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单次外周神经阻滞开展较多,因此麻醉医师的操作也比较熟练;而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开展相对较少。随着麻醉学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神经定位技术的发展,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在手术麻醉和术后镇痛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副作用小,操作简单,适应证广泛。由于慢性疼痛是连续性的,单次外周神经阻滞相对复杂繁琐,而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一、连续外周神经阻滞适应证
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在疼痛治疗中应用于急、慢性疼痛。在急性疼痛方面,适应证为大骨科手术,包括肩部手术、上下肢创伤、上下肢移植、关节置换、长期物理治疗等;使用方法与适应证直接相关,肩部手术使用连续斜角肌阻滞(较少使用锁骨上阻滞);肩部以下手术使用锁骨下阻滞,腋窝阻滞等;下肢手术根据具体平面,选择多样化。在慢性疼痛方面,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可应用于复发性的CRPS,并且患者可以带着简易型PCA泵在家治疗,无需住院,非常方便。
二、连续外周神经阻滞的优势
1. 与静脉镇痛相比
连续外周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好;利于功能恢复;恶心呕吐、瘙痒及过度镇静发生率低。尤其是对于急性疼痛的治疗,临床上多种方法均有效,但静脉镇痛的副作用很难完全避免,这与剂量相关。
2. 与椎管内镇痛相比
连续外周神经阻滞用于特定部位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包括:瘙痒、低血压、尿潴留以及对侧阻滞;置管时间相对较长。
3. 与局部连续输注局麻药相比
肩关节手术后肩峰下连续输注和肌间沟单次给药相比,有效性和副作用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肩关节术后关节腔内连续输注与肌间沟连续阻滞相比,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辅助阿片药用量均较高;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关节腔注射局麻药和连续股神经阻滞相比,活动能力强、VAS评分低、辅助用药量少。但是局部连续输注局麻药对于慢性疼痛治疗无效。
4. 与单次给药相比
单次给药可以减少出血和感染;其镇痛持续时间依赖于局麻药特性,通常限于24小时内。但是单次给药对于慢性疼痛治疗较为困难。例如带状疱疹行椎旁阻滞,反复多次采用单次给药可操作性较小,并且每次操作均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连续神经阻滞麻醉药物选择
1. 局部麻醉药物:1%普鲁卡因,1%利多卡因,0.1%、0.2%、0.25%、0.5%盐酸布比,0.2%罗派卡因,0.15%左旋布比卡因;
2. 鸡尾酒,包括阿片类药物:吗啡(0.03 mg/ml)、芬太尼(2 mg/ml)、二醋吗啡(0.02 mg/ml)、舒芬太尼(0.1 mg/ml)、可乐定(1 mg/ml)。
四、连续神经阻滞导管置入指南推荐
1. 无菌操作:神经周导管置入,无菌环境,手套、口罩、皮肤消毒,手术室操作;
2. 虽然单次、连续阻滞的镇静程度相似,但在换算剂量和浓度时需考虑阻滞使用的针孔较粗大,因此流量、浓度流速更需注意;
