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体外循环手术 1、不建议常规使用白蛋白或人工胶体来预充心肺转流回路。(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2、不建议在体外循环期间使用过多的超滤(>30 ml kg-1)。(弱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三、胸外科手术 不建议在肺切除术后的第一个24小时内保持液体正平衡。(弱推荐,非常低质量的证据)
在肺切除手术中,开放性静脉液体输注会增加血管外肺水量,导致肺水肿。它与术后急性肺损伤和其他肺部并发症(即肺炎、肺不张)的风险增加相关,可导致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ICU和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高达50%。在一篇纳入了14篇被认为是最佳证据的文献的综述中,较高的静脉补液量与术后肺损伤的风险显著增加相关,因此作者建议术中补液速度为1 ~ 2 ml kg- 1 h-1,并避免术中液体正平衡为>1.5 L。术中大量补液和输血是术后发生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术后肺损伤患者ICU住院时间和住院时间更长,机械通气时间更长,术后病死率更高。
在对1,442例接受肺切除术或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的回顾性分析中,术后AKI的发生率为5.1%。限制性液体管理与术后AKI风险无相关性,但术中使用人工胶体与术后AKI风险相关。在1,129例接受肺切除手术的队列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术后AKI发生率为5.9%,术中使用HES与AKI发生风险相关。其他研究证实,肺切除术中限制性液体方案会导致围手术期少尿,但并不增加术后AKI的风险。在40例肺切除手术患者的小型RCT中,以等容量为目标结合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导致血管外肺水含量与术前相比无变化。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方案在胸外科患者中的应用,人们越来越重视术后正常血容量和早期恢复肠道摄入。基于这些数据,专家组建议在肺切除术后的第一个24小时内不应保持液体正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