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4-3-29 16:03 编辑
吕瑞兆 耿浩洋 王建华 作者单位:061001 沧州市,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院区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河北省中西医结合神经康复重点实验室;河北省中西医结合骨关节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筹)
通信作者:王建华,Email:[email protected]
桡动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血压是麻醉科和ICU监测有创血压和获取动脉血气样本的常用操作。以前我们是盲探操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功率。但是对于肥胖、小儿、危重病患等特殊情况,成功率往往较低[1]。反复穿刺不仅会造成病患疼痛,还会造成桡动脉周围血肿、血栓形成(图1,米勒麻醉学7版)[2]。而随着便携式超声设备的不断推广应用(图2),在笔者从事的临床麻醉领域,麻醉和超声两个专业的碰撞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交叉。在过去的10年内,使用超声引导穿刺桡动脉逐渐成为了行业的主流。2014年笔者在西安读研时接触的第一篇文献便是Alion等[3]发表在NEJM杂志的“Ultrasound-Guided Insertion of a Radial Arterial Catheter”,此文详细介绍了超声引导平面内外法引导桡动脉穿刺置管操作要点。参加工作后,在2018年读到Kiberenge等[4]发表在Anesthesia & Analgesia杂志的超声引导短轴平面外“动态针尖法(Ultrasound-Guided Dynamic Needle Tip Positioning Technique)”桡动脉穿刺置管的方法,现在回头看,可以说这篇文章几乎可称作平面外动态针尖法的“鼻祖”,后续发表的相关文章很多都引用过此篇。也是从那时候起,笔者对超声引导动态针尖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直在持续追踪相关的文献(图3)。感谢Kiberenge等作者在文章中配了操作视频(视频1),从此文入手我们逐渐摸索了超声引导平面外动态针尖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