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查看: 7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指南]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3.06(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7-7 20:2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3-7-7 20:31 编辑


译者按: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每月通过主题词检索,从PubMed与Web of Science等检索引擎,筛选出近期国内麻醉学科所发表的高质量SCI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摘要导读的同时通过《新青年麻醉论坛》珠江视界专栏以每月好文的方式向全国同道推介。


本期《珠江视界-每月好文》节选2023年5月- 2023年6月发表的部分文章,研究来自北京阜外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徐州医科大学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单位的麻醉及相关科室,内容涵盖有:预测接受心脏手术的新生儿和幼儿肝素抵抗的列线图的开发和验证,术前超声引导喉上神经内支阻滞可减少双腔气管插管引起的术后咽喉痛,线粒体裂变和线粒体自噬在老年大鼠术后延迟神经认知恢复中的相互作用,通过miRNA-26a依赖方式调节Kcnk1在下调脊髓背角ciRNA-Kat6b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超声测量颏下距离和皮肤至会厌距离在预测儿童喉镜暴露困难的有效性,星形胶质细胞中的C3a受体通过诱导雄性大鼠A1星形胶质细胞介导开胸术后疼痛等基础或临床研究(#为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

每月好文(2022.05-2023.06)之下

16. Peng Gao, MD#, Yang Zhang, MD, Yu Jin, MD, Peiyao Zhang, MD, Wenting Wang, MD, and Jinping Liu, MD, PhD*.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Nomogram for Predicting Heparin Resistance in Neonates and Young Infa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 A Retrospective Study.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 2023, May, 22. PMID: 37216291


【题目】

一种预测接受心脏手术的新生儿和幼儿肝素抵抗的列线图的开发和验证:一项回顾性研究

【通讯作者】

刘晋萍 北京阜外医院体外循环科

【第一作者】

Peng Gao  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肝素抵抗(HR)常常在小儿心脏手术中出现,通常是指对肝素的敏感性降低。抗凝血酶(AT)缺乏被认为是HR的主要机制;然而,HR的病因可能是多因素的。早期识别HR可能有助于优化肝素抗凝管理。这项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接受心脏手术的新生儿和幼儿HR的预测列线图。

方法:从2020年1月到2022年8月,共有296名1-180日龄的儿童患者被纳入本回顾性研究。患者以7:3的比例被随机分为发展组和验证组。变量选择采用单变量逻辑回归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正则化。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确定预测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HR风险。在发展组和验证组中评估鉴别、校准和临床有用性。

结果:经过多步变量选择后,AT活性、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是新生儿和幼儿HR的预测因素。在发展组和验证组中,利用这3个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AUC)下面积分别为0.874和0.873。Hosmer-Lemeshow检验没有发现缺乏拟合的证据(P = 0.768)。列线图的校准曲线接近理想对角线。此外,该模型在新生儿和婴儿亚组中表现良好。

结论:建立了基于术前变量的列线图以预测接受心脏手术的新生儿和幼儿的HR风险。这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早期预测HR的简单工具,这可能有助于优化这一脆弱患者群体的肝素抗凝策略。

17. Zheping Chen, MM#, Yanwu Jin, MD, Guodong Lu, MM, Yuelong Jin, MM, Chang Feng, MD and Xin Zhao, MD*. Preoperative Ultrasound-Guided Internal Branch Block of Superior Laryngeal Nerve Reduces Postoperative Sore Throat Caused by Double Lumen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A Randomized Trial.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 2023, May, 25. PMID: 37227947

【题目】

术前超声引导喉上神经内支阻滞可减少双腔气管插管引起的术后咽喉痛:一项随机试验

【通讯作者】

赵鑫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Zheping Chen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术后咽喉痛(POST)是全身麻醉(GA)下双腔支气管内插管(DLT)拔管后更常见的副作用之一。据报道,阻滞喉上神经(SLN)内支(iSLNB)可有效地麻醉喉部,以进行气道操作(如清醒气管插管)和疼痛治疗。我们假设超声引导的iSLNB(US引导下的iSLNB)结合GA可改善声音嘶哑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方法:在GA下接受单肺通气(OLV)胸腔镜切除肺结节/肺叶/节段的患者(n=82),根据在GA下是否使用iSLNB(S组,n=41)或不使用(C组,n=41)被随机分为2组。S组患者术前接受US引导的双侧iSLNB。分别在术后2、6和24 h评估POST和声音嘶哑。这项研究的主要结局是两组间术后6 h POST的发生率。

