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想请教二尖瓣狭窄的患者行cpb下二尖瓣置换手术,麻醉需要注意什么呢?应该使用或者不使用什么血管活性药物呢?对于患者的心功能,心超心功能好与不好又有什么不同呢?体外循环停机又需要注意什么呢?

  • Winphie 2024-9-21 06:57 50 金币

    针对二尖瓣狭窄患者行体外循环(CPB)下二尖瓣置换术,麻醉管理需特别小心心脏功能、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以下是一些重点注意事项和管理策略:
    1. 麻醉诱导和维持
    - 避免过度心脏负荷:二尖瓣狭窄患者心脏前负荷增高,左心房压力升高,诱导时需避免快速大量输液或快速扩容,以防加重左心房负荷,导致肺水肿或急性心力衰竭。
    - 平稳的麻醉诱导:使用低血管扩张和低心脏抑制效应的麻醉药物,如依托咪酯(etomidate)或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诱导过程中应避免导致快速血压下降和心输出量减少。
    - 避免心动过速:二尖瓣狭窄患者的心输出量依赖于心室充盈时间,心动过速会缩短舒张期,导致心脏输出减少。因此,保持心率在60-80次/分是理想的。必要时可以使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
    2. 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 避免过度升压或过低血压:血管升压药如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可以用于维持冠脉灌注压,但要避免使用强效的血管收缩药如肾上腺素,以防加重左心负荷。
    - 维持适度前负荷和后负荷:过度降低前负荷会导致心输出量下降,过高的后负荷会增加心脏工作负荷,因此需要仔细调节。可以考虑使用轻度扩张血管的药物如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或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来控制高后负荷。
    - 正性肌力药物:对于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在必要时可考虑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或肾上腺素(epinephrine)来提高心输出量。但对于心功能较好的患者,通常无需使用过多的正性肌力药物。
    3. 心功能差与心功能好的患者差异
    - 心功能较差的患者:这些患者对容量和心肌抑制性药物的耐受性较低,易出现心力衰竭或低心排综合征。麻醉管理中需更谨慎使用扩容和正性肌力药物,并且保持良好的血压和冠脉灌注压。
    - 心功能较好的患者:心功能较好的患者对容量管理的要求不那么严格,通常对血管扩张剂的耐受性较好,麻醉诱导时可以更为稳妥,药物选择上更为灵活。

    4. 体外循环的管理
    - 体外循环启动前:体外循环前,需要确保患者心功能稳定,心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心动过速或低血压情况。同时,调整麻醉深度,确保全身血流动力学平稳。
    - 体外循环期间:体外循环期间需要维持适当的血压和灌注压,防止器官灌注不良。若使用冷心停搏液保护心肌,则需要注意心脏再复跳后的功能评估。
    - 体外循环停机时:停机时,心脏需要恢复有效的自主跳动,并且具备足够的心输出量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此时应:
    - 评估心功能:在停机前应仔细评估心脏功能,包括心肌收缩力和舒张功能,必要时可以使用正性肌力药物。
    - 注意容量管理:逐步调整体外循环的转流量,确保患者能够承受自主循环,避免突然停机导致的低血压或心脏骤停。
    - 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可能需要根据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调整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稳定的血压和心输出量。对于心功能不好的患者,可能需要持续的药物支持。

    总结来说,二尖瓣狭窄患者行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术,麻醉管理的关键在于平稳的血流动力学控制、心功能的评估和药物选择的精细调控,尤其是在体外循环停机前后,需仔细调整容量和血管活性药物以确保心脏平稳过渡至自主循环。

  • 魏霄龙 2024-9-20 16:53

    心率不能太快,保证心泵前向血流,维持血流动力血的基本稳定!没有什么特殊不能用的心血管药物,必要时候都可以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2-2 13:13 , Processed in 0.068416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