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查看: 5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指南] 共识 | 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7-19 11:23: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4-7-19 13:00 编辑

  • 定义
失眠是指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感到不满意,并且影响日间功能或引起躯体不适的一种主观体验。

主要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成人入睡潜伏期超过30 min)、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5 h),症状每周至少出现3次,并且必须伴有日间功能障碍或日间的痛苦体验。

失眠引起的日间功能障碍主要包括疲劳、情绪低落或易激惹、躯体不适、认知障碍、焦虑情绪等。部分人群虽然睡眠时间较短(如短睡眠者),但没有与失眠有关的日间损害症状,不应被诊断为失眠


如果失眠是由于其他睡眠‑觉醒障碍、精神障碍、其他医学情况或某种物质或药物引起的,也不应诊断为失眠,只有当失眠是临床关注的独立症状时,才诊断为失眠。


失眠可能更多地作为一种与躯体或精神障碍并存的症状,而不是以孤立的形式出现。


  • 失眠的药物治疗
(一)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BZRAs)分为苯二氮䓬类药物(BZDs)、非苯二氮䓬类药物(non‑BZDs)和新型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

1、BZDs: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劳拉西泮、地西泮、奥沙西泮、氯硝西泮。其中艾司唑仑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唯一批准用于失眠治疗的BZDs。
  • BZDs不良反应包括:日间困倦、头昏、肌张力减低、跌倒和认知功能减退等。持续使用BZDs后,突然停药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和反跳性失眠,需逐步减停。
  • 肝肾功能损害、重症肌无力、路易体痴呆、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禁用BZDs(A 级证据,Ⅰ 级推荐)。

2、non‑BZDs:主要包括唑吡坦、扎来普隆、右佐匹克隆和佐匹克隆。
  • 扎来普隆半衰期小于1 h,适用于治疗入睡困难。唑吡坦半衰期小于0.7~3.5 h,能够快速诱导睡眠,治疗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使用时应防护跌倒及异态睡眠的发生。右佐匹克隆和佐匹克隆半衰期小于6 h,比唑吡坦有更好的睡眠维持作用。长期应用时,扎来普隆对认知和心理运动的影响少于唑吡坦和佐匹克隆。
  • non‑BZDs 与 BZDs 催眠疗效类似,但是药物依赖的风险较传统BZDs 低。
  • 由于non‑BZDs 半衰期相对较短,次日残余效应低,一般不产生日间困倦,因此non‑BZDs治疗失眠安全、有效,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A级证据,Ⅰ级推荐)。

3、新型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地达西尼(dimdazenil):为γ‑氨基丁酸A 型(γ‑aminobutyric acid type A,GABAA)受体的部分正向别构调节剂,选择性作用于α1 亚基,部分激动GABAA 受体。
  • 达峰时间约1 h,半衰期约4 h,适用于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可以改善日间疲劳,不影响日间功能。地达西尼治疗失眠的研究结果显示,其能缩短入睡时间和增加总睡眠时间,增加N2期睡眠,改善日间思睡(短期应用A级证据,Ⅰ级推荐)。

(二)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
  • 分为两种神经肽:食欲素A[也称下丘脑分泌素‑1(hypocretin‑1)]和食欲素B[也称下丘脑分泌素‑2(hypocretin‑2)]。
  • 3 种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dual orexin receptor antagonist,DORA)药物包括:苏沃雷生(suvorexant)、莱博雷生(lemborexant)和达利雷生(daridorexant)。
  • 常见的不良事件是头痛(10%)、思睡(7%)和疲劳(5%),少于2%的患者出现睡眠瘫痪和睡眠幻觉。
  • DORA无次日残留,对认知及呼吸影响小,均可应用于有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失眠患者。
  • 尚无证据表明DORA 导致药物依赖,可以长期应用,停药不出现显著的反跳性失眠。
  • 苏沃雷生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失眠及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主观失眠,不引起谵妄(B 级证据,Ⅰ级推荐)。

