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查看: 418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护心情] 我所经历的看病难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3 16:1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所经历的看病难问题(1)
我的家乡在桂北山区,距离桂林约120公里,距离我工作的柳州有200公里。今年3月初,侄儿从老家打来电话:“说我的伯伯(也就是堂侄的爷爷)腿痛,已不能行走。在村医生诊所打消炎针+服药已经一周了,钱花掉近千元,未见一点好转。问我能不能搞到白蛋白”。我很纳闷,问他为什么要打白蛋白?他说:某很有经验的乡村医生说了:这种病是因为血脉不通,白蛋白有疏通血脉的作用,他已经给好几个类似的病人用了白蛋白,疗效很好。我反复地跟侄儿说:白蛋白一般只用于低蛋白血症,比如肝硬化什么的,对腰腿痛这类的疾病恐怕没有什么效果。好说歹说,侄儿就是不信。非要我给他弄白蛋白,当时白蛋白供应很紧张,我就找药剂科主任批了两瓶,每瓶10g,一共796元,第二天一早,侄儿从老家坐4个小时班车来带上白蛋白,下午坐4个小时班车赶回家,算是输上了白蛋白。两天后,侄儿打电话来,说打了白蛋白后一点用都没有,怎么办?

     我所经历我看病难(2)
伯伯是退休小学教师,今年八十有三了,是四十年代的老高中生,古文功底很好,前两年还能摇头晃脑地背颂岳阳楼记、滕王阁序等古文名篇的片断。十里八乡有个红白喜事,都有是请他主持的,他能根据当事人的身世,事迹等情况很快拟出一副对联,楷书,行书和棣书均象模象样的。也不要什么报酬,招待一餐乡村自酿米酒就可以了,他酒量不大,二两酒下肚后就要跟别人划拳,所以免不了经常喝醉。喝醉了也不闹事,摇摇晃晃走回家睡觉就是了。他老人家就是没学会骑自行车,以前农村交通不便,主要以自行车为主,老人喜热闹,他要是想赶圩,往公路边一站,自然有骑自行车的人问他要不要带一程。因为他做了一辈子小学教师,可以说是桃李满乡村,人家都认得他。说他做了一辈子小学教师也不确切,因为文革时没有做教师,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总之那时在家务农,帮人家写写书信,写写对联。还杀过猪,就是做过屠猪佬。那时的人没有商业头脑。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他帮人写信写对联收过钱,就是帮人杀猪,也就包吃而已。伯伯心地善良、随遇而安,吃苦耐劳。我很小时他就教我识字了,我能从农村出来,和他老人家的早期启蒙教育是分不开的。
我现在是麻醉科医师,当然,还是疼痛科医生。对于伯伯的病,他们在电话里说不清楚,我想了一下,去年说过腰痛,我让人带过一盒双氯芬酸,说服药后疼痛缓解了。这次病得走不了路,不会是什么不治之症吧。转眼到了下一个周日,我准备一些必须用品,听诊器,血压计以及疼痛科常用的一些药物,利多卡因、曲安奈得,维生素B12、维生素B6,阿托品,肾上腺素以及生理盐水若干。还有注射器,碘伏消毒液,神经阻滞包等。长途驱车两百公里,于中午时分赶到老家。
他们正好从乡村医生诊所看病回来,是用手扶拖拉机拉去的,在上面放了一张椅,人躺在躺椅上面。背回家后,我问他们,最近用了些什么药,他们说不知道。问有没有病历,说没有。反正输了白蛋白是肯定的。钱嘛,不算白蛋白的费用,已经超过1000元了。但疼痛没有一点缓解。
我为伯伯检查了一下,神志是清醒的,就是比较瘦,营养状况较差。血压120/75mmHg,脉搏82/分,心肺听诊没有发现什么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四肢没有瘫痪迹象。疼痛位于右臀部,梨状肌点有明显压痛,臀中肌有痉挛现象。脊柱及腰三横突无压痛,也没有叩击痛。我想,诊断梨状肌综合征应该是对的。但在这没有任何安全设施一地方能不能做神经阻滞治疗呢?我心想,既然来了,就不能白来,何况诊断明确,治疗效果应该很好。于是在药物上打了一个小折扣,利多卡因2ml,曲安奈得5mg,维生素B121mgB6100mg,总量15ml,缓慢注入右梨状肌。注药后观察30分钟,没有异常反应。又给了一盒双氯芬酸钠胶囊,嘱每天两次,每次一粒(50mg.饭后服用。再嘱:不必戒酒,想喝就喝一点。
按卫生部的规定,这属于非法行医。但有什么办法呢?这样的病痛在城里一般医院都能诊断出来,治疗不会很麻烦。也花不了很多钱。但在农村就成了大问题了,不但给不出诊断,更不知如何治疗。给不出诊断,就只能乱治,钱花掉了,但病一点没有好,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病,重病就会拖成不治之症。
我认为,所谓看病难,最难的是农村,自古以来,统治者是利用农民打天下的,但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农民从来就没有享受过最起码的医疗保障。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看病难不难,我没有切身体会。中、小城市,医院很多,医院之间竟争很激烈,看病就不难。
文化大革命,有很多的所谓新生事物。但有一样是好的,就是农村合作医疗。当时毛泽东说:要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于是,就真的有很多大城市的医生下到了基层乡镇医院。也就是说那时在农村也能得到较优质的医疗服务。现在也在搞新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原则是低标准,广覆盖。低标准低到什么程度?打个比方,一个农村五口之家,每年每人交20元加入新农合,总共交100元,这是这一家人的新农合,五个人谁都可以用。但这100元只有20%,就是20可以用于在门诊看病。新农合卡里每年只有20元给5个人看门诊!这就是低标准!广覆盖嘛,就是人人都可以用这20元看门诊。住院的话,三级医院报30%,二级医院报50%,一级医院报70%。虽然少,但总算想到了农民!
帮伯伯看完病,当天下午赶回单位,第二天早上约10点侄儿发来短信:叔叔:事实证明你是对的,爷爷疼痛昨晚已减轻8成,今天已能走路。

