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查看: 6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话题] Cell子刊/南方医院麻醉科刘克玄教授团队在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研究成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3-24 20:0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3-3-24 20:03 编辑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刘克玄教授团队在Cell子刊Reports Medicine(中科院SCI分区小类1区, IF: 16.988)发表了题为“Gut microbe-derived milnacipran enhances tolerance to gut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的研究论著。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邓凡博士后和胡敬娟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刘克玄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这是刘克玄教授继在Eur Respir J(IF:33.81), J Med Virol(IF:20.69),Microbiome(IF:16.84), Br J Anaesth(IF:11.72), Int J Biol Sci(IF:10.75),Gut Microbes(IF:9.43)等期刊发表肠道菌群相关高水平论著后的另一重要突破。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R)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情况,常发生在创伤、感染、休克及肠梗阻、体外循环手术等临床现象中,其不仅引起肠损伤,还因肠屏障破坏后菌群失调、内毒素移位,导致脓毒症及肠外多器官功能不全甚至衰竭。肠源性脓毒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脓毒症,是由肠道损伤或隐匿性肠道感染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反应,其中肠I/R是研究肠源性脓毒症发生机制和防治策略的有效模型。然而,肠源性脓毒症的发生机制亟待澄清,亦无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探讨肠源性脓毒症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团队通过建立肠I/R诱导的肠源性脓毒症小鼠模型,依据小鼠脓毒症损伤

1 小鼠具有显著的肠源性脓毒症易感性差异

评分(Murine sepsis score,MSS)发现肠源性脓毒症小鼠在易感性上有显著差异。如图1A所示,部分小鼠在再灌注6小时的MSS评分很低(0 < MSS < 7),这些小鼠的MSS在接下来的几天稳定保持在很低的水平,这组小鼠被定义为肠源性脓毒症耐受小鼠(Enterogenic-sepsis-tolerant mice,ESTM)。部分小鼠在再灌注6小时的MSS评分很高(MSS为>14),这些小鼠的MSS在造模后急剧升高,并在随后的几天内死亡;这组被小鼠定义为肠源性脓毒症敏感小鼠(Enterogenic-sensitive mice,ESSM)。与ESSM组相比,ESTM组小鼠存活率更高、肠源性脓毒症损伤更轻。这些表明,小鼠对肠源性脓毒症的易感性有显著差异。然而,影响肠源性脓毒症易感性的潜在因素尚未见报道。

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会增加宿主对疾病的易感性,然而,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在肠I/R诱导的肠源性脓毒症易感性中的作用尚不明确。然后,该团队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发现,ESTM和ESSM两组小鼠间肠道菌群数量与组成存在显著差异;非靶向代谢组学发现,两组间的代谢物组成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ESTM组小鼠粪便中米那普仑的含量和色氨酸代谢水平明显升高。进一步,该团队进一步利用无菌小鼠证实米那普仑为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楼主热帖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友情提示:论坛资源下载与分享的详细说明  (←点击查看详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2-2 19:51 , Processed in 0.15419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