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家教育部公布2010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评选结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刘克玄教授被确定为该计划入选者。目前是麻醉界入选该计划的第一人。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是教育部2004年启动实施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中第二层次人选。“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包括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和支持体系。第一层次为“长江学者及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第二层次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第三层次为“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是教育部设立的专项人才支持计划,支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开展教学改革,围绕国家重大科技和工程问题、哲学社会科学问题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进行创新研究。着眼培养、支持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创新能力和突出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
刘克玄教授现为我院麻醉科行政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青年学术带头人,具有扎实的临床技能及严谨的科研思维。刘教授出生于1970年11月,在中山大学获硕士及博士学位,曾在芬兰坦佩雷大学医院心脏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及心脏麻醉临床培训,其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多年来一直从事“围术期肠粘膜屏障损伤机制及防治”的研究。目前正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项省部级项目以及医院、学校人才计划项目,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Intensive Care Med, Proteomics, Anesth Analg, Can J Anesth, J Surg Res, Injury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0余篇,多次在国际麻醉学术会议上代表中国麻醉医师交流自己的研究。2007年底进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入选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2009年获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优秀青年麻醉医师出国奖学金。现为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心胸麻醉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等项目的评审专家,担任“中华麻醉学杂志”及“临床麻醉学杂志”通讯编委、“中华麻醉学大查房杂志”编委等,是Anesth Analg,Br J Anaesth等国际麻醉学专业杂志的审稿专家。
刘克玄教授是我院麻醉科培养的优秀人才,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标志着我院麻醉科人才培养踏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我院麻醉科在国内麻醉学术界的影响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