[ 本帖最后由 li_guiming16 于 2009-5-8 19:54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热帖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2#
发表于 2009-5-3 18:35:07 | 只看该作者
心理安慰而已
这也是中国农村的医疗现状
医保道路任重道貌岸然远啊!!!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3#
发表于 2009-5-3 21:11:13 | 只看该作者
有得花7百多快,你不如直接让他们到你那里,帮找个专科医生看看不是更好。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4#
发表于 2009-5-3 21:42:56 | 只看该作者
者农村看病也够贵的,而且还瞎看!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5#
发表于 2009-5-3 21:46:0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中国乡村卫生现状,也是村民的一种愚昧。宁可相信庸医,就不相信正规化医院。悲哀呀!!!!!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6#
发表于 2009-5-3 23:26:59 | 只看该作者
这哪是看病难啊,这是瞎看病哦。

论坛公告:2013年论坛版主火热招聘中!! (←点击查看详情

7#
发表于 2009-5-3 23:29:12 | 只看该作者
看病难像你这样理解,难怪那么多人认为看病难,其实在中国根本不存在看病难的问题,只能说找名医看病难吧。有多少医院门可罗雀哦。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8#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19:45:14 | 只看该作者

我所经历我看病难(2)

伯伯是退休小学教师,今年八十有三了,是四十年代的老高中生,古文功底很好,前两年还能摇头晃脑地背颂岳阳楼记、滕王阁序等古文名篇的片断。十里八乡有个红白喜事,都有是请他主持的,他能根据当事人的身世,事迹等情况很快拟出一副对联,楷书,行书和棣书均象模象样的。也不要什么报酬,招待一餐乡村自酿米酒就可以了,他酒量不大,二两酒下肚后就要跟别人划拳,所以免不了经常喝醉。喝醉了也不闹事,摇摇晃晃走回家睡觉就是了。他老人家就是没学会骑自行车,以前农村交通不便,主要以自行车为主,老人喜热闹,他要是想赶圩,往公路边一站,自然有骑自行车的人问他要不要带一程。因为他做了一辈子小学教师,可以说是桃李满乡村,人家都认得他。说他做了一辈子小学教师也不确切,因为文革时没有做教师,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总之那时在家务农,帮人家写写书信,写写对联。还杀过猪,就是做过屠猪佬。那时的人没有商业头脑。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他帮人写信写对联收过钱,就是帮人杀猪,也就包吃而已。伯伯心地善良、随遇而安,吃苦耐劳。我很小时他就教我识字了,我能从农村出来,和他老人家的早期启蒙教育是分不开的。
