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0?wx_fmt=jpeg.jpg (81.16 KB, 下载次数: 107)
下载附件
2017-3-7 22:20 上传
实施手术的部位及患者臂丛神经的解剖结构共同决定了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穿刺入路的选择。经肌间沟穿刺入路阻滞法适用于肩部手术,但不太适用于肘部远端的手术,因为患者远端的尺侧区域可能发生阻滞不全。经锁骨上穿刺入路阻滞法适用于大多数上肢手术,但对于肩部手术来说可能还需要阻滞锁骨上神经(C3-C4)。经锁骨下穿刺入路阻滞法能够为上肢远端手术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对于手和手臂的手术,其阻滞效果要优于经腋路穿刺入路阻滞法。之所以这样,部分原因是因为经锁骨下穿刺入路法能更有效的阻滞腋神经和肌皮神经。经腋路穿刺入路阻滞法能够为肘部及远端的手术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但如果手术区域包括前臂桡侧与手掌,则建议对肌皮神经单独进行追加阻滞。
尽管臂丛神经阻滞技术已经开展超过了一个世纪的时间并积累了很多经验,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找到一种绝对精准的神经定位方法。事实上,无论是使用周围神经刺激或是通过异感来定位神经,还是运用腋路阻断、血管旁阻断的技术,神经阻滞的成功率仅能维持在90~98%水平。临床随机试验发现,与周围神经刺激法相比,使用超声引导下区域麻醉(UGRA)能够缩短起效时间,减少阻滞操作过程的时间以及反复穿刺的频率。同时,对于经肌间沟穿刺入路阻滞的患者,实施超声引导可以提供更可靠的臂丛下干神经的阻滞。然而,其神经阻滞成功率与未用超声引导的神经阻滞成功率相似。除了能够减少局麻药物全身毒性反应(LAST),目前的研究尚未证明UGRA技术比其他定位技术更安全、更可靠。
为了达到更持久的镇痛效果,我们可以采用在神经周围置管、持续给药的方式。特别是对于疼痛比较剧烈的肩部手术,神经周围置管持续给药可以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及相关的副作用,并且提高患者术后的满意度和睡眠质量。这项技术已被证明对门诊病人是安全有效的。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证据表明,神经周围置管持续给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如早期恢复工作、远期康复等健康指标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与臂丛神经阻滞相关的两种特殊情况会影响LAST。首先,局麻注射引起的惊厥在周围神经阻滞的发生率是硬膜外神经阻滞发生率的五倍。第二,臂丛神经阻滞方法特别容易发生全身局麻药中毒反应,因为药物通常作用于直接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附近。即便我们使用剂量非常小的局麻药物进行神经阻滞,仍可以发生惊厥。例如在行肌间沟阻滞时,将2.5mg布比卡因注射到椎动脉血管中就可以诱发惊厥。尽管UGRA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神经阻滞中,且最近的研究表明与传统周围神经刺激法相比,使用该技术时LAST的发生率有小于65%降低,但仍有发生LAST事件的报道。根据ASRA关于局部麻醉全身毒性反应的临床指南,无论在哪里以何种途径进行上肢神经阻滞,都必须备有可用于治疗局麻药物毒性反应的脂肪乳剂。
在肌间沟阻滞时,穿刺针可能由于穿刺过深而进入硬膜外腔、硬膜下腔或蛛网膜下腔,进而导致出现椎管内麻醉。从皮肤经肌间沟至椎管内的距离为23-35mm。如果穿刺针刺中了一个特别长的硬膜神经根鞘,即使看起来穿刺针的深度适当,局麻药物也可以进入蛛网膜下腔。(见图1)
0?wx_fmt=png.jpg (218.27 KB, 下载次数: 92)
当局麻药物进入椎管内时,会出现高位脊麻或高位硬膜外麻醉,这在已施全麻的患者中特别难以被发现和诊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患者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高位双侧感觉和运动阻滞、心动过缓、低血压或心搏停止。治疗措施与椎管内麻醉后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时采取的措施相同,包括早期使用肾上腺素以增加心率、心脏收缩力和冠状动脉灌注压。
局麻药物误入其他部位也可以导致患者出现令人不舒服的症状,例如阻断颈交感神经干引起的霍纳综合征或者阻断迷走神经和/或喉返神经引起的声音嘶哑。这些症状会伴随着局部阻滞的消除而消失。
据报道,在所有以“沙滩椅坐位”接受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清醒或轻/中度镇静的患者中,有13-24%出现了突发性低血压和心动过缓。这些血流动力学的变化通常发生在阻滞实施后约1小时内。发生此类情况的原因尚不清楚,但有人认为与患者采取坐位导致的心脏前负荷相对不足以及心室收缩力增加(来自外源性和内源性肾上腺素)有关,二者相互协同激活了Bezold-Jarisch反射,但对于此观点仍存在许多争议(见图2)。预防性给予美托洛尔可以降低此症状的发生率,但给予格隆溴铵无效。
0?wx_fmt=png.jpg (162.66 KB, 下载次数: 89)
