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10金币

做了一台断指再植的神经阻滞!


  57岁,男性,急诊入院3小时,右手拇指、食指、中指切割伤,其中食指完全离断,只剩一点皮肤,其他两个手指都有不同程度的切割伤,头部有头皮开放性损伤,做了清创缝合,患者神智清楚,BP130/80mmHg,HR88次/分,氧合97%,既往没有其他病史,只有左手小指有外伤手术史,拟施手术食指断指再植加清创肌腱神经探查术,因为患者没有家属,我还是考虑给他做个神经阻滞,实在不行再上全麻。
  入室后观察患者外伤情况,右上肢活动正常,手指活动受限,在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神经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当时是想的因为手术时间长,使用两种入路的可能时间能够维持更久,0.4%罗哌卡因各20ml,腋路依次阻滞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也给了少量药物.
   在肌间沟阻滞时是经过前斜角肌穿刺,在刚靠近c5?还是c6神经时患者诉有"触电感",调整针尖位置后,再进行注射,穿刺回抽无血无脑脊液,患者再没说不舒服,肌间沟周围一共使用20ml0.4%罗哌卡因,再上止血带消毒铺单右手外展位手术,止血带每次大约1小时,有时候会加个几分钟,然后放10分钟继续打,术中给患者泵注右美,生命体征平稳,患者配合度高,整个手术时间从晚上11点开始,在手术6个半小时的时候,发现断指再植的效果并不理想,最后和患者再次谈话,最后还是把手指切了,做了个残端修整,整个手术大约7个半小时,术后回病房以后右手还是麻醉状态,其他的没有不舒服。
    在第二天中午12点左右,麻醉效果才消退,右上肢活动才完全恢复,但是在8个小时以后,在20点的时候再去访视病人时,患者诉右上臂内侧以及手指全部“抽筋”,手指活动度一般,上臂和前臂都活动没问题。
     患者的检查结果基本上都是没啥问题,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凝血功能基本上正常,因为是急诊来的,第二天有一个25羟基维生素D结果出来,显示只有12,我们医院的结果正常值20到40


    以上基本上就是全部过程了想求助各位同行几个问题:
   我这种麻醉方式是否合理?药物剂量浓度是不是合理?
   大家对于长时间断指再植的手术采用什么麻醉方式?
  为什么麻醉持续时间可以到12小时?
  术后抽筋是什么原因导致?

  • ran 2025-3-18 22:52

      麻醉方式不合理 腋路和肌间沟是一个神经束不同的两段 打两个位置并不能延长麻醉时间 0.4罗派40ml 浓度没问题 总量过大罗派320mg 易引起局麻药中毒 损伤神经 长时间手术因行全麻 或神经置管 

  • 蓝常崇 2025-3-15 21:50

    麻醉方式及药物剂量浓度的合理性

    - 麻醉方式:采用腋路臂丛神经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方式是合理的。对于手部复杂手术,联合入路可更完善地阻滞上肢神经,提供更广泛的麻醉范围和更持久的麻醉效果,尤其适用于手术时间较长的情况。

    - 药物剂量浓度:0.4%罗哌卡因各20ml的剂量在正常范围内。罗哌卡因是一种长效局麻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时,该浓度和剂量可提供较好的麻醉效果和较长的作用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长时间断指再植手术的麻醉方式

    - 除了臂丛神经阻滞外,还可选择全身麻醉。全麻能更好地控制患者的呼吸、循环等生理功能,保证气道通畅,尤其适用于手术时间长、患者精神紧张或不配合、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等情况。对于小儿患者,因难以配合神经阻滞,全麻更为常用。此外,也有采用静脉区域麻醉的,但一般适用于手术时间较短的手部手术。

    麻醉持续时间达12小时的原因

    - 药物特性:罗哌卡因本身是长效局麻药,其在神经周围的缓慢吸收和代谢,可使麻醉作用持续较长时间。

    - 联合阻滞:腋路和肌间沟臂丛神经联合阻滞,增加了药物与神经的接触面积和剂量,延长了麻醉时间。

    -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药物的代谢和吸收速度存在差异,该患者可能对罗哌卡因的代谢相对较慢,导致麻醉作用时间延长。