3. 穿刺针轴线应与神经轴平行,并在最小角度与神经进行接触;
4. 导管置入后,先给予初始单次快速注射扩张和形成神经周间隙;
5. 柔和操作;
6. 远离穿刺点3~4 cm距离送置导管同时送、推交替;
7. 以无菌盐水进行导管封关、消毒和覆膜粘贴、固定;
8. 测试导管:注射5 ml麻醉药物。
五、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局麻药浓度以及输注率(表1)
六、连续臂丛神经阻滞 连续肌间沟阻滞的入路有:经典入路、胸锁乳突肌间入路、斜角肌旁入路、椎旁入路、锁骨下阻滞。 (一)经典入路(表2) 连续肌间沟阻滞建议:
1. 为了增加操作者稳定性,可将手术台升高;
2. 三角肌收缩需与胸肌或锁骨上刺激鉴别(因该神经已从臂丛分出)胸肌刺激显示针的位置略向前(<0.5 cm);锁骨上刺激(肩后)显示套管针的位置靠后(<0.5 cm);如进行套管针位置调整后仍导致前、后刺激,但无前臂活动,可向尾侧移动穿刺点;
3. 出现膈肌收缩说明针尖太过向前(>1 cm);
4. 在送入导管3~4 cm可能出现阻力,可退出导管,将套管针再向皮下组织穿刺3~4 cm再置管。
(二)胸锁乳突肌间入路(表3) 1. 选择锁骨上一横指,SCM胸骨头和锁骨头之间进针,针尖与SCM锁骨头后侧缘呈15°角,指向锁骨中点上方1cm处。留置管深度超过针尖2~3 cm为宜。 2. 胸锁乳突肌间入路建议:(1)在锁骨上方区域进行穿刺时,可触及臂丛上、中、下干;(2)推荐在中干置管,置入容易同时可减少向脊柱、胸膜腔损伤;(3)颈部不应过度旋转以避免影响解剖结构之间关系;(4)脂肪可使SCM三角模糊,必要时需提起锁骨头段SCM并在后方进行;(5)穿刺前先找出胸壁上缘进行穿刺指导;(6)注意避免在皮丘浸润和穿刺时误穿颈内静脉;(7)腹部活动时可提示膈神经刺激,需重新进行穿刺;(8)可在穿刺前进行影像学检查(透视)。 (三)斜角肌旁入路(表4) 1. 以肌间沟顶点、沿身体长轴方向进针,约在2.5 cm处可诱发刺激反应,留置深度建议5 cm。
2. 斜角肌旁入路建议:(1)准确辨认斜角肌间沟,头部旋转可严重扭曲解剖标志物位置;(2)适合用于肩部手术,进行肘部、前臂或手部手术时需加大局部麻醉药物容量;(3)臂丛周围有血管性、神经性结构,在斜角肌间区域进行操作需慎重进行;(4)有气胸风险,可通过控制、限制针的插入深度避免气胸;(5)连续斜角肌阻滞可有膈肌麻痹表现,较低如0.125%布比卡因同样可显著减少膈肌活动和呼吸功能,该现象持续整个阻滞期间;(6)该方法不能用于无法耐受肺功能下降25%的患者;(7)因颈椎的活动性较大,可导致导管移位。因其导管深度能达5~10 cm,较传统穿刺更牢固、稳定。 (四)椎旁入路(表5) 1. 斜方肌外缘与肩胛提肌内缘交界“V”型沟尖端,针尖向前下锁骨颈静脉切迹方向穿刺。 2. 椎旁入路建议:(1)同样可将患者摆放为侧卧位进行操作;(2)如穿刺时出现感觉异常,应仔细观察、分析情况后再进行;(3)应在操作前仔细询问病史并记录任何既往性臂丛神经炎或临床前、亚临床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实际肩部病变往往表现为肩部疼痛,但很少有肘关节远端疼痛症状,该情况意味着神经病变的存在;(4)如出现兴奋性肌肉颤搐,神经刺激仪调制在<0.2 mA,应高度怀疑套管位置错误;(5)该阻滞方法往往与Horner综合征(颈交感神经麻痹)相关,并可自行缓解。 (五)锁骨下阻滞-改良Raj法 锁骨中点下缘腋动脉方向置管,有气胸的风险,建议超声下进入。由于穿刺路径较短,可做皮下隧道以固定导管。 (六)臂丛神经阻滞禁忌证 1. 胸廓畸形;
2. 已愈合的锁骨脱位骨折;
3. 穿刺点区域异物(心脏起搏器,便携灌注泵);
4. 凝血功能异常。 七、连续腋路阻滞(表6) (一)腋窝中部腋动脉上方穿刺,与皮肤成30°角。 (二)连续腋路阻滞建议: 1. 皮肤与穿刺针夹角越小,越有助于导管放置;
2. 即便穿刺时回抽无血,导管尖端也有可能进入血管,建议在开始连续输注前回抽确定;
