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腾波 宁波开发区医院麻醉科
硬膜外腔置管后拔管困难在临床日常工作中并不常见。若麻醉后出现了拔管困难,一般先采用常规方法来拔管,若无效,保留导管,待周围组织反应形成后,再将松动的导管拔出。仍然困难后,可借助穿刺针或其它皮肤扩张器拔出或手术取出,切忌暴力拔管。现将本例患者发生硬膜外腔置管后拔管困难的病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女,25岁,孕40周,阴道流液1小时入院。一般情况,身高160cm,体重90kg,孕前BMI28.12kg/m2。体格检查:脊柱正常生理弯曲,无强直、无压痛、无叩痛,活动度正常。化验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正常,宫口开大3cm入产房待产。11:00行硬膜外分娩镇痛。选左侧卧位经L3~4正入法穿刺,硬膜外至皮肤深度4cm,头向置管4cm,导管为内置钢丝导管。操作经过顺利。硬膜外注入2%利多卡因4ml无阻力,5min后确定有麻醉平面无腰麻征象后接硬膜外镇痛泵,配方为:0.15%盐酸罗哌卡因+0.25ug/ml枸橼酸舒芬太尼。镇痛效果优,平面为T10~S。19:20分娩结束在产房观察约两小时后回病房。
拔管经过:第一次让患者坐位头低脊柱弯曲,但硬膜外导管拔出困难;第二次让患者右侧卧位恢复至穿刺体位,仍然拔出困难,多次尝试调整体位拔管仍然困难,将硬膜外导管消毒包扎,让患者休息片刻。重新让患者变为穿刺体位,2%利多卡因穿刺点周围注射,硬膜外注射生理盐水,同时在硬膜外周围皮肤及皮下组织轻柔按摩,有盐水渗出,导管同时有松动迹象,一边推注生理盐水一边拔导管,导管逐渐拔出,检查导管发现前端5cm处钢丝拉长,但导管刻度完整(见下图1 、图2)。随访患者下肢感觉和运动无异常,按时康复出院。
图1 置入前硬膜外导管
图2 拔出后硬膜外导管
讨论
硬膜外导管拔管困难的原因可能与局部骨质异常、肌肉紧张、穿刺方向偏向一侧及置管过长导管打结等因素有关,发生率较低,通常通过调整患者体位或局部注射局麻药、中心静脉导管扩张器[1]、C行臂X线透视下置入导丝[2]、或放置3~7天[3]、手术切开取出等方法,但手术取出会增加患者痛苦,增加医患双方的心理负担,可能会增加医疗纠纷。
本例患者导管应用钢丝加强管,增加了导管硬度与韧性。在导管拔出过程中首先耐心的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同时通过推注生理盐水,降低了肌肉紧张度,润滑了周围组织,使导管能够顺利拔出。对于出现硬膜外穿刺困难的患者应注意预防,置管困难时切忌直接拔管应连同穿刺针一并拔出。后期拔管困难时切忌操之过急,硬拔硬拽,多想简单有效的办法,必要时寻求帮助。
参考文献
[1] 朱锋 康忠奎 谢智凤.硬膜外导管拔管困难的方法[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 ,27(3),82-84. [2] 王姝媛 张秋金 马继宏.C行臂X线透视下导丝植入法处理硬膜外导管处理硬膜外拔管困难一例[J]临床误诊误治,2008,21(6),92. [3] 陈民为 周雪华 蔡丽香 .硬膜外阻滞后拔管困难处理2例报道[N]2006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06,365~366.
END
1.欢迎同行原创投稿,稿酬200元/篇
2.投稿>3篇以上,优先加入新青年高级技术群 3.投稿10篇以上成为新青年特约撰稿专家,获得新青年终身V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