    术后抽筋的原因

    - 低钙血症:患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低,可影响钙的吸收和代谢,导致血钙水平相对降低,引起肌肉兴奋性增加,出现抽筋症状。

    - 局部神经损伤:虽然穿刺过程中尽量避免了神经损伤,但不能完全排除。穿刺或止血带的使用可能对神经造成一定的压迫或损伤,导致神经功能异常,引起所支配肌肉的痉挛。

    - 肌肉疲劳:长时间手术中肢体处于固定姿势,术后肌肉可能因疲劳而出现抽筋。

    需进一步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复查相关指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补充钙剂、维生素D,给予神经营养药物等,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郝翠梅 2025-3-15 10:57

    上驱血带时间长,神经血管缺血,患者差异敏感性增强,口服营养神经药物,做下离子检测

  • 梁亚栋 2025-3-13 14:07

    全是人工智能搜索的回答

  • 张圣明 2025-3-13 11:23

    麻醉方式是否合理?

    从描述来看,您选择的麻醉方式是合理的。对于此类急诊手术,神经阻滞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选择,尤其在患者没有家属陪同的情况下,可以避免全身麻醉带来的额外风险和复杂性。超声引导下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相结合,能够提供较为全面的右上肢麻醉效果,并且可以延长麻醉时间以满足长时间手术的需求。

    药物剂量浓度是否合理?
    罗哌卡因浓度(0.4%):这是一个常用的中等浓度,适用于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0.4%罗哌卡因既可提供良好的麻醉深度,又不会显著增加毒性风险。
    药物剂量(各20ml):总剂量为40ml(腋路20ml + 肌间沟20ml),在安全范围内。根据患者的体重(假设70kg左右),单次最大推荐剂量为3mg/kg(即210mg)。本例中使用了80mg(20ml×0.4g/ml×1000mg/g),远低于中毒阈值。

    因此,药物剂量和浓度均在合理范围。



    长时间断指再植手术的麻醉方式

    对于长时间断指再植手术,以下几种麻醉方式可供选择:

    1. 单纯神经阻滞:
     如本例所示,腋路+肌间沟阻滞组合可以覆盖整个上肢的感觉和运动神经。
    优点:减少全身麻醉相关并发症,便于术中监测患者意识状态。
    缺点:可能需要追加局部麻醉药或辅助镇静药物以维持长时间麻醉效果。

    2. 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镇静:
    在神经阻滞基础上,辅以右美托咪定、丙泊酚或小剂量阿片类药物进行镇静。
    优点: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

    缺点: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防止过度镇静。

    3. 全身麻醉:
    - 如果预计手术时间较长或患者配合度较差,可以选择全身麻醉。
    - 优点:完全控制气道,确保患者无痛苦。
    - 缺点:术后苏醒延迟,可能影响早期神经系统评估。

    在本例中,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泵注的方式是合适的,既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又减少了全身麻醉的风险。



    麻醉持续时间为何可达12小时?

    麻醉持续时间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罗哌卡因的作用特点:
    - 罗哌卡因是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其麻醉作用时间通常为5-7小时,但镇痛效果可持续12-24小时。
    - 在本例中,由于采用了两种入路(腋路+肌间沟)并使用了较高浓度(0.4%),麻醉效果得以叠加,从而延长了作用时间。

    2. 个体差异:
    - 患者的代谢速率、肝肾功能以及局部血流灌注情况都会影响麻醉药的清除速度。本例中,患者的肝肾功能正常,因此药物代谢未见异常。

    3. 止血带的影响:
    - 止血带的应用限制了局部麻醉药向周围组织扩散,进一步延长了其作用时间。

    综上所述,麻醉持续时间达12小时是正常的,符合罗哌卡因的药理特性及本例的具体操作情况。



     术后抽筋的原因分析

    术后出现“抽筋”症状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1. 低钙血症:
    - 虽然患者的电解质检查结果正常,但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偏低(仅12ng/mL),提示可能存在慢性维生素D缺乏,进而导致钙吸收不足。
    - 手术创伤、应激反应及止血带压迫可能导致一过性低钙血症,诱发肌肉痉挛。

