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LUNG-ERAS ,作者肺科麻醉ERAS
脂质体布比卡因能够显著延长单次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因此近来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其使用的时间较短,目前对其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的数据还不足。美国Belfar AL报道了一例患者,在皮下给予脂质体布比卡因浸润后,出现严重全身毒性反应,并且需要逐步增加脂肪乳剂的量才能够维持循环稳定。该病例预发表在2025年7月的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上。
患者是一名71岁的前列腺癌男性患者,身高173.7cm,体重74.1kg,全麻下进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切除术+双侧淋巴结清扫。该患者有慢性丙肝、高血压和非缺血性心肌病的病史。术前心电图显示左心室肥大,心超显示EF50-55%,BNP 251pg/ml,其他检查均无异常。手术进行顺利,在皮肤缝合时,术者向切口注射20毫升脂质体布比卡因(266mg)与30毫升布比卡因(75mg)的混合液。患者达到拔管指征后,移除气管内导管。
拔管后约15分钟,患者呼之不应,呼吸和心跳停止。随即开始胸外按压和重新插管。患者的心电图从无脉电活动,逐步发展为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对多次除颤和300mg胺碘酮无反应。经过21分钟的心肺复苏和6支肾上腺素治疗后,患者情况无改善。在接受了1.5mg/kg的脂肪乳剂后,1分钟内患者恢复了自主循环,同时静脉内维持脂肪乳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胺碘酮,转送ICU。由于布比卡因的血药浓度检测需要7天,因此当时未送检。
到达ICU后,患者的循环不稳定,升压药剂量增加到去甲肾上腺素25ug/min+肾上腺素10ug/min。然后将脂肪乳剂的输注速度增加到0.5ml/kg/min,30分钟后升压药的需求减少直至3小时后停用升压药。尽管担心脂肪乳剂的副作用,考虑到脂质体布比卡因半衰期较长决定将脂肪乳剂输注再持续9小时(共12小时),输注速率降低至0.5 ml/kg/h。24小时内脂肪乳剂总量为44.4ml/kg。术后第二天,移除气管内导管后转出ICU,5天后出院。在患者到达ICU时肌钙蛋白升高到95pg/ml,随后降为19pg/ml,之后的心电图也未见缺血性变化,心超与术前相比也无明显改变,因此认为之前的改变是由于氧需增加而非心脏本身问题所导致的。
这个病例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脂质体布比卡因相关的局麻药全身毒性反应的处理。这个患者在首次给与脂肪乳剂后自主循环迅速恢复,但是0.25ml/kg/min的输注速率不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需要加量。我们目前已知脂质体布比卡因使用后的0.5-48小时血药浓度的药代动力学变化,但是处理其全身毒性所需的脂肪乳剂应该使用多长时间和剂量,以及患者应该监测多长时间都值得关注。(美国FDA建议,在用于营养支持时,脂肪乳剂每天的最大剂量为12.5ml/kg。)
原始文献:Belfar AL, Nguyen PN, Feng BH. Local anaesthetic systemic toxicity presenting as cardiac arrest after subcutaneous infiltration of liposomal bupivacaine. Br J Anaesth. 2025 Jul;135(1):232-233. doi: 10.1016/j.bja.2025.03.030.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