结果:S组的POST总累积发生率低于C组(9/41 vs 20/41;95% CI,0.30 [0.11-0.77];P = 0.011)。S组在术后2 h(9/41 vs 20/41;95% CI,0.30 [0.11-0.77];P =0 .008 和P =0.004)和术后6 h(7/41 vs 17/41;95% CI, 0.29 [0.10-0.81];P = 0.012 和P =0 .015)POST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低于C组。术后24 h内POST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不显著。然而,两组患者在术后2、6和24 h的声音嘶哑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相当。

结论:术前US引导下iSLNB可显著改善双腔支气管插管引起的POST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18. Guiyu Lei, MD#, Lili Wu, MD, Chunhua Xi, MD, PhD, Yang Xiao, MD, PhD, and Guyan Wang, MD, PhD*. Transnasal Humidified Rapid Insufflation Ventilatory Exchange Augments Oxygenation in Children With Juvenile Onset Recurrent Respiratory Papillomatosis During Surgery: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rossover Controlled Trial.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 2023, May, 19. PMID: 37205842


【题目】

经鼻加湿快速充气通气交换提高青少年期发作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患儿的术中氧合:一项前瞻性随机交叉对照试验


【通讯作者】

王古岩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Guiyu Lei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关于经鼻加湿的快速充气通气交换(THRIVE)在无管麻醉中的疗效尚缺乏证据,特别是在儿童患者中。本研究旨在评估THRIVE在青少年期发作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JORRP)中的应用。

方法:本研究纳入28例2-12岁、在全身麻醉下接受手术治疗的JORRP、气道异常和ASA II-III级的儿童。每位患者随机接受2次干预,治疗之间有5 min的清除期:无氧气补充的呼吸暂停和THRIVE干预的呼吸暂停。主要结局呼吸暂停时间定义为从停止插管到再插管和恢复控制通气的时间。次要结局是平均经皮二氧化碳(tcCO2)增长率、呼吸暂停期间最小脉搏氧饱和度(SpO2)以及意外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果:所有患者THRIVE期的中位呼吸暂停时间显著长于对照期(8.9 [8.6-9.4] vs 3.8 [3.4-4.3] min;平均差 [95% 置信区间(CI)],5.0 [4.4-5.6];P < 0.001)。对于2-5岁和6至12岁的患者,对照期的CO2变化率均高于THRIVE期,分别是6.29 [5.19-7.4] vs 3.22 [2.92-3.76] mm Hg min-1;平均差 [95% CI],3.09 [2.27-3.67];P < 0.001和4.76 [3.7-6.2] vs 3.38 [2.64-4.0] mm Hg min-1;平均差[95% CI],1.63 [0.75-2.56];P < 0.001。THRIVE期的最低SpO2显著高于对照期(平均差[95% CI],19.7 [14.8-22.6];P < 0.001)。

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THRIVE安全地增加JORRP儿童术中的呼吸暂停时间,并降低二氧化碳的增长率。临床推荐将THRIVE作为呼吸暂停儿童无管麻醉的气道管理技术。

19. Yitong Li#, Yue Li, Lei Chen, Yi Li, Kaixi Liu, Jingshu Hong, Qian Wang, Ning Kang, Yanan Song, Xinning Mi, Yi Yuan, Dengyang Han, Taotao Liu, Ning Yang, Xiangyang Guo*, Zhengqian Li*. Reciprocal interaction between mitochondrial fission and mitophagy in postoperative delayed neurocognitive recovery in aged rats. CNS Neurosci Ther. 2023 May 19. doi: 10.1111/cns.14261.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208948.


