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查看: 86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见微知著,生死时速—齐鲁医院麻醉科成功救治院内首例术中突发恶性高热患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24-3-3 22:4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4-3-3 22:51 编辑

见微知著,生死时速——麻醉科成功
救治院内首例术中突发恶性高热患者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麻醉科成功救治一例术中突发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 MH)患者,为院内首例。患者起病急,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经麻醉科及多学科联合及时救治,转危为安,术后第4天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患者女,23岁,因“查体发现双侧卵巢畸胎瘤”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手术麻醉史,无家族性遗传病史。术前查体及化验检查等均未见明显异常,拟于全身麻醉下行单孔腹腔镜下双侧卵巢肿瘤切除术。


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生命体征监测,8:20顺利实施静脉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以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麻醉中常规监测麻醉深度、核心温度-鼻咽温、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指标。


手术伊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各项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随着手术进行,患者体温和PETCO2逐渐升高,起初考虑患者3周前感冒炎症反应可能和CO2气腹导致的PETCO2升高,给予了相应的液体治疗及过度通气措施。然而患者体温和PETCO2仍继续升高且上升速度加快,在排除了麻醉机故障和确认无皮下气肿发生后,呼叫上级医师张兆航教授、周长青老师协助查找原因。10:30患者鼻咽温升至38.8℃,在充分过度通气条件下PETCO2仍高达76mmHg,主管麻醉医生刘宛灵考虑患者可能发生了MH,立即呼叫麻醉二部主任王春玲教授,随即按照可疑MH处理。停止吸入麻醉改全凭静脉麻醉,更换呼吸管路,充分洗脱麻醉机内残留吸入麻醉药,急查动脉血气,静滴5%NaHCO3纠正酸中毒、碱化尿液,抽血检测肌红蛋白、肌酸激酶等MH相关检测指标;同时行甲状腺功能三项测定,排除卵巢瘤甲状腺素分泌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


10:50手术结束,此时患者体温升至40.2℃,PETCO281mmHg。带气管导管转运至麻醉后苏醒室(PACU)进一步处理。



患者入PACU后,王春玲积极组织多学科团队抢救,继续泵注药物镇静镇痛及机械通气,冰帽头部降温,腋窝、腹股沟等处冰块降温,再次开放静脉通路滴注冰盐水,行桡动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血压,动态监测血气分析,纠正酸中毒,调节电解质,积极补液,利尿,控制心率,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在上述治疗措施下,患者尿液充足色清,血压平稳,血气分析结果大致正常,然而体温及PETCO2仍在升高。妇科二区崔保霞主任、张文静教授协助酒精棉纱湿敷体表散热,密切观察患者刀口及引流管有无异常渗血等;李咏梅护士长带领护士韩宇、刘慧加快冷敷冰块的更换;PACU护士李光秀、周卿找来电风扇加速体表对流降温,并严密观察患者冷敷部位皮肤。患者一过性颜面部潮红大汗,体温最高升至40.9℃,PETCO2高达92mmHg,未见明显肌强直。再次复查血肌酸激酶等MH相关检测指标。


考虑恶性高热后续可能出现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水电解质紊乱、多器官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甚至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王春玲紧急联系重症医学科主任王昊、副主任郭海鹏,协调ICU床位备用。


由于MH罕见,特效治疗药丹曲林钠属于抢救MH的孤儿药,价格贵,保质期短,储备量少。在患者可疑MH的同时,王春玲立即启用全国丹曲林调配APP,积极协调,指定专人取药,最终药物及时送至PACU。就在抢救团队等待血液肌酸激酶等检测结果丹曲林准备稀释泵注时,12:30病人心率、体温开始下降, PETCO2也随之逐步下降。此时,病人血液检测结果回,依然无异常,尿量充足且颜色清。血气分析显示酸中毒情况好转,电解质无异常,未见明显肌肉溶解征象。


考虑丹曲林具有一定的肌肉松弛作用,会延长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患者核心体温开始下降,救治团队与家属协商,决定先行对症支持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必要时随时启用丹曲林治疗。



之后1小时内,患者核心体温快速下降至38.3℃,PETCO2随之降至42mmHg以内,体表酒精棉纱等降温措施也逐渐撤除。之后体温缓慢下降趋势,逐渐减少镇静镇痛药,病人恢复自主呼吸,13:40拔除气管导管,病人完全清醒,无寒战及肌肉酸痛。拔管后在PACU继续观察1小时,患者神志清,肌力恢复好,腋温降至38℃,心率80—85次/分,血压120-130/70-75mmHg, 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等明显不适。由手术医生和PACU护士共同护送其安返病房。麻醉科主任齐峰嘱继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病情追踪及随访。


回病房后,患者每小时测1次体温,呈平稳下降趋势,生命体征稳定。术后第1天,患者体温最高37.1℃,复查血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均显著升高,尿肌红蛋白和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根据恶性高热临床诊断量表,该患者高度疑似恶性高热。术后第2天,患者行MH推荐基因位点检测,同时继续严密监测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术后第4天,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日前患者基因检测结果显示突变阳性,该患者为恶性高热易感者。


该例患者为齐鲁医院首例明确诊断为恶性高热的病例,也是国内近3年来十余例可疑MH患者中恢复快速、预后良好的成功病例。患者的成功救治,不仅体现了麻醉日常工作中规范严密的监测和严谨细致的术中管理,也展示了医院多学科高效协同、紧密合作的团队精神,更是彰显了齐鲁医院罕见疑难急危重症救治的综合实力及急救水平。


恶性高热(MH)是一种罕见的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要遗传方式的遗传性肌肉病,成人发病率1:250000~1:100000,儿童约为1:30000,多见于卤化吸入麻醉药或去极化肌松药诱发,表现为由骨骼肌代谢亢进引发的一系列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包括体温飙升(可快速升至42℃以上)、与通气量无关的PETCO2升高(可达100mmHg以上)、心动过速、肌肉强直及酸中毒,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横纹肌溶解,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肌红蛋白尿、高钾血症、心律失常、循环衰竭、各器官功能障碍及DIC,甚至死亡。


出处:齐鲁麻醉公众号

END

更多精彩内容👇
中国麻醉科医生遭遇恶性高热,如何快速应对?

黄佳鹏博士:恶性高热的标准化管理(专题讲座)
华西专家意见:术中恶性高热的识别与治疗方案
曹锡清教授:恶性高热-来自美国的预防和救治经验

......

楼主热帖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4#
发表于 2025-1-7 12:50: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你说得对,很对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3#
发表于 2024-7-10 15:35:45 | 只看该作者
大医院有治疗条件,基层医院,冰帽,冰袋不一定调配及时,丹曲林肯定没有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2#
发表于 2024-7-6 10:00: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znn2438 于 2024-7-6 10:04 编辑

“38.8℃,在充分过度通气条件下PETCO2仍高达76mmHg”,体温升高至38.6℃,BMR估计增加30%?如果正常通气,PETCO2仍高达76mmHg,提示基础代谢升高了1倍。或实际温度远远高于此,或此前没有注意调整呼吸参数,以致CO2蓄积。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1#
发表于 2024-6-20 20:05:55 | 只看该作者
负责任说一句,绝大部分恶性高热,都是体温管理不善所致!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2-2 20:56 , Processed in 0.154636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