我现在是麻醉科医师,当然,还是疼痛科医生。对于伯伯的病,他们在电话里说不清楚,我想了一下,去年说过腰痛,我让人带过一盒双氯芬酸,说服药后疼痛缓解了。这次病得走不了路,不会是什么不治之症吧。转眼到了下一个周日,我准备一些必须用品,听诊器,血压计以及疼痛科常用的一些药物,利多卡因、曲安奈得,维生素B12、维生素B6,阿托品,肾上腺素以及生理盐水若干。还有注射器,碘伏消毒液,神经阻滞包等。长途驱车两百公里,于中午时分赶到老家。
他们正好从乡村医生诊所看病回来,是用手扶拖拉机拉去的,在上面放了一张椅,人躺在躺椅上面。背回家后,我问他们,最近用了些什么药,他们说不知道。问有没有病历,说没有。反正输了白蛋白是肯定的。钱嘛,不算白蛋白的费用,已经超过1000元了。但疼痛没有一点缓解。
我为伯伯检查了一下,神志是清醒的,就是比较瘦,营养状况较差。血压120/75mmHg,脉搏82/分,心肺听诊没有发现什么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四肢没有瘫痪迹象。疼痛位于右臀部,梨状肌点有明显压痛,臀中肌有痉挛现象。脊柱及腰三横突无压痛,也没有叩击痛。我想,诊断梨状肌综合征应该是对的。但在这没有任何安全设施一地方能不能做神经阻滞治疗呢?我心想,既然来了,就不能白来,何况诊断明确,治疗效果应该很好。于是在药物上打了一个小折扣,利多卡因2ml,曲安奈得5mg,维生素B121mgB6100mg,总量15ml,缓慢注入右梨状肌。注药后观察30分钟,没有异常反应。又给了一盒双氯芬酸钠胶囊,嘱每天两次,每次一粒(50mg.饭后服用。再嘱:不必戒酒,想喝就喝一点。
按卫生部的规定,这属于非法行医。但有什么办法呢?这样的病痛在城里一般医院都能诊断出来,治疗不会很麻烦。也花不了很多钱。但在农村就成了大问题了,不但给不出诊断,更不知如何治疗。给不出诊断,就只能乱治,钱花掉了,但病一点没有好,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病,重病就会拖成不治之症。
我认为,所谓看病难,最难的是农村,自古以来,统治者是利用农民打天下的,但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农民从来就没有享受过最起码的医疗保障。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看病难不难,我没有切身体会。中、小城市,医院很多,医院之间竟争很激烈,看病就不难。
文化大革命,有很多的所谓新生事物。但有一样是好的,就是农村合作医疗。当时毛泽东说:要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于是,就真的有很多大城市的医生下到了基层乡镇医院。也就是说那时在农村也能得到较优质的医疗服务。现在也在搞新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原则是低标准,广覆盖。低标准低到什么程度?打个比方,一个农村五口之家,每年每人交20元加入新农合,总共交100元,这是这一家人的新农合,五个人谁都可以用。但这100元只有20%,就是20可以用于在门诊看病。新农合卡里每年只有20元给5个人看门诊!这就是低标准!广覆盖嘛,就是人人都可以用这20元看门诊。住院的话,三级医院报30%,二级医院报50%,一级医院报70%。虽然少,但总算想到了农民!
帮伯伯看完病,当天下午赶回单位,第二天早上约10点侄儿发来短信:叔叔:事实证明你是对的,爷爷疼痛昨晚已减轻8成,今天已能走路。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9#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21:40:02 | 只看该作者

我所经历的看病难问题(3)

