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国际华人麻醉学院候任主席 刘仁玉 教授 嘉宾: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麻醉科主任 邓小明 教授 主持:武汉-陈莹莹 沈阳-杜英杰 管理:山东-周金锋 福建-平社强 讲课时间: 2016年2月20日20:30(北京时间) YY频道号:83461632 QQ讨论群:247778265
日前,为加快完善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临床专科医师,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培制度的接连出台,引发了医学界的广泛讨论。那么,住院医师规培能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美国麻醉的resident(住院医师)和fellow(专科医师)的培训经历又能为我们提供哪些宝贵的借鉴?当前试行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切入点在哪里?中国的住院医师培训体系亟需解决的问题又有哪些?作为医学生又应该如何借助规范化培训迅速提升自我,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临床专科麻醉医师? 猴年伊始,新青年网络公开课有幸请到了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附属医院的刘仁玉教授跟大家聊一聊“美国麻醉科住院医师规培现状及在中国实施的思考”。相信通过这堂公开课,大家不但可以了解美国专科麻醉医师的成长之路,也可以获得宝贵经验、减少顾虑、看到更大的希望,从而坚定信念在高素质专科医师培养的道路上走下去。
主讲人简介:
刘仁玉,国际华人麻醉学院候任院长,国际转化医学联盟秘书长,美国华人执业医生协会常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附属医院副教授,博士后导师; CSA 海外常务顾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转化医学 研究所教员。1985年考入徐州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先后攻读硕士和博士,并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工作。1996 年去日本留学,2000在日本鸟取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以及接受高级临床训练。博士毕业后并继续在该大学任文部教官,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2001年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麻醉科接受博士后以及住院医生训练。现在是该麻醉科医生,术前医学的主任以及宾大中国麻醉合作交流计划的主任。 从事临床,科研以及教学工作。2015年破格提前晋升为副教授。他的主要临床方向是麻醉手术前评估,普外科手术的麻醉,以及心脏电生理研究和介入治疗的麻醉。他的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阿片受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阿片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等。科研经费包括来自 NIH的R01。刘仁玉博士曾在中国,日本以及美国多次获奖。《围术期和疼痛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Perioperative and Pain Medicine)杂志主编。 嘉宾简介:
邓小明,1963年1月出生,江西吉安人,医学博士,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麻醉科、麻醉学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委兼麻醉学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麻醉学专科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全军医学计量科学技术委员会手术与麻醉设备质量安全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四届全国麻醉学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麻醉学与复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麻醉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麻醉学杂志》与《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副总编辑等。熟练掌握危重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在严重创伤与感染患者的救治与管理中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脓毒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颇有建树。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上海市与军队医疗重点项目等,并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两项。主编或主译著作或教材20余部,包括《危重病医学》、《麻醉学新进展》系列、《现代麻醉学》(第4版)以及《米勒麻醉学》(第6、7版)等。发表SCI论文50余篇。获得总后勤部“育才奖”银奖、上海市“曙光学者”以及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与上海市领军人才。培养毕业博士生41名、硕士生51名。
听课方法: 1、PC或手机端下载YY语音软件登陆后进入频道号:83461632 2、下载新青年麻醉论坛手机APP进入直播中心 2016年02月20日晚上20:30 新青年网络公开课堂我们不见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