【题目】

线粒体裂变和线粒体自噬在老年大鼠术后延迟神经认知恢复中的相互作用


【通讯作者】

郭向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
李正迁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Yitong Li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最新研究表明,线粒体功能失常是术后延迟神经认知恢复(dNCR)主要的发病机制。线粒体处于一种可调节的裂解和融合的动态平衡状态中,并通过线粒体自噬去除受损线粒体以维持正常细胞功能。然而关于线粒体形态和自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术后dNCR的线粒体功能,至今尚不清楚。本研究中,我们对海马神经元中线粒体的形态改变和自噬活性进行观察,并评估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在老年大鼠全身麻醉和手术应激后的dNCR中的作用。

方法:我们首先评估老年大鼠麻醉/手术后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以及检测海马线粒体功能和形态。分别在体内和体外使用Mdivi-1和siDrp1抑制线粒体裂解,检测线粒体自噬和线粒体功能。最后,使用雷帕霉素激活线粒体自噬,并观察线粒体形态和线粒体功能。

结果:手术损伤海马依赖性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并引起线粒体功能失调。它还促进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裂解,并抑制线粒体自噬。Mdivi-1通过抑制线粒体裂解改善老年大鼠的线粒体自噬和学习记忆能力。通过siDrp1敲除Drp1也改善线粒体自噬和线粒体功能。与此同时,雷帕霉素抑制过度的线粒体裂解,改善线粒体功能。

结论:手术增加线粒体裂解并抑制线粒体自噬活性。在机制上,线粒体裂解/融合和线粒体自噬活动彼此相互作用,并都参与了术后dNCR。这些手术应激后的线粒体事件可能为治疗术后dNCR提供新的靶点和方法。

20. Ling Xie#, Ming Zhang#, Qiaoqiao Liu#, Runa Wei, Menglan Sun, Qi Zhang, Lingyun Hao, Zhouya Xue, Qihui Wang, Li Yang, Hongjun Wang, Zhiqiang Pan*. Downregulation of ciRNA-Kat6b in dorsal spinal horn is required for neuropathic pain by regulating Kcnk1 in miRNA-26a-dependent manner. CNS Neurosci Ther. 2023 May 5. doi: 10.1111/cns.1423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144575.


【题目】

通过miRNA-26a依赖方式调节Kcnk1在下调脊髓背角ciRNA-Kat6b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

【通讯作者】

潘志强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

Ling Xie,Ming Zhang,Qiaoqiao Liu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摘要】

目的:神经损伤引起的脊髓神经元基因表达中的不适应性改变对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环状RNA(ciRNA)正逐渐成为基因表达的关键调控因子。本研究识别了一种神经系统组织特异性的ciRNA-Kat6b,并发现其在人和小鼠中具有保守性。我们旨在观察脊髓后角ciRNA-Kat6b是否以及如何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方法:采用单侧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CI)手术制备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采用RNA测序获取差异表达的ciRNA,运用定量RT-PCR测定神经系统组织特异性ciRNA-Kat6b和microRNA-26a(miRNA-26a)的表达水平。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了ciRNA-Kat6b调控miRNA-26a和miRNA-26a调控Kcnk1,并通过体外荧光素酶报告试验和包括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和RNA-RNA免疫共沉淀在体内实验进行验证。采用对热和机械刺激的高敏反应检查ciRNA-Kat6b、miRNA-26a或Kcnk1与神经病理性疼痛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周围神经损伤使雄性小鼠背侧脊髓角的ciRNA-Kat6b下调。抑制ciRNA-Kat6b下调可阻断神经损伤引起的miRNA-26a增加,逆转miRNA-26a引起的钾通道Kcnk1降低,该钾通道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键参与者,在脊髓背角水平缓解CCI引起的疼痛过敏。相反,模拟此下调会增加脊髓中miRNA-26a水平并进一步降低Kcnk1水平,导致原始小鼠出现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在机制上,ciRNA-Kat6b的下调减少了miRNA-26a与其结合的次数,在Kcnk1的3'非翻译区域上提高了miRNA-26a结合的数并导致Kcnk1 mRNA的降解,从而使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的背角中KCNK1蛋白降低。

结论:背角神经元中的ciRNA-Kat6b/miRNA-26a/Kcnk1通路调节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展和维持,ciRNA-Kat6b可能是镇痛和治疗策略新的潜在靶点。

21. Zhenwei Zheng, Xia Wang, Ruiming Du, Qingda Wu, Lu Chen & Wuhua Ma. Effectiveness of ultrasonic measurement for the hyomental distance and distance from skin to epiglottis in predicting difficult laryngoscopy in children. Eur Radiol. 2023 May 31. doi: 10.1007/s00330-023-09757-z.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256351.


