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4-7-27 23:12 编辑
以下文章来源于徐医附院麻醉论坛,作者22级专硕 李闯
01、病例资料 者女性,41岁,因“发热20天“入院
现病史
患者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达38.6℃,伴全身肌肉酸痛、畏寒、无寒战,自服”对乙酰氨基酚“可降至正常,后反复出现体温升高,至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WBC 15.7*10^9/L,予相关药物应用后体温可降至正常,现为进一步治疗入院。
既往史
平素健康状况良好,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性疾病,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辅助检查
Hb 100g/L, 血小板:362*10^9/L,中性粒细胞:8.45*10^9/L。
腹部增强CT:左肾巨大含脂占位,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目前诊断
1.发热;2.肾占位性病变。
拟行手术
腹腔镜下左肾部分切除术。
02、麻醉过程
11:40
入手术室,开放外周静脉,连接心电监护,局麻下桡动脉穿刺置管HR 76bpm,BP120/64mmHg,SpO2 99%
11:50
麻醉诱导,预充氧后静脉给予咪达唑仑2mg,依托咪酯20mg,舒芬太尼30ug,维库溴铵8mg。麻醉诱导后,于超声引导下行左侧TAP+腹直肌鞘神经阻滞。瑞芬太尼12ug/kg/h,丙泊酚4mg/kg/h,七氟烷1%。
12:00
手术开始,HR 60~80bpm,BP 120~130/60~70mmHg,SpO2 100%,PETCO2 36~41mmHg。
12:20
手术医生切皮后,12:38查血气Hb 7.9g/dL,提醒手术医生备血。术中循环不稳定,泵注去氧肾上腺素5mg/h,血压维持在120/70mmHg。
14:20
术中探查发现瘤体大,肿瘤血供丰富,考虑肾错构瘤,创面大量出血,心率增快至100次/分左右,血压降至80/45mmHg,立即将液体速度开至最大,在上级指示下再开放一条静脉通路加快补液,同时增加去氧肾上腺素量维持血压,血气分析Hb 2.9g/dL,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1.0g。
15:05
开始输入新鲜冰冻血浆、悬浮少白红细胞、冷沉淀。停止泵注去氧,泵注去甲肾上腺素0.1ug/kg/h。Hb 2.6g/dL,随后输入血小板,甲强龙40mg滴入。
15:43
速尿10mg
16:15
复查血气Hb 6.6g/dL。速尿10mg
16:45
手术结束,维持血压在110/70mmHg左右转入ICU。术中共输入晶体液3000ml,胶体2000ml,新鲜冰冻血浆400ml,悬浮少白红细胞2000ml,冷沉淀6U,血小板一个治疗量(约250~300ml),出血2300ml,尿量500ml。
夜间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血红蛋白降低,急诊行“剖腹探查术”进一步止血,术毕返回ICU。
术后第二天
上午转入普通病房。
术后第十天
出院。
03、分析讨论
肾错构瘤的特点 肾错构瘤(RAML)又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由成熟的脂肪组织、平滑肌和血管成分组成。瘤组织与肾组织无明确界限,血管大小不一、异常扭曲、管壁不规则增厚,其中病变的中小血管缺乏弹力层和肌壁,容易形成广泛的假性动脉瘤样扩张,大于4cm且不断增大的错构瘤需行肾切除术及肿瘤剜除术。
错构瘤虽然绝大多数是良性肿瘤,但也有很大危害。部分错构瘤可呈膨胀性生长,因此压迫肾单位、肾盏或肾盂,从而损伤肾功能。肿瘤内可自发出血,或受外力造成破裂出血的情况,可谓是藏在身体里的“定时炸弹”!极少数病例可累及患者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形成瘤栓。
部分患者由于瘤体巨大,致使操作空间狭小,并且由于错构瘤的特殊性质触碰容易出血,使得视野不清,更增大了手术难度。
术中大出血 大出血:
- 患者在24h内损失100%的循环血量(约70ml/kg,在70kg成人中约5L);
- 3h内损失50%的循环血量及以上;
- 出血速度达150ml/min;
- 符合上述一条即可诊断为大出血;
术中大出血常引起失血性休克,出血量和出血速度是决定休克发生的关键因素。
肾除切手术大出血的原因 1.医源性原因
- 肾蒂撕脱:肾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往往发生于手术后的72小时之内。由于肾脏切除手术需要将肾动脉、肾静脉一并进行结扎,如果结扎不牢靠或者手术后患者剧烈活动,可能导致肾动脉撕脱,引发大出血。
- 手术创伤:因操作不当或解剖结构复杂而导致血管损伤,尤其是当肾脏肿瘤侵犯到周围的血管时,出血风险也随之提高。
- 止血不彻底:术中止血操作不细致或未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点,可能导致术后出血。
2.其他原因
患者体质差异手术耐受性的问题,以及一些特殊体质患者凝血功能的差异等。此外,术前准备工作,如评估不到位等也使术中大出血的可能性增加。
临床上评估失血量的方法 1.休克指数计算法
用相对基础血压(BP)和心率(HR),快速计算患者休克指数(SI=HR/BP),根据SI估计失血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