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现阶段大家舒芬用量是一次性给完预定用量,还是诱导时切皮前分次给?诱导用量是多少?
415557834 2025-6-18 06:57
分次给更合理,一次给完对心血管影响较大,可能导致血压过低和心率缓慢
sbj 2025-6-17 15:00
舒芬太尼的临床应用需遵循分次给药、个体化调整原则。诱导剂量通常为0.1-2 g/kg,切皮前按需追加,以平衡镇痛效果与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权威指南(如ASA、中国麻醉学会)及临床研究均支持这一策略,同时强调根据手术类型、患者状态及药物相互作用进行精细化管理。
abcdefg 2025-6-17 14:36
我是一次性给,诱导时,按照0.4—0.5ug/kg给药。
不挂科 2025-6-17 12:44
诱导的话一般就是0.3-0.4ug,看病人情况和手术类型后续追加
abracadabra 2025-6-16 17:59
目前我个人习惯是诱导时一次性20-25ug,手术切皮时根据情况追加5-10ug,手术时间长时中间追加一次,结束前缝皮给5ug镇痛。一切还是因人而异看病人术中情况来。
麻醉费 2025-6-16 11:27
不一定!手术类型,方式,各个病人的情况,老人,基础病多的,大多数都是分次给药,动力学更平稳,病人安全性也会很高
芒果 2025-6-16 10:13
根据情况而定,如手术类型,方式,各个病人的情况,老人,基础病多的,我都是分次给药,这样学流动力学更平稳,病人安全性要高很多!
魏霄龙 2025-6-15 12:56
我是一次性,诱导总量是0.2—0.3ug/kg给药
莲藕 2025-6-15 09:09
根据患者年龄,公斤体重,病人有没有基础疾病史,综合给药,每公斤4-5微克,年龄大,体质差基础病多,药量相对减量,诱导时先给舒芬总量一半,全部诱导药给完后,在给另一半。
聪明的小笨蛋 2025-6-15 05:23
要视病人情况,年龄、身高、体重、是否存在基础疾病而定,一般正常成年人诱导时给20ug,有上诉情况的酌情减量并分次给药。切皮时再追加5-10ug,短小手术基本够用。
未来可期~~~ 2025-6-14 11:22
如果年龄大有合并症的患者尽量分次给,以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年轻力壮的一般都一次给完
好意思 2025-6-13 15:20
一次性给0.5 看病人身体情况减量
未来可期小麻 2025-6-13 10:25
喉罩0.3,插管0.4,切皮的话根据手术情况追加
邢秀花H520 2025-6-13 01:44
主要根据病人身体情况还有做的手术刺激疼痛问题,年轻的病人 身体好的 诱导时候可以给舒芬0.3-0.5ug/kg,保守点可以给20ug左右 主要也看其他麻醉药物应用 患者血压 充分去氮给氧 然后插管。维持可以0.2ug追加 主要还是看最后一次追加时间和量 不过量太多 容易影响苏醒质量
红一样的色 2025-6-12 22:02
这个应该根据个体而定的,也有医生的习惯不同的。首先要根据病人的病情情况而定,比如老年、手术切口 疼痛不大,有基础疾病或者基础疾病多的,可以小剂量多次诱导给药,而对于年轻人,手术大时间长的,可以大剂量一次性给。然后有些医生习惯不同,有人喜欢多次小剂量给药,希望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有人喜欢一次性大剂量给药,喜欢一次性给足够的镇痛药,已减少术后的疼痛感。
小默 2025-6-12 12:35
根据患者情况一般诱导20-30ug、可分次或单次给。切皮给前给10ug,术中根据手术时长可追加一次给10ug。
秋意浓 2025-6-12 07:24
一次性给诱导剂量的舒芬太尼,手术快结束时给5微克镇痛
ww2306 2025-6-11 14:30
一、给药方式:分次给药为主 1. 主流方案:诱导时给予大部分剂量(通常为总剂量的75%),切皮前根据患者反应追加剩余剂量。例如,ASA指南推荐诱导期给予1-2 g/kg,随后在切皮前按需追加10-50 g。分次给药的优势:- 减少单次大剂量引起的低血压和呼吸抑制风险。- 更好地控制麻醉深度,尤其在心血管手术中,分次给药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2. 特殊场景:- 短小手术:可一次性给予0.1-0.3 g/kg,如无痛胃镜检查。- 心血管手术:需大剂量(8-30 g/kg)时,分次给药可避免交感神经反射过度激活。 二、诱导剂量:个体化调整 1. 成人常规剂量:- 复合麻醉:0.1-2 g/kg静脉推注,随后按需追加。- 全麻诱导:1-2 g/kg,若需深度麻醉(如心血管手术),剂量可增至8-30 g/kg。- 日间手术:0.1-0.3 g/kg联合丙泊酚,减少呼吸抑制风险。2. 特殊人群:- 肥胖患者:按理想体重(IBW)计算剂量,避免过量。- 老年/肝肾功能不全:初始剂量减少50%,如0.05-0.1 g/kg。 三、权威依据与文献支持 1. 国际指南:- ASA指南:推荐分次给药,诱导剂量1-2 g/kg,维持剂量10-50 g/次。