DRGABA+ 神经元则改善炎症性疼痛。此外,利用光遗传学技术,我们观察到DRGABA+神经元抑制产生的致痛效应被全身性吗啡给药逆转。我们的研究结果共同为特定中脑GABA能亚群调节疼痛和焦虑提供了新见解,这可能为细胞类型靶向或亚区域靶向治疗疼痛提供了基础。


17.Tao Jia #, Ying-Di Wang, Jing Chen, Xue Zhang, Jun-Li Cao*, Cheng Xiao*, and Chunyi Zhou*. A nigro–subthalamo–parabrachial pathway modulates pain-like behavior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13:7756. PMID: 36522327

【题目】

黒质-下丘脑-臂旁核路调节疼痛样行为


【通讯作者】

曹君利 肖诚 周春艺 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

贾弢  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摘要】


基底神经节包括丘脑底核STN)和黑质网状部(SNr)参与疼痛相关反应,但它们如何调节疼痛加进展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明确了由SNr (SNrGABA)中的GABA能神经元和STN (STNGlu)以及外侧臂旁核(LPBGlu)中的谷氨酸能神经元组成的调节雄性和雌性小鼠急性、持续性疼痛状态的通路。在急性和持续性疼痛状态下,STN神经元的活性增强,并伴随SNrGABA神经元的活性降低和STN-LPB谷氨酸能神经元投射增强。逆转SNrGABA -STNGlu -LPBGlu通路的功能失调可降低LPBGlu神经元的活性并减轻疼痛样行为。因此,SNrGABA-STNGlu-LPBGlu通路能够调节病理性疼痛并且是疼痛治疗的潜在靶点。


18. Yan Jin#, Yu Mao#, Danyang Chen, Yingju Tai, Rui Hu, Chen-Ling Yang, Jing Zhou, Lijian Chen, Xuesheng Liu, Erwei Gu, Chunhui Jia, Zhi Zhang*,and Wenjuan Tao*. Thalamocortical circuits drive remifentanil-induced postoperative hyperalgesia.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2022, 132(24):e158742. PMID:36519547

【题目】
丘脑皮质回路驱动瑞芬太尼诱导的术后痛觉过敏
【通讯作者】
张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疼痛医学系
陶文娟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第一作者】
Yan Jin#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疼痛医学系  
Yu Ma#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摘要】

瑞芬太尼引起的痛觉过敏(RIH)是一种严重但常见的临床术后并发症,其神经机制尚不明确。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在RIH模型小鼠中,丘脑腹侧后外侧核(VPLGlu)中的谷氨酸能神经元表现出显著升高的爆发性放电,同时伴有Cav3.1 T型钙通道表达和功能的上调。另外,我们明确了VPL投射到后肢初级体感皮层谷氨酸能神经元(S1HLGlu)的谷氨酸能神经元丘脑皮质回路介导RIH。体内钙成像和多极电极记录显示,RIH期间S1HLGlu神经元活性增强。而且,术前抑制VPLGlu神经元Cav3.1依赖的爆发放电或S1HL中VPLGlu神经元终端的化学发生抑制消除了增加的 S1HLGlu神经元兴奋性。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瑞芬太尼通过上调VPLGlu神经元中T型钙通道依赖性爆发性放电来激活S1HLGlu神经元,从而诱导术后痛觉过敏,从而揭示了离子通道介导的RIH神经回路基础,该发现可指导术后镇痛药物的选择方向。

19.Qian Xia#, Shuai Gao, Tangrui Han, Meng Mao, Gaofeng Zhan, Yonghong Wang*, and Xing Li*. Sirtuin 5 aggravates microglia-induced neuroinflammation following ischaemic stroke by modulating the desuccinylation of Annexin-A1. 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 2022, 19:301. PMID: 36517900

【题目】

Sirtuin5通过调节Annexin-A1的去琥珀酰化修饰加剧缺血性脑卒中后小胶质细胞诱导的神经炎症反应


【通讯作者】

王永红  山西省医学科学院山西白求恩医院神经外科,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山西同济医院  李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夏倩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小胶质细胞诱导的过度神经炎症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控制神经炎症反应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Sirtuin 5(SIRT5)介导赖氨酸去琥珀酰化,参与多种关键的生物学过程,但其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仍知之甚少。本研究系统地探讨了 SIRT5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小胶质细胞诱导的神经炎症中的功能和潜在的分子机制。