3. 推荐使用PCA方式给药,可有效降低局麻药用量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4. 无菌保护的情况下,腋窝臂丛导管可放置数周以上;
5 . 此法也可用于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征(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 八、连续腰丛阻滞 (一) 连续腰丛阻滞(表7) 连续腰丛阻滞建议:
1. 与坐骨神经阻滞联合使用可作为下肢手术麻醉方案选择;
2. 经硬膜外扩散或注射可导致双侧阻滞;
3. 可使用较为中线入路(离棘突3.5 cm位置);
4. 使用抗凝剂治疗患者不建议连续腰丛阻滞(可导致腹膜后血肿)。 (二) 连续股神经阻滞(表8) 连续股骨神经阻滞建议:如出现大腿内侧颤动,将针拔出并在较靠外和较浅角度重新穿刺;如果无法顺利送入导管,将穿刺针角度减少。 九、连续坐骨神经阻滞 连续坐骨神经阻滞的入路有:骶旁入路、臀下入路、侧入路、后入路。 (一) 骶旁入路(表9) 1. 髂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下三横指水平为穿刺点,向坐骨结节方向进针。
2. 连续坐骨神经阻滞建议:(1)穿刺针如遇骨性物质(骶骨或髂骨),可回退向尾侧进针;(2)常伴发闭孔神经阻滞(>90%)、阴部神经阻滞(>80%),甚至发生尿潴留;(3)罕见并发症包括盆腔血管或器官损伤;(4)该入路是坐骨神经阻滞中唯一可完全阻断胫、腓、股后侧皮支、臀上/下等神经的方式。 (二) 臀下入路(表10) 1. 以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连线中点为穿刺点。
2. 臀下入路建议:(1)与传统后路相比,臀下入路可减少误刺血管以及导管移位的可能;(2)适用于肥胖患者;(3)与后路相比,穿刺经股二头肌与半腱肌之间肌沟进入,可减少患者穿刺痛苦;(4)如针尖触及股骨,应回退并适当调整。 (三) 侧入路(表11) 1. 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间,髌骨上端水平进针。
2. 侧入路建议:由于在腘窝水平血管来自深部股血管,往往深于坐骨神经,因此侧入法可降低误穿血管的可能;如需在大腿/小腿处加用止血带,常需联合股/隐神经阻滞。 (四) 后入路(表12) 窝中线、皱褶上10 cm为穿刺点,穿刺针与皮肤呈45°角向头侧进针。 十、连续胸段椎旁阻滞(表13) (一)棘突外侧2.5 cm为穿刺点,垂直进针以触及横突,针体向下进入横突下方1 cm处,针口滴上液体,让患者深吸气以检验是否进入胸腔,注射5 ml局麻药后置管。 (二)连续胸椎椎旁阻滞建议: 1. 成人椎旁间隙深度约3~7 cm(重度肥胖除外);
2. 避免通过针头注射大量药物;
3. 使用椎旁导管连续输注时,无需进行多节段穿刺;
4. 腹部、腹膜后手术(例如肾切除术)往往需要放置双侧椎旁导管;
5. 药液扩散方向较偏尾侧(3-4皮区),头侧分布及指向较少(1-2皮区);
6. 导管意外进入胸膜腔仍可作为胸膜间镇痛。 十一、总 结 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要点如下: 1. 建立基本的无创监测,BP、ECG、PaO2。
2. 适当镇静、镇痛,同时吸氧,使患者更舒适。
3. 阻滞神经皮肤区放置皮肤电极片(正极),保证接触良好。
4. 消毒、局麻,但浅表神经不必过度浸润。
5. 用局麻药或生理盐水充满注夜管,负极接阻滞针导线上;初始电流设为1.0 mA。
6. 按解剖定位穿透皮肤,将穿刺针置入皮下组织。
7. 当针头接近阻滞神经时,其所支配的肌肉收缩。
8. 减小电流至0.3~0.5 mA(不能<0.2 mA,防止损伤神经),仍有肌肉收缩,回抽无血无液等注入局麻药和/或留置导管。 (文章出自门诊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