【题目】

超声测量颏下距离和皮肤至会厌距离在预测儿童喉镜暴露困难的有效性

【通讯作者】

马武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Zhenwei Zheng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摘要】

目标:研究表明,一些超声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成人困难气道。然而,超声参数是否可以用于预测儿童困难气道尚不清楚。本研究调查了几个超声指标对儿童喉镜暴露困难(DL)的预测价值。

方法:纳入年龄在5至12岁接受全麻下气管插管的小儿患者。在麻醉前,通过超声测量延伸位置的舌骨至下颌距离(HMDE)、舌体厚度、舌正中矢状位横截面积、舌宽以及皮肤至会厌距离(DSE)。研究终点为喉镜暴露困难。通过ROC曲线评估各参数的预测价值。

结果:最终分析纳入310名儿童,其中15名(4.8%)有喉镜暴露困难。通过超声测量发现,缩短的HMDE可以帮助识别5至12岁儿中出现喉镜暴露困难的患儿(5-8岁:面积下曲线(AUC)0.74,灵敏度0.88,特异度0.60;9-12岁:AUC 0.72,灵敏度0.71,特异度0.83)。增加的DSE可以帮助识别5到8岁的喉镜暴露困难的儿童(AUC 0.76,灵敏度0.88,特异度0.69)。

结论:超声测量HMDE可用于预测5至12岁儿童的喉镜暴露困难。超声测量的DSE可用于预测5至8岁儿童的喉镜暴露困难。

临床相关声明:通过超声测量的舌骨至下颌距离和皮肤至会厌距离可用于预测儿童的喉镜暴露困难,这有助于降低在麻醉期间儿童发生非预期困难气道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要点:超声测量延伸位置下的舌骨至下颌距离可能是预测5至12岁儿童喉镜暴露困难的有效指标。通过超声测量的皮肤至会厌距离可以预测5至8岁儿童的喉镜暴露困难。使用超声术前气道评估可在儿童中有效应用并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22. Afang Zhu#, Huan Cui, Wenliang Su, Chaoqun Liu, Xuerong Yu,,and Yuguang Huang*. C3aR in astrocytes mediates post-thoracotomy pain by inducing A1 astrocytes in male rats. Biochim Biophys Acta Mol Basis Dis. PMID: 36871753

【题目】

星形胶质细胞中的C3a受体通过诱导雄性大鼠A1星形胶质细胞介导开胸术后疼痛

【通讯作者】

黄宇光 北京协和医院

【第一作者】

朱阿芳 北京协和医院

【摘要】

背景: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后可极化为三种细胞:具有神经毒性的A1、具有神经保护性的A2和经典的A-PAN,参与开胸术后疼痛从急性到慢性的转变。与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相互作用相关的C3aR受体是A1星形胶质细胞极化所必需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鼠开胸痛模型中星形胶质细胞C3aR是否通过诱导A1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来介导开胸术后疼痛。

方法:建立雄性大鼠开胸疼痛模型,通过测量机械缩足阈值评价疼痛行为。用脂多糖(LPS)诱导A1星形胶质细胞。鞘内注射AAV2/9-rC3ar1 shRNA-GFAP下调星形胶质细胞C3aR的表达。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共免疫荧光和单细胞RNA测序等方法评价干预前后相关表型标志物的表达。

结果:我们发现C3aR下调抑制了内毒素诱导的A1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减少了急、慢性疼痛时激活的C3aR、C3和GFAP的表达,并降低了机械缩足阈值和慢性疼痛的发生率。此外,未出现慢性疼痛的模型组A2星形胶质细胞更多地被激活;C3aR下调增加了脂多糖暴露后A2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C3aR基因敲除也可降低内毒素或开胸手术诱导的M1小胶质细胞的活化。