方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阻断小鼠作为动物模型,原代培养小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和再灌注处理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细胞模型。采用SIRT5小发夹RNA、腺病毒和腺相关病毒技术在体外和体内调节小胶质细胞中的SIRT5表达。通过免疫共沉淀、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揭示其分子机制。


结果: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阶段,小胶质细胞中的SIRT5表达上调,继而SIRT5与膜联蛋白A1(ANXA1)结合增强并使其166位赖氨酸(K166)去琥珀酰化修饰,ANXA1蛋白的去琥珀酰化修饰反过来又降低了其SUMO化修饰水平。值得注意的是,ANXA1的去琥珀酰化阻断了其膜转位和细胞外分泌,导致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以及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上调,最终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元损伤。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特异性上调小胶质细胞SIRT5会加重缺血性脑损伤,而下调SIRT5水平则对缺血性脑损伤有神经保护和认知保护作用,表现为梗死灶面积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和认知功能改善。


结论:总的来说,这些数据表明SIRT5是脑卒中后小胶质细胞诱导的神经炎症和神经元损伤的关键调节因子。针对SIRT5表达的干预措施可能成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治疗靶点。


20.Lei Tan#, Han She#, Jie Zheng#, Xiaoyong Peng, Ningke Guo, Bindan Zhang, Yue Sun,  Chunhua Ma, Shenglian Xu, Daiqin Bao, Yuanqun Zhou, Qingxiang Mao,  Liangming Liu, Yi Hu*, and Tao Li*. Effects of Malate Ringer's solution on myocardial injury in sepsis and enforcement effects of TPP@PAMAM-MR. J Transl Med, 2022 Dec 13. PMID: 36514103

【题目】

苹果酸林格氏液对脓毒症心肌损伤的影响及TPP@PAMAM-MR的强化作用


【通讯作者】

Yi Hu 重庆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麻醉科;

Tao Li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休克输血科,创伤、烧伤、联合损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

Lei Tan, Han She重庆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麻醉科;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休克输血科,创伤、烧伤、联合损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Jie Zheng 重庆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心肌功能障碍对脓毒症后器官损伤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液体复苏是脓毒症必要的治疗方法,常使用乳酸林格氏液(LR),但由于LR易导致高乳酸血症,其复苏效果有限。苹果酸盐林格溶液(MR)是一种新型的晶体液,其对脓毒症心肌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方法:本研究采用盲肠结扎穿刺(CLP)诱导脓毒性模型和脂多糖(LPS)刺激心肌细胞,观察心肌功能、线粒体形态和功能。采用蛋白质组学探讨MR对心肌损伤的保护机制。本研究随后进一步观察了由线粒体靶向聚合TPP@PAMAM-MR包裹苹果酸,替代原MR中的L-苹果酸组成的林格液的心肌保护效果。


结果:与LR相比,MR复苏显著延长了大鼠的生存时间,改善了心脏功能,减轻了大鼠败血症后肝、肾、肺的损害。心肌组织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表明,MR和LR输注导致的蛋白质表达差异涉及氧化磷酸化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质。进一步研究发现,MR降低了ROS,改善了线粒体的形态和功能,最终增强了线粒体呼吸,促进了ATP的产生。此外,MR输注降低了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增加了抗凋亡蛋白的表达。TPP@PAMAM@MA是由L-苹果酸与聚酰胺胺(PAMAM)改性三苯基膦材料包裹而成的聚合物。以TPP@PAMAM@MA取代MR的L-苹果酸合成的TPP@ PAMAM-MR (TPP-MR),在靶向心肌线粒体方面更有效,在保护脓毒症诱发的心肌损伤方面优于MR。


结论:MR适用于保护脓毒症后的心肌损伤。其机制与MR改善心肌细胞线粒体的功能和形态以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TPP-MR的保护效果优于MR。


21.Xiaoheng Li#, Yinghui Fang, Lanlan Chen, Hehua Quan, Yiyan Wang, and Ren-Shan Ge*.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 inhibits rat stem/progenitor Leydig cell development and regeneration via SMAD-dependent and SMAD-independent signaling. Cell Death Dis, 2022 Dec 13. PMID: 36513649

