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患者饮水呛客根本原因在于控制吞咽动作的脑部神经中枢因缺血而受损。吞咽是一个复杂的神经肌肉活动,吞咽不仅仅与喉咙有关,它需要大脑、神经和肌肉的精密配合。如果梗死的部位恰好是负责指挥和协调吞咽动作的脑区,就会导致吞咽功能障碍。这些关键脑区包括:
大脑皮层(特别是感觉运动皮层):负责发起和控制随意的吞咽动作(口腔期)。
脑干(特别是延髓):这里有吞咽中枢,是协调咽期反射的核心司令部。延髓梗死尤其容易导致严重的、持续的吞咽困难和呛咳。
·连接通路:连接大脑皮层和脑干的神经纤维束受损,也会导致指令无法有效传达。
当上述脑区受损后,会出现:
· 感觉减退:咽喉部的感觉变得迟钝,食物或水已经进入喉咙,但大脑没有及时收到“信号”,无法触发吞咽反射。
· 肌肉运动不协调/无力:
· 喉部闭合不全:控制声门关闭的肌肉无力或反应延迟,导致气道保护失败,食物或水滴入气管。
· 软腭功能不全:无法有效封闭鼻腔,可能导致液体从鼻腔流出。
· 会厌覆盖不全:无法及时、完全地盖住气管入口。
· 反射延迟或消失:吞咽反射本身变得缓慢或根本不再发生。
呛咳本身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当少量液体或食物误入气管时,身体会试图通过剧烈咳嗽将其排出。但对于脑梗患者来说,由于神经损伤,有时连这个咳嗽反射都会变弱,导致异物清除能力下降,更加危险。
呛咳的危险性:吸入性肺炎。即食物或液体,尤其是带有口腔细菌的分泌物,被吸入肺部,引起严重的感染。这是导致脑梗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应该怎么做?
1、术前一定要行胸部CT或者胸片检查,排除是否有吸入性肺炎及严重程度,必要时先呼吸科会诊。
2.复查颅脑MR或CT明确脑梗部位及面积,神经科会诊。
3.麻醉诱导选用脑保护药物。麻醉前监测动脉血压,避免血压剧烈波动,特别避免严重低血压发生,可能导致再次脑梗。
4.采用滴定法缓慢给药,循环可能会更稳定。
5.准备好吸引,这类患者常常排痰不畅,风险很高。
6.如果能配合,可以考虑清醒插管。
7.如果脑梗不能行动,长期卧床,需要注意下肢静脉血栓,恶病质,营养状况,电解质等全身情况评估。
8.脑梗患者麻醉风险较高,和家属交代清楚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