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50金币

各位老师,本人萌新,上手椎管内次数不多,我想想问问各位老师们,依次穿过皮肤,皮下,棘上,棘间,再到黄韧带(开始紧进来了)有突破感到硬膜外腔,再通过硬脊膜,蛛网膜,第二次突破感到蛛网膜下腔。各位老师们平时逐一穿过这些部位的手感是怎么样的,又能怎么确定现在所在的部位在什么地方,谢谢

  • XuStone 2022-8-12 17:18

    首先,请摆好体位

    进针前摸清楚间隙,但不是一直摸个不停

    找准中心,垂直略偏上进针,进去黄韧带会感觉针被固定住了,接上注射器,边进边试负压

    突破硬脊膜和蛛网膜手感不一样,前者落空感,但不准确,后者像用针戳破一张纸的感觉

    总而言之,一个简单的操作,细节满满,多练多总结,加油

  • z瑞瑞 2022-8-11 23:38

    我初学时是这样:一手固定穿刺点,一手带针芯进针极瘦-2.5cm,平常-3cm,去针芯,接带气和水的玻璃注射器,试一下,没到就接着进:一手向前进针同时一手反方向使力,每次大约进三分一的刻度,进一次试一次水,没到的话很明显阻力大,直到水能进去,气泡也没压缩。不过我也常遇到水能进去,进去后又出来的,但是玻璃注射器阻力跟之前比很小的,这时就置管试试,如果比较顺畅,后续结注射器回抽无血,基本上都是在硬膜外腔的。

    z瑞瑞 2022-8-11 23:40
    腰硬联合时,腰麻进去后是有脑脊液外流的。如果是纯腰麻针,硬脊膜突破感不太明显
  • 也是醉了 2022-8-11 08:22

    不要过度追求突破感,个人差异很大,有些甚至全程没任何突破感,有些又感觉很多突破感(针头在韧带中行走,一层不止一个突破也可以理解),几十年的医生只靠手感也会懵逼。个人建议,进韧带之后多试负压,不要嫌麻烦

  • 偶然6721 2022-8-10 14:53

    这需要你充分用针尖感受各个组织的不同,一般新人学习腰麻的时候先用粗针感受硬膜与蛛网膜的两种突破感,再用针内针扎,需要扎够一定的数量才能达到有一定的经验,年轻人与老年人的感觉不太一样,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多见层次感不强有挑战性。

  • 一只蚂蚁金 2022-8-8 10:02

    不同患者,个体化对待,胖瘦不一样,年龄不一样,大部分都是确定位置(两棘突间)无论旁路还是正中,保持针垂直刺入。想要手感就要多操作。没有手感就进一点距离,拿空气注射器测一次,大概快3-4厘米左右就要一点点进,一点点测直到无阻力。有时候即使定位准确,进针也会不顺,针尖有时候会抵到骨质,进针很明显的阻力。有时候瘦的病人,一点进针就会到达位置,瘦的病人这些进针就要慢点了。还有的老人韧带硬化,进针一直都感觉都是阻力。多操作,多总结,就好了。不要想着有什么技巧,都是自己经验得来的。

  • 盐水飞蛾 2022-8-7 17:06

    多操作,保持正中位置。每次进针不易太长。如果用硬外穿刺针穿针,当穿刺针中间位夹紧后进入约2cm后,每进一次,就用注射器带水试试。老年患者可带导芯穿刺,免组织堵针芯。如果是细腰麻针,每进去3cm后每进0.5㎝,将芯退些出来。穿刺多了,有很多时候会出现突破感的。

  • fen 2022-8-6 07:39 50 金币

    保持在上下脊突的中间,正中的位置,不要偏斜,当然这个方向也要根据患者侧卧的体位摆放来调整。

    进针速度要慢,进入2公分左右尤其要小心了,可以连负压管,也可以多次试气泡压缩试验,总之,慢一点,多试验,多操作,慢慢手感就有了。

  • Danachen 2022-8-6 00:34

    熟能生巧,手感都是靠练出来的,初学者最好是慢慢进,慢慢试负压,过了皮下,进入带后或针头稳定不摇晃后就开始慢慢进慢慢试负压,每次0.5cm地进针试负压是最安全的。当然定位准确,进针方向的调整也很重要。

  • dongshouli 2022-8-5 19:12

    实验,实验,多实验!不要靠手感!多退针芯实验,别追求一针到位!慢慢进针!不能盲目进针

  • fmeang 2022-8-4 16:31

    直入法是比较经典的入路,穿刺针穿透时的反馈感相对较明显,一般来讲,脊上韧带较厚、较致密,穿刺阻力会大一点;脊间韧带较稀疏,阻力相对较小,到了黄韧带组织密度又大了,阻力感会增大。但老年患者,会有脊上韧带钙化,甚至硬膜外针无法穿透钙化的韧带。

    旁入法不经过脊上韧带,穿刺损伤会小一点。陶为科教授推荐直入法,抵制旁入法(他那里是产科为主,都是年轻人)

    我自己操作时,穿刺点选择在直入和旁入中间(瘦的人无所谓,我这里产科为主,都比较胖,如果穿刺点太靠旁边,就有可能偏移椎管正中太多)。

    不管直入旁入,都不能把穿刺时的突破黄韧带的突破感当成金标准,因为黄韧带不是一块完整致密的韧带,它是两块韧带合拢形成的,如果穿刺针正好在黄韧带中间相对薄弱点进入,突破感会更弱。我们在穿刺时会把硬膜外针的开口面平行于患者纵轴,到达硬膜外后,旋转90度,将硬膜外针开口面指向患者头部置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针尖斜面对韧带的切割,这种穿刺方法的突破感还会进一步减弱。

    还有一些解剖异常的患者,脊上韧带终止于L3,我们L34间隙穿刺的时候,进入皮肤、皮下组织过后就直接是脊间韧带了。所以不能靠手感去确认到达哪层了,主要是靠注射器的压力测试、与对比,仔细对比。当你不确定到没到的时候,以我自己的经验,多半就到了。负压试验,试探量推注,这些按照严格操作要求都是必须的步骤,都是为了让你进一步确认导管位置。当然,当你熟练了,经验丰富了,可根据自己情况取舍。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4-20 09:40 , Processed in 0.08280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