结论:我们的研究证实了C3aR诱导的A1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与开胸术后慢性疼痛有关。通过下调C3aR抑制A1的激活可增加抗炎A2和减少促炎M1的激活,这可能是开胸术后慢性疼痛的机制之一。

23. Yulong Ma#, Tianyue Mi#, Miao Sun#, Changsheng Zhang, Dandan Chang,
Siyuan Liu, Han Song, Huikai Yang, Yanhong Liu, Jiangbei Cao, Qiang Fu, and Weidong Mi*. Public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of Anesthesiology and Anesthesiologist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National Survey of 1 Million Participants. Anesth Analg, 2023;XXX:00–00. PMID: 37144921

【题目】

中国公众对麻醉学和麻醉医生的认识:来自对100万人的横断面调查研究

【通讯作者】

米卫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麻醉科

【第一作者】

马玉龙,Miao Sun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麻醉科
Tianyue Mi 南卡罗来纳大学阿诺德公共卫生学院

【摘要】


背景:在过去的20年中,麻醉学已成为最先进的专业之一,并经历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公众对麻醉学和麻醉医生的认识有限,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让公众意识到麻醉医生在手术中的作用很重要。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项调查:中国公众对麻醉学和麻醉医生的认识。


方法:2018年至2019年,在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及海外地区进行了横断面调查。调查问卷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般项目和研究项目。一般项目包括参与者的人口统计特征;研究项目包括个关于公众对麻醉医生和麻醉学的认识的10个问题。调查委员会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对数据进行了质量控制。


结果:本次全国性调查共招募了1001279人(男性,40.7%)。我们发现大多数参与者将麻醉医生视为医生。然而,公众对麻醉医生在手术期间的工作和职责的了解相当低,正确回答率从16.5%到52.9%不等,麻醉医生的职责经常被错误地归类于外科医生或护士。令人失望的是,超过一半的参与者仍然认为,一旦患者在接受麻醉后,麻醉医生就可以离开手术室。最后,正确率与各地区的经济水平呈正相关。


结论:中国公众对麻醉学和麻醉医生的认识仍然不足。由于参与者的偏见和特点,中国公众的实际情况可能比这里反映的还要糟糕。因此,应采取广泛措施,提高公众对麻醉学和麻醉医师的认识。


24. Zhao-Rong Chen#, Yu Hong, Shi-Hong Wen, Ya-Qing Zhan, and Wen-Qi Huang*. Dexmedetomidine Pretreatment Protects Against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y Activating STAT3 Signaling. Anesth Analg, 2023 May 5. PMID: 37145970


【题目】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通过激活STAT3信号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通讯作者】

黄文起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Zhao-Rong Chen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围手术期并发症,血流恢复会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右美托咪定(DEX)预处理可以预防心脏IRI,但其机制仍不清楚。

方法:结扎小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流模型(30分钟/ 120分钟)。在结扎前10分钟静脉输注20μg/ kg DEX。此外,在DEX输注前2分钟施用α3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育亨宾和STAT30抑制剂Stattic。体外,在分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中进行缺氧/复氧(H / R)与DEX预处理1小时。此外,在DEX预处理之前应用Stattic。

结果:在小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中,DEX预处理降低了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水平(2.47 ± 0.165 vs 1.55 ± 0.183;P < .0001),减轻了炎症反应(P ≤.0303),减少了4-羟基壬烯醛(4-HNE)的产生和细胞凋亡(P = .0074),并促进了STAT3的磷酸化(4.94 ± 0.690 vs 6.68 ± 0.710,P = .0001),而育亨宾和Stattic均能拮抗这一作用。对差异表达的mRN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证实,STAT3信号传导可能参与DEX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在分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中进行H / R处理后,5μM DEX预处理改善了细胞活力(P = .0005),抑制了活性氧(ROS)的产生和钙过载(P ≤ .0040),减少细胞凋亡(P = .0470),促进STAT3 Tyr705位点磷酸化(0.102 ± 0.0224 vs 0.297 ± 0.0937;P < .0001) 和 Ser727(0.586 ± 0.177 vs 0.886 ± 0.0546;P = .0157),这一作用可被Stattic拮抗。

