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楼主现有的描述此问题我觉得主要在第二产程时受先露挤压的腰骶神经阻滞不到所致。
1.首先要明确了解的知识点,一是产程的分期,二是分娩镇痛时我们麻醉上要解决的相关产程疼痛的神经(再此部分资料截图,详细知识点如果楼主有兴趣可查阅4版麻醉教材之疼痛诊疗学关于分娩镇痛的章节(P215)),三是要明白脊柱生理弯曲的特点及妊娠后对脊柱生理弯曲的进一步影响,这是我的思路,大体明白这三点应该就对此类麻醉可以得心应手了。
2.连续硬外做镇痛分娩存在一定的失败率,所以我估计书本上给的两点穿刺法是不无道理的,当然单点穿刺书本也有,但是具体的没有细说。
3.不知楼主所在单位此类麻醉的量如何,成功率如何,如果量可观个人觉得还是要进一步优化调整此类麻醉方案,个人比较喜欢腰硬联合麻醉多些,楼主可查阅无痛分娩中国行相关资料参考,关于本例麻醉不知PCEA的具体给药方案是啥,再此仅做猜想,
1).初期硬膜外给药后有效不排除单纯利多卡因的作用,不然不至于后面一个小时后无效;
2).试验剂量后给了15毫升的配方药,这样的配置个人觉得也是够多的,平常打的腰硬联合麻醉在腰麻的基础上给的药量跟浓度比这还低,基础量给的足,后续的持续硬外泵药也是要关注的,特别是初产妇,再此楼主没有给出相关数据。
3).前面试验剂量跟初量给药后为什么宫缩可缓解,会阴还有疼痛,1小时后无效呢,一个是可能跟上面讲的2)有关系,另一个是原因可能是在此例椎管麻醉中楼主打的L2-3头端置管、腰椎生理弯曲度在平卧位时以及妊娠期生理弯曲度等3重影响平面基本往头端去,骶尾部的神经基本很难阻滞到,所以才会出现会阴痛,而1小时后无效,不排除硬外麻醉失败,或者没有持续的椎管药物作用引起。
4).个人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
A首选腰硬联合麻醉作为分娩镇痛,特别是初产妇,更可两者扬长避短。
B在硬膜外置管前,且确认是在硬外腔的情况下穿刺针斜口朝骶尾部方向给予适当的配方药作为补偿,要么就两点穿刺法,但是我估计很少人会选择两点穿刺。
C调整硬膜外给药方案,配合体位尝试达到麻醉的效果。
个人见解能想的就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