我所经历的看病难(3).
去年清明节回家祭祖,一个远房亲戚拿来一张化验单让我看,是个女性远房亲戚,年龄38岁。这是一张甲状腺功能之T3T4。在县医院做的。初看只有T4偏高。我问她,为什么做了这个检查?她说。当时发现自已的手总是发抖,去县医院看病,看的是外科,医生就给做了这个检查。有病历,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开了一些抗甲亢的药物,已经吃了两个月了。现在手不抖了,问我还要不要继续吃药?我说,你最好到医院复查一下,才能确定要不要继续服药。但从我的角度看,化验检查只是T4高出正常范围一点点,就让你服抗甲亢的药物,有点草率。建议你再复查一次,最好看内分泌专科。
今年3月初的一天,我妈妈打电话来说,去年我们回老家时找过你的那个亲戚来找你看病,住在我这里,主要是腰痛,腿痛,你有空带她去看一下吧。我抽空过去带她到医院,主诉是腰疼,腿痛,但检查没有发现什么腰腿器质性病变。不是疼痛科的病人。系统检查,精神状态较差,体型较肥胖,皮肤腊黄,很象贫血。大小鱼际皮肤增厚。甲状腺不大,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胫前水肿。月经史不正常。先看妇科,妇科检查除发现轻微阴道炎外,其它体检都有是阴性结果,血色素142g/L,没有贫血。心电图:窦性心律,T波改变,B超提示左甲状腺腺瘤。再找内分泌内科医生。开了甲状腺功能5项和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功能低下,肝功能轻度损害。开了一个月的甲状腺素和一些护肝药物。
四月底,她又从农村过来找我,我问她,为什么不在县医院看?她说,看了,县医院的医生告诉她:你还是到城里看吧,我们这里没有这类药物。然后她就来了。这次再补查的一些相关项目显示:她得过亚急性甲状腺炎。
以下是转贴过来的有关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一些资料:
病因学
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和病毒感染有关。证据有:
1.发病前患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发病常随季节变动、且具有一定的流行性。
2.患者血中有病毒抗体存在(抗体的效价高度和病期相一致),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抗体,其次是腺病毒抗体、流感病毒抗体、腮腺炎病毒抗体等。虽然已有报告,从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甲状腺组织中分离出腮腺炎病毒,但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原因是病毒的确实证据尚未找到。
另外,中国人,日本人的亚急性甲状腺炎与HLA-Bw35有关连,提示对病毒的易感染性具有遗传因素,但也有患者与上述HLA-Bw35无关。
病理改变
甲状腺肿大,质地较实。切面仍可见到透明的胶质,其中有散在的灰色病灶。显微镜下见病变甲状腺腺泡为肉芽肿组织替代,其中有大量慢性炎症细胞、组织细胞和吞有胶性颗粒的巨细胞形成,病变与结核结节相似,故有肉芽肿性或巨细胞性甲状腺炎之称。

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表现

多见于中年妇女。发病有季节性,如夏季是其发病的高峰。起病时患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典型者整个病期可分为早期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中期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以及恢复期三期。
(一)早期起病多急骤,呈发热,伴以怕冷、寒战、疲乏无力和食欲不振。最为特征性的表现为甲状腺部位的疼痛和压痛,常向颌下、耳后或颈部等处放射,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加重甲状腺病变范围不一,可先从一叶开始,以后扩大或转移到另一叶,或始终限于一叶。病变腺体肿大,坚硬,压痛显著。病变广泛时,泡内甲状腺激素以及非激素碘化蛋白质一时性大量释放入血,因而除感染的一般表现外,尚可伴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常见表现。
(二)中期当甲状腺腺泡内甲状腺激素由于感染破坏而发生耗竭,甲状腺实质细胞尚未修复前,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可降至甲状腺机能减退水平,临床上也可转变为甲减表现。
(三)恢复期症状渐好转,甲状腺肿或及结节渐消失,也有不少病例,遗留小结节以后缓慢吸收。如果治疗及时,患者大多可得完全恢复,变成永久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极少数。
在轻症或不典型病例中,甲状腺仅略增大,疼痛和压痛轻微,不发热,全身症状轻微,临床上也未必有甲亢或甲减表现。本病病程长短不一,可自数星期至半年以上,一般约为2~3个月,故称亚急性甲状腺炎。病情缓解后,尚可能复发。

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鉴别

患者如有发热,短期内甲状腺肿大伴单个或多个结节,触之坚硬而显著压痛,临床上可初步拟诊为本病。实验室检查早期血沉增高,白血球正常或减少。血T3,T4增高,而血TSH降低,测摄碘率可降至5%~10%以下。这一特征对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血甲状腺免疫球蛋白初期也升高,其恢复正常也比甲状腺激素为晚。超声波检查在诊断和判断其活动期时是一个较好的检查方法。超声波显像压痛部位常呈低密度病灶。细胞穿刺或组织活检可证明巨核细胞的存在。

[ 本帖最后由 li_guiming16 于 2009-5-10 22:26 编辑 ]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10#
发表于 2009-5-5 16:41:30 | 只看该作者
相对于村医来说,看不出这个病也不奇怪,毕竟本身底子就那样,而且还得全科,最关键的是缺乏必要的培训。

我不敢说中国的医疗条件如何,但是我知道的乡村医疗条件真的很差,村医减少了很多不说,相关的全科培训要么很贵,要么就是缺乏;医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职业,没有了培训和上级医院的指导,怎么能跟上时代?怎么能扩展知识面?

所以我说,医改不单是投钱的问题,还是制度改革的问题,在广大的农村,能够挖掘现有的村医,类似当年的赤脚医生一样,有一套培训制度,还需要有转送机制,在本身无法处理的情况下能够畅通地转诊。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4-22 16:03 , Processed in 0.15330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