结论:DEX预处理对心肌IRI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α2-肾上腺素受体在体内和体外促进STAT3磷酸化。

25. Long Feng# , Jianyuan Yin#, Pei Zhang#, Jiao An# , Yali Zhao* , Qing Song*,  Ping Ping*,Shihui Fu*. Physical inability rather than depression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had negative effect on centenarian prognosis: a prospective study with 5-year follow-up. J Affect Disorders. 2023 May 25. PMID:37244541

【题目】

身体失能而不是抑郁和认知障碍对百岁老人的预后有负面影响:一项为期5年随访的前瞻性研究

【通讯作者】

Yali Zhao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中心实验室
Qing Song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暑治疗研究中心
Ping Ping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药品仪器监督管理总站
Shihui Fu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心内科

【第一作者】

Long Feng,Jiao An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麻醉科
Jianyuan Yin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重症监护科
Pei Zhang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

目的:很少有研究涉及身体残疾、抑郁和认知障碍对老年人,特别是中国百岁老人预后的影响。本前瞻性研究旨在探讨中国百岁老人5年随访的效果。


方法:根据民政厅提供的百岁老人名单,对海南省18个市县的所有百岁老人进行入户调查,共随访423名百岁老人,其中存活百岁老人84例,死亡百岁老人261例,失访78例。

结果:与存活的百岁老人相比,死亡百岁老人的女性人数较少并且身体残失能人数更多(P <0.05)。单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身体机能不全[EXP(B):2.038, 95%可信区间(CI):1.413-2.939]、尿素氮[EXP(B): 1.116, 95% CI:1.039-1.199],肌酐[EXP(B):1.006, 95% CI:1.001-1.012]对百岁老人预后有负面影响(均P<0.05)。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身体机能不全[EXP(B): 2.148, 95% CI: 1.454 -3.173]和尿素氮[EXP(B): 1.114, 95% CI: 1.020 - 1.216]对百岁老人预后有负面影响(均P<0.05)。

结论:本前瞻性研究表明,对于中国百岁老人身体失能对远期死亡率和生存时间有负面影响,而不是抑郁和认知障碍。该结果提示,改善老年人预后主要可以通过提高身体机能来实现。

26. Shuang Wang#, Liangzhi Xiong#, Zhihua Ruan#, Xiaofang Gong, Yanrong Luo,  Chengyi Wu1, Yu Wang*, Hui Shang* and Jingyi Chen*. Indole-3-propionic acid alleviates sepsis-associated acute liver injury by activating pregnane X receptor.  Mol Med. PMID:37208586


【题目】

吲哚-3-丙酸通过激活孕烷X受体减轻脓毒症相关急性肝损伤

【通讯作者】

Yu Wang, Jingyi Chen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麻醉科
Hui Shang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骨科

【第一作者】

Shuang Wang,Liangzhi Xiong,Zhihua Ruan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脓毒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是困扰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然而,目前预防和治疗脓毒症的药物和措施收效甚微。脓毒症相关急性肝损伤(SALI)是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影响脓毒症的预后。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SALI密切相关,吲哚-3-丙酸(IPA)可激活孕烷X受体(PXR)。然而,IPA和PXR在SALI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

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IPA与SALI的关系。收集SALI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粪便中IPA水平。采用野生型小鼠和PXR基因敲除小鼠建立脓毒症模型,探讨IPA和PXR信号在SALI中的作用。

结果:我们发现患者粪便中IPA水平与SALI密切相关,粪便中IPA水平对SALI具有良好的识别和诊断能力。IPA预处理能显著减轻野生型小鼠的脓毒性损伤和SALI,但在PXR基因敲除小鼠中没有发现。