【题目】
骨形态发生蛋白4通过SMAD依赖性和SMAD非依赖性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大鼠干/祖 Leydig 细胞的发育和再生

【通讯作者】
Ren-Shan Ge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Xiaoheng Li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麻醉科
【摘要】
骨形态发生蛋4(BMP4)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重要成员,在Leydig细胞谱系中表达。我们假设BMP4可能调控干/祖Leydig细胞的发育。研究发现BMP4受体、BMPR1A、BMPR1B和BMPR2在青春期前睾丸的祖细胞Leydig细胞和分离细胞中均有表达。BMP4 浓度为1 ng/mL和10 ng/mL显著降低了雄激素的产生,并下调类固醇生成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通过激活SMAD信号通路(增加SMAD1/5磷酸化和SMAD4)导致的。0.1 ng/mL及以上浓度的BMP4在24 h处理后显着降低了CD90+干细胞间质细胞的EdU标记指数,培养7 d后生精小管表面的EdU干Leydig细胞数量显着降低。0.01 ng/mL及以上浓度的BMP4显著抑制了干Leydig细胞向成体细胞的分化,表现为3D生精小管培养3周后睾酮分泌减少,Lhcgr、Scarb1、Cyp11a1、Hsd11b1和Insl3及其功能的下调,并通过与BMP4拮抗剂noggin和多吗啡共同处理来逆转这种效应。此外,BMP4还通过SMAD非依赖性信号通路(ERK1 / 2和AMPK)阻止干Leydig细胞分化。单次注射乙二甲烷磺酸盐(EDS)可导致睾酮降低,治疗后可恢复。在 EDS 治疗后Leydig细胞再生的体内模型中,清除后第14 ~ 28天睾丸注射BMP4可显著降低血清睾酮水平,并下调Scarb1、Star、Hsd11b1和Insl3及其蛋白的表达,可能是通过SMAD依赖和SMAD不依赖(ERK1/2和AMPK)信号通路。总之,BMP4在Leydig细胞谱系的细胞中表达,并通过SMAD依赖性和SMAD非依赖性信号通路阻止干/祖Leydig细胞进入成体Leydig细胞。

22.Pan-pan Fang#, Zi-xiang Shang#,Jian Xu, Jun Hu , Si-chen Zhang , Yin-guang Fan, Mervyn Maze, Yao Lu*, and Xue-Sheng Liu*. Contribution of intraoper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 suppression to frailty-associated postoperative delirium: mediation analysis of a prospective surgical cohort. Br J Anaesth, 2022 Dec 8. PMID: 36503826

【题目】

术中脑电抑制对术前衰弱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影响:一项前瞻性手术队列的中介效应分析


【通讯作者】

刘学胜,陆姚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方攀攀,尚子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虚弱是术后谵妄(POD)的危险因素,术前干预可以降低但并不能消除风险。我们猜想术中脑电抑制可能是衰弱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一个中介因素。


方法: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招募了65岁或以上的患者,计划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进行非心脏手术。使用FRAIL量表评估衰弱程度。测量脑电图抑制的累积持续时间,定义为麻醉期间振幅在-5~5μV之间,持续>0.5s。通过混淆评估法(CAM),CAM-ICU或病历诊断POD。使用谵妄评定量表e修订版-98 (DRS)评估POD的严重程度。中介效应分析用于评估衰弱、脑电图抑制和POD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在252例入选患者中,51例身体健康,129例较衰弱,72例衰弱。被归类为衰弱的患者的脑电图抑制持续时间高于健康组(19 vs 0.57 s,P<0.001)或较衰弱组(19 vs 3.22 s,P<0.001)。衰弱组的谵妄峰值评分高于健康组(17 vs 15,P<0.001)或较衰弱组(17 vs 16,P=0.007)。术中脑电抑制时间与DRS评分关系中,中介效应占比为24.2%。


结论:在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中,术中脑电抑制时间在衰弱-POD相关性中具有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需要进一步开展RCT研究衰弱患者中,减少术中脑电抑制时间的干预措施能否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临床试验注册:ChiCTR2000041092(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23.Guo-Jie Han#, Xiang-Zhen Min, Shuang-Shuang Ma, Chuan Ding, Xiu-Qin Wang*. Xuesaitong Combined with Dexmedetomidine Improves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by Activating Keap1/Nrf2 Signaling and Mitophagy in Hippocampal Tissue.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2022 Dec 7;2022:5126042 . PMID:36531207