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在以“沙滩椅坐位”或直立位下行肩部手术的患者中罕有报道。虽然不是上肢神经阻滞的特有并发症,但医务人员应该意识到这种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其原因尚不明确,特别是与低血压之间的关系也不十分明确。然而,我们需要予以重视的问题包括在适当的部位测量血压,或进行静水压的计算以精确地反映大脑水平的压力(大脑离袖带每1.33cm=大约1mmHg的压力降低)(见图3)。一些专家认为,对于“沙滩椅坐位”的患者应保持平均动脉压至少75mmHg(在手臂测量)。
0?wx_fmt=png.jpg (202.76 KB, 下载次数: 66)
实施经锁骨上入路神经阻滞法时可能发生气胸,而肌间沟阻滞法与锁骨下阻滞法气胸的发生率较低。重要的是,在神经阻滞后8-12小时内,患者的气胸症状可能表现的不明显,尤其是在没有正压通气的情况下。气胸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而不是呼吸困难。随着技术的发展,如铅锤或锁骨下血管周围阻滞法或UGRA可避免穿刺针穿刺到胸膜,显著降低气胸的发生率,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大样本的统计研究能够证实这种观点。根据已经报道的病例,与超声引导下锁骨上阻滞相关的气胸发生率为1:1000(计算上限,95%可信区间)。
接受腋路阻滞法的患者约四分之一会出现局部轻微淤血。严重的血管并发症——如压迫性血肿、血管痉挛或动脉夹层十分罕见,但是在术后出现神经损伤的患者中应该考虑到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ASRA关于抗凝和区域麻醉的专家共识建议,对于抗凝患者不能进行如颈椎旁或锁骨下阻滞这样的深部臂丛神经阻滞。当局麻药物,特别是布比卡因注入肌肉时,可能会发生暂时的肌肉毒性反应。
所有传统的肌间沟阻滞法和约50%的锁骨上阻滞法都会导致短暂的继发于膈神经阻滞的半侧膈麻痹(HDP)。在肌间沟阻滞期间,小部分患者的肺活量测量值降低25-32%。当膈肌由于锁骨上神经阻滞发生麻痹时,健康志愿者的肺功能不受影响,但已存在肺功能受损的患者其肺功能可能会受到进一步的影响。当使用UGRA技术将局麻药物用量减少至5-10ml时,HDP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都会降低,但无法保证一定不会发生。超声引导的方法可能会阻滞膈神经,因为后者接近C5神经根(见图4)。
0?wx_fmt=png.jpg (622.63 KB, 下载次数: 71)
0?wx_fmt=png.jpg (329.94 KB, 下载次数: 87)
与单次注射技术相比,通过在神经周围置管进行连续性的阻滞似乎并没有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从已发表的相对较少的研究结果来看,神经损伤的发生几率似乎并没有增加。类似于单次肌间沟注射阻滞,连续神经阻滞神经损伤的发生与导管放置的位置有关。虽然在连续阻滞的患者中导管周围细菌聚集的发生率很高(〜39%),但实际上真正形成脓肿的发生率却很低(0.07%)。
0?wx_fmt=png.jpg (30.06 KB, 下载次数: 78)
丁旭东,男,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博士。曾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现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麻醉科副教授。负责本科室“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及“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植入患者应用”项目。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了多项课题的研究。
0?wx_fmt=png.jpg (423.77 KB, 下载次数: 129)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是东北地区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住院床位数5000余张。盛京医院麻醉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拥有现代化手术间75间,苏醒室24张床位,住院患者年麻醉量7万余例,总手术例数接近10万/年。麻醉科现有麻醉医生93人,在读研究生97人,高级职称16人。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12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级以上课题近20项。实现了麻醉信息化全自动管理,辽宁省青年文明号单位。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友情提示:论坛资源下载与分享的详细说明 (←点击查看详情)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打开手机版网站
|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2-9 07:02 , Processed in 0.177924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