结论:IPA通过激活PXR来缓解SALI,揭示了SALI发生的新机制,为SALI的预防提供了潜在的有效药物和靶点。

27. Wei-Yun Shen#,Hui Li, An-Hui Zha, Ru-Yi Luo, Yan-Ling Zhang, Cong Luo*,  Ru-Ping Dai*. Platelets reprogram monocyte functions by secreting MMP-9 to benefit postoperative outcomes following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iScience. PMID:37250799


【题目】

血小板通过分泌MMP-9重编程单核细胞功能改善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的预后

【通讯作者】

戴茹萍,Cong Luo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麻醉科,中南大学麻醉学研究所

【第一作者】

Wei-Yun Shen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麻醉科  中南大学麻醉学研究所

【摘要】

血小板有很强的调节免疫反应的能力。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物(MPAs)与心脏病的发病机制有关。值得注意的是,术前血小板计数低通常预示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术后恢复不良。然而,血小板和MPAs在AAD中的功能仍然知之甚少。我们发现,尽管血小板计数减少,但AAD患者的血小板也被激活,免疫调节介质发生显著改变。有趣的是,AAD患者的单核细胞具有抑制的免疫状态,这与手术后的不良预后相关。有趣的是,血小板倾向于与单核细胞聚集,而MPAs的水平与AAD患者手术修复后的恢复有关。血小板通过形成聚集体和部分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来恢复AAD患者被抑制的单核细胞功能。因此,研究结果指出了一种以前未知的涉及单核细胞重编程的血小板机制,这可能会改善复杂心血管手术后的预后。


28. Hui-Ru Li#, Qiang Liu#, Cheng-Long Zhu#, Xiao-Yang Sun, Chen-Yan Sun, Chang-Meng Yu, Peng Li, Xiao-Ming Deng**, Jia-Feng Wang*. β-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 activates NAD+/SIRT1 pathway and attenuates inflammatory and oxidative responses in the hippocampus regions of septic mice. Redox Biol, 63 (2023) 102745. PMID: 37201414

【题目】

β-烟酰胺单核苷酸激活NAD+/SIRT1通路并减轻脓毒症小鼠海马区炎症和氧化反应

【通讯作者】

邓小明  潍坊医学院麻醉学院,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麻醉科,徐州医科大学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Jia-Feng Wang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Hui-Ru Li  潍坊医学院麻醉学院,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麻醉科

Qiang Liu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麻醉科,徐州医科大学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Cheng-Long Zhu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麻醉科


【摘要】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是脓毒症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而SAE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前期研究发现脓毒症小鼠海马区中Sirtuin 1(SIRT1)表达下降,而SIRT1激动剂可改善脓毒症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是维持SIRT1去乙酰化活性的关键底物。β-烟酰胺单核苷酸(NMN)作为NAD+的中间体,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脑缺血性损伤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我们目的是探究NMN在SAE治疗中的潜在作用。本研究使用盲肠结扎穿刺法(CLP)建立在体SAE模型,同时使用LPS刺激BV-2细胞建立体外神经炎症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和条件性恐惧实验来评估小鼠认知功能。结果发现脓毒症小鼠海马区中NAD+、SIRT1和PGC-1α水平显著降低,而总赖氨酸乙酰化、P38和P65磷酸化水平增强。而使用NMN治疗可以逆转这些变化。使用NMN治疗可改善小鼠在条件性恐惧实验和Morris水迷宫的行为表现,同时减轻脓毒症小鼠海马的细胞凋亡、炎症和氧化反应。NMN对记忆功能障碍、炎症和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被SIRT1抑制剂EX-527逆转。与之相似,NMN治疗可以改善LPS诱导的BV-2细胞激活,EX-527或SIRT1敲除在体外实验中可逆转NMN的保护作用。综上所述,NMN对脓毒症小鼠介导记忆功能障碍以及海马区炎症和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NAD+/SIRT1通路的激活可能是重要保护的机制。


29. Yue-Man Zhang# , Yun-Lu Guo#, Ru-Qi Li, Ting-Ting Huang, Yan Li, Wan-Qin Xie, Chen Chen, Wei-Jie Chen, Jie-Qing Wan, Wei-Feng Yu, Pei-Ying Li*. Novel CH25H+ and OASL+ microglia subclusters play distinct roles in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J Neuroinflammation, (2023) 20:115 . PMID: 37183260