【题目】
血塞通联合右美托咪定通过激活海马组织Keap1/Nrf2信号和线粒体吞噬作用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通讯作者】
王秀芹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Guo-Jie Han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

【摘要】
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类型,死亡率高,预后差,脑缺血再灌注(CI/R)损伤是主要凶手。本文探讨了血塞通(XST)联合右美托咪定(Dex)对大鼠CI/R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首先,通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方法建立大鼠CI/R损伤模型,并用XST和Dex单独或联合治疗。然后,在治疗的第5天和第10天,使用改进的神经严重性评分(mNSS)、8臂径向迷宫测试(8ARMT)、新物体识别测试(NORT)和恐惧条件测试(FCT)评估神经损伤。H&E染色观察海马的病理变化。ELIS和相关试剂盒用于评估海马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和抗氧化酶活性。测定与线粒体功能相关的基因的ATP、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和qRT-PCR,以评估海马中的线粒体功能,并进行蛋白质印迹,以确定Keap1/Nrf2信号通路和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结果表明,XST联合Dex显著降低了CI/R大鼠的mNSS,改善了空间记忆和学习缺陷,增强了恐惧记忆和认知记忆能力,优于单药治疗。此外,XST联合Dex治疗改善了海马组织病理学损伤;显著增加单胺类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ATP和线粒体膜电位的水平;并上调CI/R大鼠海马中抗氧化酶的活性和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XST联合Dex治疗也激活了Keap1/Nrf2信号,并上调下游抗氧化酶HO-1和NQ的蛋白表达。总之,这项研究表明,XST和Dex的组合可以激活Keap1/Nrf2信号传导和线粒体自噬,以保护大鼠免受CI/R相关的神经损伤。

24.Wanpei Chen# , Ziwei Qi , Peng Fan , Naidong Zhang , Long Qian , Cui Chen , Yuhui Huang* , Sanqing Jin* . Dexmedetomidine provides type-specific tumour suppression without tumour-enhancing effects in syngeneic murine models.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December 06, 2022; 036: 114197. PMID: 36494207

【题目】

右美托咪定在同基因小鼠模型中提供类型特异性肿瘤抑制,而无肿瘤增强作用


【通讯作者】

靳三庆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麻醉科

Yuhui Huang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

陈万培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麻醉科;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


背景:右美托咪定是一种在癌症切除手术中广泛使用的麻醉辅助药。然而,近期研究表明,它可能会促进肿瘤生长或转移,因此有必要阐明其与肿瘤相关的影响。


方法:使用七种同基因小鼠肿瘤模型评估右美托咪定对原发性肿瘤生长、自发性肿瘤转移和手术切除相关转移的影响。进行了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实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免疫细胞分析、特异性T细胞进行耗竭实验和基因转录分析以确定其潜在机制。


结果:右美托咪定不影响EO771或4T1乳腺肿瘤、LAP0297或LLC肺肿瘤、MCA205 纤维肉瘤或其自发肺转移的生长。它不促进乳腺癌切除术后肺转移。右美托咪定在体外显著抑制MCA38和CT26结直肠肿瘤生长(P<0.01)并促进MCA38肿瘤组织凋亡(P<0.05),而不影响MCA38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提示间接抗肿瘤作用。右美托咪定增加了肿瘤内CD4+ T(P<0.01)、CD8+ T(P<0.001)和自然杀伤细胞(P<0.01)的比例,并上了调MCA38肿瘤中细胞毒性相关基因Infg,Tnfa和Cxcl9的转录(P<0.05)。CD8+ 或 CD4+ T 细胞耗竭可逆转右美托咪定对 MCA38 肿瘤的抗肿瘤作用(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通过调节赋予结直肠肿瘤型特异性抑制没有肿瘤增强作用的肿瘤CD4+和CD8+ T细胞。


25.Mengqiang Luo# , Xiang Fei# , Xiaotong Liu , Zikang Jin , Yingwei Wang* , Min Xu* . Divergent Neural Activity in the VLPO During Anesthesia and Sleep. Advanced science. 2022 Dec 3; e2203395. PMID: 36461756
【题目】
全身麻醉和睡眠对腹外侧视前区神经元活动的异质性调节作用

