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查看: 336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交流] 《麻醉学要点精编》用户体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16 20:5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麻醉学要点精编》用户体验
总体感觉:这是一本适合我看的书!
关于本书的背景
请关注此帖
关于此书不得不说的两件事:
其一,在美国成为一名麻醉医生,一共分N步,总结起来,一是求学,二是过关。和国内的麻醉医师一样,他们也要经历含辛茹苦的求学历程,一共12年:4年本科→4年医学院教育→4年麻醉住院医生培训。完成培训后,参加美国麻醉学资质评定委员会(American Board of Anesthesiology,ABA)的认证考试,才能获得麻醉医生执业资格(划重点)。而这本书,就是那本传说中的通关秘籍!
其二,这本书拥有高大上的基因。从1992年第1版以来,它已经出版到第5版。里面所有的问题均是美国顶级医院梅奥诊所(Mayo Clinic)的住院医(继续划重点)投票产生的,而每道题目都由两名以上不同麻醉学亚专业的专家进行了审定确认!厉害吧!

最吸引我的地方
这确实不只是一本习题集,而是一本以问题为基础的综合解析。每一道题都有详细的解析,并且有明确的出处。因此,不只是做题,而是通过做题搜寻那些题目背后的知识点,所谓深入表象看透实质,但显然这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到的。
例如有这么一道题:
35岁的病态肥胖患者,接受胃旁路手术后出院。4天后她因摔倒脚踝扭伤再次入院。在急救室检查发现存在心房颤动和低血压,但患者仅主诉腿疼。收治入院时体温38.6℃、心率105次/分。下一步对心律失常的处理是:
A. 伊布利特
B. 普鲁卡因胺
C. 超声心动图检查
D. 直流电复律
房颤我们平时还是很经常碰到的!房颤主要要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快速心室率导致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另一个就是心房血栓的问题。处理原则也很简单,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复律(直流电复律),先不用考虑栓子的问题;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先考虑栓子的问题(因为复律前要抗凝至少3周)。这道题虽然有低血压,但心室率还可以(105次/分),血流动力学总体还算稳定,所以先做心超检查,看看是否有栓子和射血分数。射血分数 > 40%的,可以使用 B 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射血分数<40%的使用地高辛或胺碘酮控制心室率。

收获最多的地方
看不同的书收获最大的无疑就是能够查缺补漏。虽然,在同事眼中我带着“学霸”的标签,事实上也似乎如此,执业医和主治医基本都裸考通过(在我认为国内所有的医学考试都差不多 )。但这本书却让我发现自身不少的漏洞。或许是因为此书来自遥远的美国,与中国的考试书血缘关系较远的缘故吧。这么一杂交,让我更加完善了知识体系。
例如这么一道题:
一位29岁的男性患者,因药物过量进入重症监护治疗病房。给予患者呼吸机治疗,参数设置为潮气量750ml,呼吸频率10次/分。患者没有自主呼吸动作。测得分钟通气量是6L,气道峰压为30cmH2O。这台呼吸机通气回路的压缩系数是多少
A. 2 ml/(cmH2O)
B. 3 ml/(cmH2O)
C. 4 ml/(cmH2O)
D. 5 ml/(cmH2O)
关于压缩系数这个词之前并没有什么概念,通过学习知道,气体在输送过程是会被压缩的,这部分实际上也构成了“无效腔”,这对成人可能影响不大,但做新生儿麻醉时可能就绪考虑。因为,管道越长,被压缩的体积就越大。
另外也指出,本书该题的答案解析部分有误!

总之
无论是像我一样已经掌握了部分知识,也能够基本独立临床工作,但又希望更进一步的同志,还是刚刚毕业,正在打基础的同学,都适合购买此书。

楼主热帖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6#
发表于 2016-12-21 20:35: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道题跟非麻醉状态下,侧卧位时下肺部的通气要大于上肺部通气量是一个道理。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5#
发表于 2016-12-21 13:38:25 | 只看该作者
《麻醉学》本科教材上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1 13:06:3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在哪看到的呢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3#
发表于 2016-12-19 23:56:05 | 只看该作者
刚好看到这一章,肺的充盈状态是由经肺压决定的,即肺泡压与胸内压之差。肺泡压在肺的不同区域大致相等,而受重力对肺的影响,胸内压是自上而下递增的,大约每降低1cm高度,胸内压相应升高0.25cmH2O,肺尖部周围的胸内压为-10cmH2O,肺基底部的胸内压仅为-2cmH2O。所以,在呼气末静息时,肺尖部肺泡处于最充盈状态,越接近肺低部,肺泡充盈越小。这表明在呼吸过程中,肺尖部肺泡容量变化最小,而肺底部肺泡通气则要大的多,据测定,正常人直立位肺底部的通气量较肺尖部大4倍左右。
希望能说清楚。。。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6 21:19:56 | 只看该作者
下列关于在直立体位时肺泡通气(VA)的分布的描述哪项正确:
A. VA的分布不依赖体位
B. 肺尖肺泡(非依赖区肺泡)比肺底肺泡通气更好
C. 全肺通气均等
D. 肺底肺泡(依赖区肺泡)比肺尖肺泡通气更好

有点懵!我自己选的答案是 B,而参考答案是 D。生理学教材上是这样描述的“人在直立位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胸膜腔负压存在这一个自上而下的梯度,使肺尖部肺泡通气优于肺底部”。而参考答案是这样描述的“地心引力的相对方向对肺气体交换影像较大,因为重力依赖区域的肺泡随跨肺压的膨胀较非依赖区域的大(即顺应性好)。从肺顶到肺底,VA 逐渐增加”。

论坛公告:2013年论坛版主火热招聘中!!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2-3 19:05 , Processed in 0.162723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