【题目】

新型CH25H+和OASL+小胶质细胞亚群在缺血性脑卒中中发挥不同作用

【通讯作者】

李佩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麻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临床研究中心

【第一作者】

Yue-Man Zhang,Yun-Lu Guo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麻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

背景:小胶质细胞极化是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在内的多种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最有前途的治疗靶点之一。然而,缺血性脑卒中后小胶质细胞的详细转录组改变尚不完全清楚。


方法:使用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tMCAO)诱导小鼠局部脑缺血60分钟。术后3天,对tMCAO和假手术小鼠的缺血脑组织进行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使用Ch25h-/-小鼠以明确特异性小胶质细胞亚群对脑卒中后梗塞体积和神经炎症的影响。

结果:我们发现一个具有增强抗原处理的相对稳态亚群和三个“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小胶质细胞”(ISAM): MKI67+、CH25H+和OASL+亚群。我们发现MKI67+亚群增殖并分化为CH25H+和OASL+亚群。CH25H+小胶质细胞是ISAM的一个关键亚群,在脑卒中后表现出增加吞噬作用和神经保护特性。与Ch25h+/-小鼠相比,Ch25h-/-小鼠缺血性脑卒中后梗塞体积显著增加。同时,OASL+亚群小胶质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小鼠大脑中积累,并与脑卒中后神经炎症进展相关,这种现象在老年小鼠大脑中更加明显。

结论:我们实验结果阐明CH25H+和OASL+小胶质细胞亚群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的作用,为靶向调节小胶质细胞以治疗脑卒中提供新思路。

30. Fu-Zhou Hua#, Hong Zhu#, Wen Yu, Qing-Cui Zheng, Lie-Liang Zhang, Wei-Dong Liang, Yue Lin, Fan Xiao, Peng-Cheng Yi, Yan-Hong Xiong, Yao Dong, Hua Li, Lan-Ran Fang, Hai-Lin Liu, Jun Ying*, Xi-Feng Wang*. β-arrestin1 regulates astrocytic reactivity via Drp1-dependent mitochondrial fission: implications in postoperative delirium. J Neuroinflammation, (2023) 20:113. PMID: 37170230


【题目】

β-arrestin1通过Drp1依赖的线粒体裂变调控星形细胞反应性:对术后谵妄的影响

【通讯作者】

应俊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江西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Xi-Feng Wang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Fu-Zhou Hua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江西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Hong Zhu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摘要】

术后谵妄(POD)是令人衰弱的手术并发症,在骨科等高风险手术后常见。这种神经认知障碍会对术后的记忆、意识、注意力等认知领域产生负面影响;然而POD发病的病理生理学尚不清楚。基于患者大脑和体液(脑脊液和血清)以及POD动物模型的多项研究发现,炎症反应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β-抑制蛋白是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G蛋白)耦合受体的下游分子。作为多功能蛋白质,它们通过与炎症相关伴侣蛋白结合进而调节多种炎症性疾病的病程进展。本研究我们发现β-抑制蛋白家族中的β-arrestin1在POD小鼠模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显著降低。利用β-arrestin1基因敲除小鼠,我们发现β-arrestin1缺乏加重POD模型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炎症表型。通过体外实验进一步明确星形胶质细胞中的β-arrestin1与线粒体动力蛋白1(Drp1)相互作用进而调节线粒体聚变/裂变过程。β-arrestin1敲除导致β-arrestin1无法与Drp1结合,从而促进Drp1向线粒体膜易位,引发线粒体片段化并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使用β-arrestin1偏向性激动剂可明显改善POD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并降低相关脑区星形胶质细胞病理性激活。由此我们得出结论,β-arrestin1是POD病理进展的关键位点,也是POD潜在的治疗靶点。



检索:孙瑶、王益敏
翻译:周婷、陈观霞
校对:方嘉凯、赵伟

指导老师简介:

楼主热帖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2-9 07:48 , Processed in 0.142492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