- ESA建议:大手术中分次给予8-30 g/kg,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2. 国内指南:- 《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2017版)》:明确诱导剂量为0.1-5.0 g/kg,可分次给药。- 《中国全凭静脉麻醉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推荐TIVA中分次给予舒芬太尼,减少对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干扰。3. 临床研究:- 无痛胃镜研究:分次给予0.08+0.02 g/kg,显著减少低血压和呼吸抑制。- 术后镇痛研究:舒芬太尼ED为0.127 g/kg,支持个体化剂量调整。 四、给药时机与操作细节 1. 诱导期:- 诱导时缓慢推注(2-10分钟),避免快速注射导致的呛咳和血压波动。- 联合丙泊酚时,舒芬太尼可在丙泊酚给药前3分钟给予,增强镇痛协同效应。2. 切皮前追加:- 切皮前1-2分钟给予剩余25%剂量(如0.2-0.4 g/kg),预防切皮刺激引起的血压升高。3. 维持期:- 持续输注0.1-0.3 g/kg/h,或按需追加10-25 g/次。- 心血管手术中,维持剂量可增至0.5-1.0 g/kg/h。 五、注意事项 1. 呼吸监测:舒芬太尼的呼吸抑制作用可能持续超过镇痛效应,术后需密切监测SpO和呼吸频率。2. 药物相互作用:与丙泊酚、苯二氮类合用时,需减少剂量以避免过度镇静。3. 特殊场景:- 剖宫产:蛛网膜下腔给药1.5 g联合布比卡因,可安全用于分娩镇痛。- 儿童:2岁以上诱导剂量10-25 g/kg,新生儿清除率较低,需减少剂量。 总结 舒芬太尼的临床应用需遵循分次给药、个体化调整原则。诱导剂量通常为0.1-2 g/kg,切皮前按需追加,以平衡镇痛效果与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权威指南(如ASA、中国麻醉学会)及临床研究均支持这一策略,同时强调根据手术类型、患者状态及药物相互作用进行精细化管理。
小学没读好 2025-6-11 12:53
分开给
小许许 2025-6-11 10:53
我们这边习惯是给完诱导剂量的舒芬太尼后靠瑞芬太尼维持和吸入维持麻醉,手术快结束给氢吗啡酮作为术后镇痛,这样可以在手术结束十分钟左右拔管。
生如逆旅 2025-6-11 10:23
具体看病人和手术类型,一般给30ug诱导,然后开放手术会切皮前给10ug,准备关腹前再给10ug,腔镜小手术就不加了,也看到有人诱导给50ug,后面不再加的,量因人而异,病人体征平稳即可。
diyutian123 2025-6-9 15:02
人不学 2025-6-8 19:21
简洁明了。
根据手术大小一般诱导20-30ug,切皮给10,手术时间过长或者直接入ICU, 再给10ug。
csea2010 2025-6-8 15:11
这种应该没有标准答案,也应该没有标准答案
需要考量当前患者的病理生理以及尽可能减少应激对患者造成伤害
比如老年患者你就可以分次给,并且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效果一样,血流动力学波动就小多了,当然你也可以一次给,那药物的量【指的是所有药物的剂量】你就要酌情减量或者和前述一样,要分次给,并且同样可以拉长作用时间
比如,临床采用快诱导时,在一定范围内,当然倾向一次给【为了预防诱导时间不够而操作导致呛咳/痉挛甚至灾难性后果】【需要强调的是不推崇为了缩短某个操作所需时间而增加药物的量,这有可能是危险的】
以上只是两个临床实际碰到的缩影,总之,还是前述讲到的需要考量病理生理和尽可能减少伤害性刺激所造成的损害
奋斗の小青年 2025-6-8 10:27 20 金币
我一般在患者建立完静脉通路以后先给予一定量的盐酸羟考酮进行一个超前镇痛,然后等三方核查完,需要开始麻醉诱导的时候再给予舒芬太尼。我查阅了宜昌人福的说明书,当作为复合麻醉的一种镇痛成分进行诱导应用时:按0.1~5.0μg/kg体重作静脉内推注或者加入输液管中,在2~10分钟内滴完。当临床表现显示镇痛效应减弱时可按0.15~0.7μg/kg体重追加维持剂量。2.在以枸橼酸舒芬太尼为主的全身麻醉中,舒芬太尼用药总量可为8~30μg/kg,当临床表现显示镇痛效应减弱时可按0.35~1.4μg/kg体重追加维持剂量。这个量在临床麻醉中肯定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在麻醉过程中最好再进行一定的麻醉监测,比如阵痛指数,镇静指数,爆发抑制等,再结合心电图,血压等生命体征,这样更为精准!希望对你有帮助!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打开手机版网站
|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7-10 06:11 , Processed in 0.092996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