【通讯作者】
王英伟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麻醉科
徐敏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市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

【第一作者】
罗猛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麻醉科
费翔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摘要】

全身麻醉(GA)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医学实践的发展与进步。然而,GA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由于GA和睡眠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一个有趣的假设是麻醉可能参与睡眠-觉醒调节回路。该研究采用单细胞钙成像技术,长期跟踪同一群vLPO神经元,研究了各种麻醉药物如何影响其活动模式,vLPO是启动睡眠所必需的大脑区域。研究发现,不同的麻醉药物主要表现为对神经活动的抑制作用,并倾向于同一群招募vLPO神经元;然而,这些麻醉药物都会对觉醒活跃神经元和睡眠或许他也神经元产生类似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表明,麻醉在vLPO中产生的神经活跃状态与自然睡眠期间不同,这表明全身麻醉与睡眠并不共享相同的vLPO环路机制。

26.Chang Li#, Ziyi Wu, Hang Xue , Qiushi Gao, Yahan Zhang, Changming Wang,  and Ping Zhao*. Ferroptosis contributes to 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 in
neonatal rats: Role of the SIRT1/Nrf2/GPx4 signaling pathway. 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 2022 Sep 8. PMID: 36184790

【题目】

铁死亡参与新生小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SIRT1/Nrf2/GPx4信号通路的作用


【通讯作者】

赵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Chang Li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 HIBI)常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因此,我们研究了铁死亡在HIBI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信号通路。


方法:7日龄小鼠HIBI前30 min侧脑室注射铁抑素-1(Fer-1)或白藜芦醇(Res)治疗。HIBI后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表达、丙二醛(MDA)浓度、铁含量、线粒体形态、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和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的表达。通过左/右半球重量比、脑组织形态、尼氏染色和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估脑损伤情况。


结果:HIBI后24h,海马区GPx4表达下降,MDA浓度和铁含量升高。 HIBI导致线粒体萎缩,脑萎缩或损伤,以及由此引起的学习和记忆障碍,而Fer-1介导的铁死亡抑制可减轻上述情况。此外,Res介导的SIRT1上调可增加Nrf2和GPx4的表达,从而减轻铁死亡,减少脑萎缩或损伤,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结论:在HIBI过程中,铁死亡是通过SIRT1/Nrf2/GPx4信号通路发生,提示其可能成为抑制铁死亡和改善HIBI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靶点。


27.Feiyi Sun#, Wei Zhao#, Hanchen Shen# , Ni Fan, Jianyu Zhang, Qingqing Liu, Changhuo Xu, Jiaming Luo, Mengying Zhao, Yuyang Chen, Kristy W. K. Lam, Xueqin Yang, Ryan T. K. Kwok, Jacky W. Y. Lam, Jianwei Sun, Hongfei Zhang* and Ben Zhong Tang*. Design of smart aggregates: towards rapid clinical diagnosis of hyperlipidemia in human blood. Advanced Meterials, 2022 Sep 22. PMID: 36134528

【题目】
智能聚合体的设计:用于高脂血症的临床快速诊断

【通讯作者】
唐本忠 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张鸿飞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孙飞一 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赵伟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沈翰辰 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

【摘要】

具有环境响应特性的分子聚集体在生物探针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此,我们首次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智能近红外(NIR)探针用于高脂血症(HLP)诊断。这些分子表现出聚集诱导发光(AIE)和扭曲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效应,这两种拮抗作用使分子在大极性环境(水)中具有低荧光强度,但在高粘度环境(甘油)中具有高荧光强度。这种可以在不改变其化学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切换聚集状态来自主地响应不同的环境的聚集体被称为“智能聚集体”。有趣的是,我们首次发现这三个分子分别在NIR-II(1000-1700 nm)和NIR-III区(>1700 nm)也存在发射,并且斯托克斯位移(Stokes shift,>950 nm)也是迄今为止报道的最高值。该探针实现了对小鼠模型中HLP的体外诊断和体内成像,并且其在HLP患者血液中的荧光强度与多个病理参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因此,智能聚合体的设计有利于快速准确地检测HLP,为聚合体科学研究做出了有前景的尝试。

检 索:李慧、唐子元
翻 译:尹紫薇
  校 对:徐华丽

指导老师简介:

楼主热帖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2-3 00:05 , Processed in 0.148121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