(三)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 褪黑素仅用于昼夜节律失调型睡眠觉醒障碍,如昼夜节律延迟综合征及时差变化所致失眠的短期应用,不建议作为常规药物治疗失眠。
  • 褪黑素有头痛、思睡、胃肠反应、血压变化、情绪低落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褪黑素可影响内源性褪黑素的分泌,大剂量褪黑素(10 mg/d以上)可抑制性激素分泌。常用给药方法和剂量是入睡时间前的2~3 h服用0.3~5.0 mg
  •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包括雷美替胺(ramelteon,又译雷美尔通)和特斯美尔通(tasimelteon,又译他司美琼)。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通过激动褪黑素受体,发挥催眠作用,其可缩短睡眠潜伏期、提高睡眠效率、增加总睡眠时间,用于昼夜节律失调所致的以入睡困难为主要表现的失眠(A级证据,Ⅱ级推荐)。
  •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无依赖性及成瘾性、无戒断症状及无呼吸抑制作用,次日残留作用少,适合用于合并存在睡眠呼吸障碍及COPD的失眠患者。
  • 特斯美尔通是唯一一个被美国FDA批准用于非24 h昼夜节律睡眠障碍治疗的药物。

(四)抗组胺H1受体药物

抗组胺H1受体药物,可穿过血脑屏障,与脑部的H1受体结合,作为非处方药物用于妊娠呕吐的治疗,通过对中枢神经活动的抑制起到镇静催眠作用,也可改善妊娠患者的失眠,应慎用于重症肌无力及青光眼的患者,可能加重谵妄,甚至增加死亡率。多西拉敏、苯海拉明。

(五)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物
多塞平、曲唑酮、米氮平

(六)抗抑郁药物与BZRAs联合应用

失眠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二者互为因果。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通过治疗抑郁和焦虑改善失眠,在用药初期可能有激越反应,部分SSRI能够延长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中的觉醒时间,减少睡眠总时间和降低睡眠效率,减少慢波睡眠,增加某些患者的周期性肢体运动,甚至加重失眠。


早期联合应用SSRI、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erotonin‑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NRI)和短效BZRAs(如唑吡坦、佐匹克隆或右佐匹克隆)可快速缓解失眠,提高患者对SSRI、SNRI的依存性。盐酸曲唑酮可以改善睡眠结构和睡眠连续性,和短效BZRAs(如唑吡坦、佐匹克隆或者右佐匹克隆)联合使用提高依存性。

多塞平、小剂量米氮平具有镇静作用,一般不需要联用BZRAs类药物(B级证据,Ⅱ级推荐)。


(七)具有镇静作用的抗精神病药


部分抗精神病药物因抗组胺机制而具有镇静作用,如:喹硫平、奥氮平、氯氮平等,这些药物能够增加总睡眠时间、改善睡眠结构、减少睡眠中觉醒时间。考虑到其不良反应,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不建议无精神疾病的失眠患者使用此类药物(D级证据,Ⅰ级推荐)。在具有镇静作用的抗精神病药物中,首选小剂量喹硫平,其镇静效果较好,安全性高(B级证据,Ⅰ级推荐)。

(八)药物治疗的推荐方案

镇静催眠药物每晚睡前口服1次,称为连续治疗。若非每晚服用,比如每周选择数晚服药而不是连续每晚用药则称为间歇治疗
  • 推荐间歇给药治疗的频率为每周3~5 次,“按需”服用。
  • 苯二氮䓬类和非苯二氮䓬类根据睡眠需求“按需”服药的标准如下:(1)预期入睡困难时,建议就寝前5~10 min 服用;(2)根据夜间睡眠的需求,上床后30 min 仍不能入睡时,立即服用;(3)夜间醒来无法再次入睡,且距预期起床时间>5 h,可以服用短半衰期药物;(4)根据次日日间活动的需求于睡前服用。对慢性失眠患者推荐使用 non‑BZDs 间歇治疗。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剂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于睡前服用。抗抑郁剂一般不采用间歇给药或按需用药的方式。


疗程:少数药物,如唑吡坦、右佐匹克隆、雷美替胺具备长期应用的临床证据,但考虑到潜在的成瘾问题,仍建议尽可能短期使用一般不超过4周超过4周需重新评估,必要时变更干预方案或者根据患者睡眠改善状况采用间歇治疗。


需要注意,长期接受失眠药物连续治疗的患者应当避免突然终止药物治疗,否则导致失眠反弹和严重的精神症状。常用的减量方法包括逐步减少用药量(每2周减少1/4)和变更连续治疗为间歇治疗。

楼主热帖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2-2 12:37 , Processed in 0.161682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