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非日记—莱索托工作随笔
八月的北半球正经历着炎热酷暑的炙烤,而南半球的莱索托却已是天寒地冻。听着壁炉里木材烧着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周围的一切是如此的宁静。
驻地客厅的壁炉既可以取暖还可以烘鞋
我们第17批援莱索托医疗队于今年3月28日到达莱索托,到今日已四月有余,一年的履职也已过了三分之一,时常想拿起笔记录点什么,但每每因为自己的懈怠又都放弃了。记得上次自己能静下心来写点感悟的时候还是17年在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进修学习的时候。也许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真正让自己静下来沉下来,才会去想写点东西,总结也好,感悟也罢,全当是生活的记录吧!
很多同事、亲戚、朋友听说我要参加援非工作,往往第一句话就会问:“听说你要你要去援非了,你为什么要去援非啊?”是啊,职称也升了,家里还上有老下有小,小孩还处于小升初的关键时期,从个人角度来看,选择今年来援非确实不是最佳时期。虽然几年前医院组织援非报名时,我是果断报了名的,但这次医院找到我时,我内心还是有点犹豫,并没有马上答应下来。爱人也很顾虑,特别是小孩的学习,因为小孩的学习一直是我在负责。出乎我意料的是我们家里的老人都非常支持我,这也坚定了我参与援非的决心。特别是我的岳父,他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工人,他跟我讲,你是一名党员,援非是党和国家交给你的光荣任务,人的一辈子能代表国家出征一次是多么光荣的事,家里的事有我们帮衬着,你放心!我想每一位援非队员后面,都有一个这样甘于奉献的伟大家庭,爱人默默撑起整个家庭,父母相互扶持,只为支持你能走的更远。是啊,世界那么大,应该出去看一看,遥远而神秘的非洲大陆,也许你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一次机会,身上更是肩负国家的使命,神圣而光荣。
我记得刚下飞机那会,难免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从来未曾踏足的大陆,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遍布丘陵和草地间的小房子。这里的山都是平顶的,横跨草原的公路更是像“天路”一般,没有了城市的高楼林立和车水马龙,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对于我这样一个地地道道从农村走出来的娃儿,一切又都是那么的亲切。有时开车在路上,看着窗外寒冬的景象,日暮西山,袅袅炊烟,甚至会有一种小时候在国内快要过年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