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4-9-23 22:06 编辑
以下文章来源于APS麻醉与围术期科学,作者裴丽坚、马力
MF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动脉夹层形成和破裂是其主要致死性原因。妊娠期血流动力学和雌/孕激素变化显著增加了夹层发生的风险。此外,部分MFS患者可能合并硬脊膜扩张,这会增加椎管内麻醉的风险。因此,MFS患者在妊娠期需要进行多学科管理,参与的麻醉医师不仅要关注麻醉问题,还需对患者的整体管理有充分了解,以便做出正确决策。本文总结了孕妇合并MFS围术期的麻醉管理策略。
正 文 1.产前咨询 在孕早期和中期进行产前咨询时,如果发现升主动脉直径≥45mm,或在40-45mm之间并伴有进行性扩张和家族史,建议孕期行心脏手术,最佳手术时机为孕13周~27周。与非孕期心脏手术相比,母体死亡风险并不增加,约为3-15%;然而,胎儿死亡风险显著增加,约为20-33%。围术期应优先考虑母体安全,并获得孕妇及其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目前,围术期常用麻醉药物尚无致畸证据。 在孕晚期(≥28周)进行产前咨询时,如有主动脉手术指征,建议先进行剖宫产,再进行主动脉手术。二者同期进行会增加产后出血风险,但可通过球囊压迫、术中子宫动脉结扎或栓塞等措施来减少出血风险。分期手术则可显著降低产后出血风险。对于无手术指征的孕妇,可妊娠至足月后分娩。
妊娠期间,应重视心脏功能客观检查。孕妇对反流性瓣膜病的代偿能力和耐受性较强,通常早期无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则提示心衰,因此需重视心脏功能客观检查。
2.孕期心脏手术 对于有继续妊娠需求的孕妇,与非孕期心脏手术的最大区别在于必须保证子宫胎盘灌注,维持胎心监测(FHR)的稳定。体外循环(CPB)的管理目标包括:维持常温或浅低温;较高流量(2.5-6L/min/m2);较高灌注压(平均动脉压>70mmHg);保持适当的红细胞压积(Hct>28%);应尽量缩短CPB时间(<120分钟)和主动脉阻断时间,避免停循环。通常采用经腹部超声间断测量胎儿心率和血流变化,确保FHR维持在≥110bpm。如果FHR持续低于70bpm,应考虑胎儿宫内缺氧的可能性,此时胎儿死亡风险高。
3.心脏术后镇痛 心脏术后充分镇痛可以预防早产,推荐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阿片类药物联合对乙酰氨基酚是最常用的方案,NSAIDs类镇痛药应谨慎使用。心脏术后的抗栓治疗包括抗凝、抗血小板或两者联合使用,需考虑椎管内操作的风险,并协调椎管内操作和抗栓药物的使用时机。当硬膜外血肿风险高时,应考虑全麻剖宫产。
4.围产期麻醉管理 当升主动脉直径≥45mm,建议剖宫产;40-45mm时仍以剖宫产首选,仅在特殊情况下可尝试阴道分娩;<40mm且无其他高危因素者,可选择阴道分娩。MFS患者可能合并硬脊膜扩张,这会导致脑脊液容量增加及硬膜外间隙容积减少,增加椎管内麻醉不全和意外硬脊膜穿破风险。然而,椎管内操作并非绝对禁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