    2. 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
    - 止血带长时间压迫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缺血,解除后发生再灌注损伤,刺激神经末梢,引发肌肉痉挛。

    3. 神经阻滞后的恢复期:
    - 神经阻滞消退过程中,神经传导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正常,可能出现异常放电,导致肌肉不自主收缩。

    4. 脱水或电解质失衡:
    - 手术时间较长,液体管理不当可能导致轻微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尽管目前检查结果正常,但仍需警惕隐匿性问题。

    5. 心理因素:
    - 患者经历长时间手术及手指离断的心理打击,可能导致紧张情绪,诱发肌肉痉挛。



    建议处理措施

    针对术后抽筋,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 口服或静脉注射钙剂(如葡萄糖酸钙)以纠正潜在的低钙血症。
    - 补充维生素D制剂,改善长期营养状况。

    2. 改善血液循环:
    - 鼓励患者活动患肢,促进局部血液回流。
    - 必要时可使用热敷或按摩缓解肌肉紧张。

    3. 镇静治疗:
    - 若抽筋症状明显,可短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或镁剂(如硫酸镁)缓解症状。

    4. 密切观察:
    - 监测电解质水平及生命体征,排除其他潜在并发症。

    ---

    总结

    1. 您选择的麻醉方式(腋路+肌间沟神经阻滞)及药物剂量浓度均合理。
    2. 对于长时间断指再植手术,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镇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
    3. 麻醉持续时间达12小时符合罗哌卡因的药理特性及本例操作特点。
    4. 术后抽筋可能与低钙血症、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神经恢复期有关,建议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并改善血液循环。

  • 小麻阿泽 2025-3-11 20:16

    ### 麻醉方式是否合理?


    从描述来看,您选择的麻醉方式是合理的。患者为急诊入院,且无家属陪同,神经阻滞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尤其适用于上肢手术。超声引导下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使用,可以提供更长时间的麻醉效果,并减少全麻带来的风险。


    #### 药物剂量浓度是否合理?

    - **罗哌卡因0.4%**:这是一个常用的浓度,适合用于神经阻滞,尤其是需要较长时间麻醉的手术。

    - **每种入路20ml**:这个剂量在安全范围内,对于成年患者来说,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200mg(即50ml的0.4%罗哌卡因),您的用药量并未超出安全范围。


    因此,药物剂量和浓度的选择是合理的。


    ---


    ### 长时间断指再植手术的麻醉方式


    对于长时间的断指再植手术,以下几种麻醉方式较为常用:


    1. **神经阻滞联合镇静**:

       - 适用于神志清醒、配合度高的患者。

       - 可以通过超声引导下多点阻滞(如腋路、肌间沟、锁骨上等)延长麻醉时间。

       - 配合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镇静,确保患者舒适。


    2. **全身麻醉**:

       - 如果手术时间过长(超过6小时),或者患者无法耐受神经阻滞,建议选择全身麻醉。

       - 全麻下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状态,同时避免术中知晓的风险。


    3. **静脉局部麻醉(Bier阻滞)**:

       - 对于短时间的手部手术(<1小时),可以选择Bier阻滞。

       - 但不推荐用于长时间手术,因为止血带松开后可能导致局部麻醉药快速吸收,增加毒性风险。


    ---


    ### 麻醉持续时间为何可达12小时?


    罗哌卡因是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其麻醉持续时间与以下因素有关:


    1. **药物特性**:

       - 罗哌卡因的感觉与运动阻滞分离效应较强,麻醉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为6-8小时)。

       - 在神经周围注射时,药物扩散和吸收速度较慢,进一步延长了作用时间。


    2. **联合阻滞**:

       - 您采用了腋路和肌间沟两种入路,增加了药物分布范围和作用时间。

       - 特别是在肌间沟阻滞时,药物可能扩散至邻近神经(如膈神经、喉返神经等),导致麻醉时间延长。


    3. **个体差异**:

       - 患者的代谢速率、肝肾功能等因素可能影响药物清除时间。

       - 此外,局部麻醉药的吸收速度也可能因组织灌注状态而有所不同。


    因此,麻醉持续时间达到12小时并不罕见,尤其是在联合阻滞的情况下。


    ---


    ### 术后抽筋的原因分析


    术后出现“抽筋”症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电解质紊乱**:

       - 尽管检查结果显示电解质正常,但仍需关注隐性失衡(如镁离子水平)。

       - 手术时间较长,可能导致体内电解质丢失或分布异常。


    2. **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

       - 止血带使用时间较长(每次约1小时,累计多次),可能导致局部肌肉缺血再灌注损伤。

       - 这种损伤会引起肌肉痉挛或疼痛。


    3. **维生素D缺乏**:

       - 患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仅为12ng/mL,提示严重缺乏。

       - 维生素D缺乏可能影响钙磷代谢,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从而引发抽筋。


    4. **神经阻滞后的恢复期**:

       - 局部麻醉药对神经的抑制作用消退后,神经功能可能出现短暂的异常兴奋。

       - 这种现象通常为一过性,随着神经功能完全恢复而缓解。


    5. **心理因素**:

       - 患者经历长时间手术和手指离断,可能存在焦虑或紧张情绪,这也可能诱发肌肉痉挛。


    ---


    ### 建议处理措施


    1. **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 建议患者口服维生素D(如维生素D3)和钙剂(如碳酸钙),改善钙磷代谢。


    2. **监测电解质**:

       - 再次复查血清电解质(包括钾、钠、氯、钙、镁),必要时补充缺失的离子。


    3. **物理治疗**:

       - 使用热敷、按摩等方法缓解肌肉痉挛。

       - 若症状持续,可考虑给予少量镇静剂或肌肉松弛剂(如巴氯芬)。


    4. **观察神经功能恢复**:

       - 定期随访患者右手感觉和运动功能,评估神经阻滞后的恢复情况。


    5. **心理支持**:

       -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必要时给予心理疏导或抗焦虑药物。


    ---


    ### 总结


    1. 您选择的麻醉方式和药物剂量浓度是合理的。

    2. 对于长时间断指再植手术,神经阻滞联合镇静或全身麻醉更为合适。

    3. 麻醉持续时间长达12小时可能是由于罗哌卡因的长效特性及联合阻滞所致。

    4. 术后抽筋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恢复期异常兴奋等因素有关。

    5. 建议补充维生素D、监测电解质、进行物理治疗并观察神经功能恢复。

  • 奋斗の小青年 2025-3-11 07:16 10 金币

    麻醉方式及药物剂量浓度的合理性

    麻醉方式:采用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是合理的。对于涉及多个手指的断指再植手术,这种联合入路可更全面地阻滞支配上肢的神经,为长时间手术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

    药物剂量浓度:0.4%罗哌卡因各20ml的用量在正常范围内。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时,浓度和剂量根据手术需求和患者情况有所不同,该剂量能提供较长时间的神经阻滞作用。

    长时间断指再植手术的常用麻醉方式

    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可减少单一麻醉方式的用药量,降低不良反应风险,提供良好的镇痛和镇静效果,患者术中舒适度较高。

    全身麻醉:对于手术难度大、时间长或患者精神高度紧张、不配合的情况,全麻可更好地控制气道,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麻醉持续时间达12小时的原因

    药物特性:罗哌卡因是长效局麻药,具有较长的作用时间,在合适的剂量和浓度下,可提供长时间的神经阻滞。

    联合阻滞:腋路和肌间沟臂丛神经联合阻滞,增加了药物与神经的接触面积和时间,延长了麻醉作用。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药物的代谢和吸收存在差异,部分患者可能对罗哌卡因代谢较慢,导致麻醉时间延长。

    术后抽筋的原因

    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断指再植手术过程中,肢体长时间缺血,再灌注后可能引发局部组织损伤,刺激神经肌肉,导致抽筋。

    电解质紊乱:尽管检查结果显示电解质基本正常,但不排除在手术应激等情况下,局部肌肉细胞内电解质失衡,影响肌肉正常功能。

    维生素D缺乏:患者25羟基维生素D结果为12,低于正常范围,可能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使肌肉兴奋性增加,容易出现抽筋。

    神经损伤:手术操作或麻醉穿刺可能对神经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神经功能异常,引起肌肉痉挛。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4-16 08:54 , Processed in 0.05931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